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混康践祚以来,励精图治,深知人才为国之栋梁,而旧有科举取士,虽重经义文章,然于士子心性、品格、精神气象之考察,多有不及。殿试虽由天子亲策,亦难免为文章华彩所蔽,难以洞察其里。如今,无无能量网日益明晰,贯通天人,正可为此番革新提供亘古未有的利器。
遂于朝会之上,刘混康颁布《科举革新诏》,除沿袭文武常科,考校经义、策论、武艺之外,特增设一关—— “心神面试” 。此面试不重言辞辩给,不考诗赋华章,乃是由刘混康亲自主持,引无无能量网之力,于特设的“鉴心殿”中,直观感受评价考生的精神气质、心性品德乃至潜在志向。
诏令一出,朝野议论蜂起。保守者疑此举近乎巫觋之术,有失抡才大典之庄重;开明者则以为,若能摒弃虚文,得窥士子本真,实为选贤任能之创举。
新科考试如期举行。经帖经、墨义、策论层层筛选后,脱颖而者数百人,齐聚鉴心殿外。殿宇肃穆,并无奢华陈设,唯中央设一蒲团,四周虚空之中,能量网络的脉络若隐若现,流转着柔和而浩瀚的光芒。
考生依序而入,无需多言,只需静坐于蒲团之上,澄心净虑。刘混康端坐殿首,双目微阖,其神念已与无无能量网融为一体。每一位考生坐下,其精神气息便如投入静湖的石子,在能量网中激起独特的涟漪。
有那文章锦绣者,坐于其上,能量网反馈其气却显浮躁局促,心念中多有功利计较,华彩文章之下,掩藏着的是对名利的热切渴望。刘混康微微摇头,此类或许可为词臣,难当大任。
亦有寒门学子,衣衫简朴,文章或许不算顶尖,然其气息沉静温厚,能量网中显化之色泽清正平和,心念间充盈着报效家国、体恤民瘼的真诚意愿。刘混康颔首,此乃璞玉,稍加琢磨,必成大器。
更有一考生,乃边军小吏之后,文武兼修,于蒲团上静坐时,神念坚毅如铁,能量网中竟隐隐有金戈之气与仁恕之意交融,显是心怀韬略而不失仁心。刘混康暗赞,此子将来或可镇守一方,保境安民。
此番“心神面试”,并非玄虚感应,而是通过能量网直观测评士子难以伪饰的精神内核。以往殿试,或有人凭借急智口才、或靠揣摩上意而得青睐,如今在这无无能量网的照鉴之下,心术不正者气息浑浊,志大才疏者根基虚浮,皆无所遁形。
放榜之日,结果令人耳目一新。高中者,未必尽是声名显赫的才子,却多是品性端方、学养扎实、心怀天下之士。那位寒门学子名列前茅,边军小吏之后亦赫然在榜。而数位以文章华美着称、却心性有亏的“才子”,则意外落选。
刘混康于朝堂之上,对此次科举革新予以肯定:“文章经义,乃才学之基,不可偏废。然治国平天下,更需德才兼备,心术纯正。无无能量网,如同明镜,可照肝胆。此番取士,取其神而不泥其形,重其质而不炫其文。望诸生入朝之后,不忘初心,以真才实学、清正操守,报效国家,泽被苍生。”
此番科举改革,以无无能量网为凭,引入“心神面试”,虽初行时争议不绝,然其选拔出的人才,日后多在各自岗位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与操守,有力地证明了此法的前瞻性与有效性。它不仅革新了人才选拔机制,更深层次地,是将“求真务实”、“德才兼备”的理念,通过最为关键的抡才大典,深刻地烙印在新一代士大夫的精神血脉之中,为刘混康治理下的新时代,注入了更为坚实而清正的人才基础。璞玉浑金,尽入彀中,天下英才,望风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