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其为千古第一阳谋,表面看起来十恶不赦,实际却是百姓的救星。】
【百姓们一致认为,范仲淹是一位全心为民的好官。】
大唐,二凤陛下肉眼可见的激动,
“能人!能臣!治世能臣!”
就连长孙无忌沉思了一会儿,捋顺了范仲淹做此事时的思路,勾起唇角缓缓开口,
“此人有大才。”
“那是,范仲淹,这名字我没记错的话,可是进了前三十的臣子榜单的。”
闻言,众人的记忆慢慢回笼,
“不错不错,能进榜单的哪个身上没有两把刷子。”
“还两把刷子,还是问身上哪里没有刷子吧!”
“你这不是王婆卖瓜,可不许自卖自夸~”
【历史上的各个时期,趁着灾年大发guo难财的事件屡见不鲜。】
【很多粮商也会趁机哄抬物价,当时的北宋也不例外。】
【范仲淹反其道而行之,却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好结果。】
【范仲淹的这一举措,虽然缓解了灾情所带来的压力,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
【灾民有能力养活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他因此决定背道而行。】
【既没有休养生息,安抚百姓,反而是以低价雇佣了一帮灾民。】
【先给自己的府宅做了一个豪华装修,然后又把衙门和仓库等地进行了彻底的翻新。】
【此间不但不低调对此事进行遮掩,还闹得满城百姓人尽皆知。】
“这又是何意?”
不想皇帝和朝臣们,在这事上,推及己身一点就通,
百姓们要花费上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将思路捋清楚。
“就是这样没错,我分析得很到位,先是抬高了价格,那些商人见有利可图,自然积极地就来了,然后……”
一些先懂的人,见周围人还是一知半解迷茫模样,便主动承担起了“讲解主理人”的位置。
可人周围的位置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的音量大小也是有限的。
离得近的听清了,可围在外圈的百姓们听不清,答案就近在眼前却听不清,着急地恨不得原地就能蹦三尺高。
“快让让,里面听好了的人让一让,让我们外面的进去听一听!”
最中心的人也是,讲地满头大汗不说,被围地全身衣裳都快被汗浸透了。
“慢慢来,别挤!听我的指挥!
先讲你们这一圈的,听完了就出去,挤在一起热不热。”
“讲完你的,讲你的,讲完你的,再讲你的,放心,心里都有数的!”
【当时该地的很多寺庙基本到了翻修的时间,而范仲淹的目的就是让各个寺庙知道。】
【人们为了能在灾情之下生存下去,可以非常低价的出卖劳动力。】
【在这时候进行翻新就能省去很大一笔开支。】
【因此,多位住持在范仲淹的撺掇之下,纷纷决定翻修寺庙。】
【据记载,该地的这些工程“日役千夫”,可见其浩大程度。】
【所以范仲淹以这样的策略,成功进行了\/经\/济转化。】
【让原本以种地为生的百姓,可以通过卖劳动力的方式养家糊口,从而逐渐度过饥荒危机。】
“原来是这样!”
“这位大人还真是一位好大人!”
好些百姓虽然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可基本的道理大家都懂,
每年朝廷赈灾的粮食都是有数的,多的时候还好朝廷能多拨下来一些,
要是碰上朝廷自己都不富裕,那真是坐吃山空。
说旁的可能不了解,可经历过的,在大灾下活下来的人可太知道。
“那时候,一开始是稠粥,立筷不倒的,可大灾真是漫长啊,时间一长,这粮食是越来越稀……”
这场面都不用大爷多说,百姓们那是知道的够够的,
谁家还没有吃不上饭挨饿的时候。
【范仲淹还搞市政工程,把工程承包给商人。】
【商人招募灾民做工,给百姓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这也是最早的“以工代赈”,比西方早了900年。】
【好一个谋士以身入局,原来那些穿越文里的手段都是借鉴范仲淹的。】
大宋,仁宗时期,
“赈灾赈灾,除了拨下去能活命的粮食,还有更重要的。”
“还有更重要的?什么能比粮食要重要的事?”
一个声音缓缓传来,
“最重要的是,希望和信心。”
那人闻言一怔,一直紧皱的眉头忽的松开,回过神来看去,果然是范仲淹,
“还有什么能比粮食重要,自然是灾民们活下去的希望和‘日子还能过下去’的信心。”
吃着赈灾粮,上顿在眼前,可下顿还有吗,有多少都不清楚不敢问,连自己未来在哪里,在这里还是能回家乡,对于未来迷茫的,
只能像那水里的浮萍,无助地随着一阵阵翻涌而来的波浪来到这里,又离开,没有方向不知前途。
“这是对灾民们来说,最难受的事。”
相反的,有了事做,心就定了,心里面安稳了,日子就能继续过下去。
【随着灾情的逐渐稳定,他再次突发奇想,经常与周围当地官员举办活动。】
【甚至还让当地富商参与划船大赛,拔得头筹者可以免去三年商\/税。】
【富商们对于这样的大奖根本无法拒绝,于是纷纷组织队伍进行比赛。】
【而这场比赛居然长达三个多月,围看的观众更是人山人海。】
【盛大的场面就是范仲淹想要的结果。】
【随着大赛的进行,多地百姓开始向该地涌入,而人多就会产生消费。】
【随之出现的便是各种摊点,赚到钱的百姓,每天不下万人。】
【这三个操作可谓石破天惊,惊世骇俗。】
【因为能让百姓如此宁和地度过大灾之年的,放眼整个古代历史恐怕也只有范仲淹一人。】
【后世也将其称为“荒政三策”。】
【不愧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
不少人热泪盈眶,屏幕上受灾的场景勾起了不想回忆却深刻的往事,
“真不愧是文正公!”
“要是我们受灾的时候,是范大人来解救我们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