1970 年深秋的周末,天色尚在暗与明的交界处徘徊,整个世界宛如被一层轻柔薄纱轻轻笼罩,朦胧且静谧得如同沉睡中的梦境。我背着那略显破旧,却满满承载着梦想的黄帆布书包,脚步急促又坚定地踏上了每日上学必经的那条崎岖小路。
这条路,我已不知走过多少回,每一块凸起的石头、每一处弯曲的弧度,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里。道路两旁的树木,叶子已渐渐染上金黄,在瑟瑟秋风中,像是一群疲惫的舞者,摇摇欲坠。时不时,就有几片叶子打着旋儿飘落下来,宛如一只只失去方向的蝴蝶,在风中无助地徘徊,找不到栖息的归宿。我拖着有些跛的腿,一瘸一拐地走着,脚下的泥土松软而潮湿,还带着前夜残留的丝丝凉意,仿佛在诉说着秋夜的清冷。
每日这般跋涉上学,对我而言,早已如同呼吸一般,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家到学校,那一段不算短的距离,就像是一道无形却又难以跨越的沟壑,横亘在我与知识的殿堂之间。而在这漫长的路途中,有一个地方,宛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成了我短暂歇脚的温暖港湾——鸭儿塘。
当我缓缓走到校园旁的鸭儿塘边时,太阳才刚刚探出一点微弱的光,宛如一个羞涩的少女,小心翼翼地慢慢掀开她那神秘的面纱。鸭儿塘在晨光的轻柔映照下,泛着一层淡淡的、如梦如幻的光,仿佛是一面被施了魔法的镜子。
我熟练地走到塘边一块平坦的大石头旁,轻轻放下书包,“扑通”一声一屁股坐了下去。我缓缓伸出手,感受着从塘面吹来的风,那风带着丝丝水汽,如同母亲温柔的双手,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带着无尽的温柔与关怀。
我开始静静地凝视起这鸭儿塘来。初秋时,塘水还有些浑浊,好似被谁不小心搅浑了一锅清汤。那是因为前些日子连续下了几场大雨,雨水如同脱缰的野马,裹挟着岸边的泥土和杂物,一股脑地冲进了塘里。塘水变得黄黄的,泥沙在水中肆意翻滚着,就像我此刻有些迷茫的内心。
我望着这浑浊的塘水,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惆怅,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就像这看不到底的浑浊塘水,充满了未知与迷茫。
随着时间的悄然推移,天气渐渐转凉,雨水也变得稀少起来。塘水开始慢慢变得清澈起来,宛如一个原本蒙着灰尘的镜子,被一点点耐心地擦拭干净。我能清晰地看到水底的石头和游动的小鱼,那些小鱼在水草间灵活地穿梭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仿佛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我常常会痴痴地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这些小鱼一样,摆脱眼前这重重困境,自由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呢?
而如今,深秋已至,天气愈发寒冷刺骨。塘面开始结起了一层薄薄的冰,像是给鸭儿塘盖上了一层透明的被子,晶莹剔透。那冰层很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无数颗细小的钻石镶嵌在上面,璀璨夺目。我会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那冰层,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瞬间传遍全身,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仿佛被一股寒意击中了灵魂。
在鸭儿塘边,总有一个身影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的注意——那个总在固定位置垂钓的哑巴老头。老头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棉袄上的补丁一块接着一块,像是地图上错落的地形,记录着他生活的沧桑。他戴着一顶已经褪色的帽子,帽檐压得很低,几乎遮住了他的半张脸,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
老头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手里握着一根长长的鱼竿,鱼竿的顶端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宛如一个孤独的守望者。他的眼神专注而又平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的这片塘水,外界的喧嚣与纷扰都与他无关。我有时候会忍不住好奇地凑过去,想看看老头钓到了什么鱼,但老头只是默默地看我一眼,那眼神深邃而平静,然后继续盯着水面,不发出一点声音,仿佛在与这塘水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鼓起全身的勇气,用手指了指老头身边的鱼篓,又指了指我的嘴巴,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渴望,意思是想问老头有没有钓到鱼。老头看着我,眼神里闪过一丝温和,那温和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人感到无比温暖。然后他缓缓地摇了摇头,又指了指水面,做了一个等待的手势,仿佛在告诉我,耐心是收获的秘诀。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在老头旁边不远处坐了下来,陪着老头一起静静地等待,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那一天的等待格外漫长,阳光一点点地移动着,从我们的头顶慢慢移到了脚边,仿佛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塘面上的冰层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咔咔”的细微声响,仿佛是在诉说着冬天的故事,又像是在为我们的等待奏响一曲悠扬的乐章。我有些坐不住了,开始东张西望起来,像一只好奇的小猫。而老头却依然一动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坚定而又执着,仿佛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鱼竿突然动了一下,紧接着,水面泛起了一阵涟漪,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老头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仿佛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盏明灯。
他紧紧地握住鱼竿,身体微微向后仰,开始和那条鱼较起劲来,那架势仿佛是在与一个强大的对手搏斗。我也兴奋起来,站起身,在一旁为老头加油助威,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要为这场较量增添一份力量。经过一番激烈的拉扯,老头终于把鱼钓了上来,是一条不大不小的鲫鱼,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宛如一颗璀璨的星星。
老头看着那条鱼,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又灿烂,仿佛能驱散所有的寒冷。
他把鱼从鱼钩上取下来,轻轻地放进了鱼篓里,动作轻柔而又熟练。然后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指了指回家的方向,那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温柔。我明白了老头的意思,向老头挥了挥手,然后背起书包,怀着满满的温暖向校园走去。
从那以后,我和哑巴老头之间似乎有了一种默契,一种无需言语的心灵相通。每次在鸭儿塘边歇脚时,我都会和老头打个招呼,有时候还会和老头一起分享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小零食。
老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会用那温和的眼神和简单的手势回应着,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仿佛在这寒冷的世界里找到了一处避风的港湾。
而在学校的课堂上,地理王老师成了我了解鸭儿塘更多秘密的引路人。
那天,王老师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那中山装虽然有些陈旧,但却透着一种朴素与严谨。他手里拿着一根教鞭,在黑板上熟练地画着鸭儿塘的地图,那地图如同一个神秘的宝藏图,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这片鸭儿塘。”王老师的声音洪亮而又清晰,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刻进同学们的心里,让知识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你们知道吗,这鸭儿塘在清代的时候,可是长江的一条汊道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