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一把大火,将曹操的雄心壮志烧得灰飞烟灭。数十万大军土崩瓦解,仓皇北撤。通往江陵的官道上,挤满了丢盔弃甲、惊魂未定的溃兵。昔日不可一世的北地精锐,此刻如同丧家之犬,在泥泞和寒风中挣扎前行。
曹操在许褚、张辽等一众忠心将领的拼死护卫下,逃离了火海,但败退的路上同样危机四伏。周瑜水军沿江追击,刘备的部队则从陆路不断袭扰,断后的队伍屡遭截杀,损失惨重。
更雪上加霜的是,军中开始流行疫病,缺医少药,士卒倒毙道旁者不计其数。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也吹冷了残兵败将们的心。曹操骑在马上,形容憔悴,头盔不知丢在何处,花白的头发在风中凌乱,往日的枭雄气概荡然无存,只剩下兵败后的落寞与悲凉。
“丞相,前方便是华容道了!”张辽指着前方一条狭窄泥泞的小路,那里地势险峻,两旁芦苇丛生,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曹操望着那险要地形,心中一沉。他熟读兵书,岂能不知此地凶险?然而,这是退回江陵最近的道路,后方追兵甚急,他已别无选择。
“加快速度,尽快通过此地!”曹操声音沙哑地命令道,心中却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
残兵败将们拖拖拉拉地涌入华容道。道路泥泞难行,人马践踏之下,更是如同沼泽,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士气低落到极点,哀嚎声、喘息声不绝于耳。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当曹操的中军刚刚进入道中最为狭窄的一段时,忽听一声炮响,两旁芦苇丛中瞬间竖起无数面红旗,喊杀声震天动地!一队精兵拦住去路,为首一员大将,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手持青龙偃月刀,坐骑赤兔马,不是关羽关云长又是谁?
“曹丞相别来无恙!关某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关羽声如洪钟,凤目开合间,寒光四射,强大的气势瞬间笼罩了整个华容道。
曹军见状,本就脆弱的神经彻底崩溃,纷纷瘫软在地,面露绝望之色。许褚、张辽等将虽惊不乱,立刻护在曹操身前,挺起兵刃,准备拼死一战。
曹操望着威风凛凛的关羽,又看看身边这群疲惫不堪、毫无战意的残兵,心中一片冰凉。他深知,若在此地与关羽交战,十死无生。他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催马上前几步,苦笑道:“云长,当日许都、官渡,曹某待你不薄,今日何故相逼太甚?”
关羽闻言,丹凤眼微眯,抚髯不语。曹操旧恩,他并非不念,但兄长的霸业、军师的将令,却又不能违背。他内心正处于激烈的天人交战之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华容道的另一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马蹄声,以及一声苍劲雄浑的大喝:
“关将军!刀下留人!”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支约千人的精锐骑兵,打着“黄”字将旗,如旋风般疾驰而来。为首老将,白发飘洒,手持赤血刀,正是黄忠黄汉升!
黄忠率部冲到近前,勒住战马,先对关羽抱拳一礼:“关将军,别来无恙。”
关羽眉头微皱,沉声道:“黄老将军何故来此?莫非欲助曹否?” 语气中已带上一丝冷意。
黄忠不卑不亢,朗声道:“非也。黄某奉我家主公,前将军陈明远之命,于此地搜救溃散官兵,维持秩序,以免乱兵为祸地方。不想竟在此遇见丞相与关将军。”
他目光转向形容狼狈的曹操,再次拱手,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曹丞相受惊了。我家主公闻听赤壁失利,心系丞相安危,特命末将前来接应,护送丞相安全北归。”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是一愣。曹操更是难以置信地看着黄忠,看着那面“黄”字旗,心中五味杂陈。他万万没想到,在自己最落魄、最危急的时刻,伸出援手的,竟然是被他屡屡猜忌、逼迫的陈暮!
关羽抚髯的手停了下来,丹凤眼中精光闪烁,看着黄忠,又看看曹操,心中权衡。陈暮派兵前来,名义上是“搜救溃兵”、“维持秩序”,实则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保曹操过这华容道。若自己执意要拿曹操,势必要与黄忠这部生力军冲突。黄忠之勇,他早有耳闻,沙羡之战更显其能,麾下骑兵亦是精锐,己方虽占理,但久战之师未必能讨得好去。更何况,强行与陈暮部冲突,于大哥刘备与江东的联盟,也并非好事。
曹操何等精明,立刻抓住这线生机,对黄忠叹道:“不想明远竟还念及旧情……曹某……惭愧!” 他又看向关羽,语气诚恳:“云长,今日之势,你已全功。念在昔日情分,放我北归,曹某此生,必不忘今日之恩义!”
关羽沉吟良久,脑海中闪过昔日曹操的厚待,又思及军师“可酌情处置”的暗示,再看看横刀立马、态度明确的黄忠,终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将青龙偃月刀向后一挥,沉声道:“散开!让路!”
拦路的江东兵马应声让开了一条通道。
黄忠见状,对关羽再一抱拳:“关将军深明大义,黄某佩服!” 随即对曹操道:“丞相,请速行!末将为您断后!”
曹操深深看了一眼黄忠,又望了望襄阳方向,眼神复杂无比,有感激,有羞愧,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挫败与释然。他不再多言,在许褚等人的护卫下,带着残余的部队,匆匆穿过华容道,向北而去。
黄忠果然率领骑兵断后,直至曹操残部消失在道路尽头,方才对关羽遥遥一礼,引兵退去。
华容道上,只留下关羽独立风中,望着北方,默然不语。他放了曹操,是念旧恩,也是审时度势。而经此一事,曹操欠下了陈暮一个天大的人情,这份救命之恩,远比任何封赏和猜忌都更加沉重。
北归的路上,曹操回首南望,荆襄之地在暮色中苍茫一片。他败了,败得彻底,但终究保住了一命。而那个坐镇襄阳的年轻人,在他最危难时递出的援手,如同一根柔软的刺,扎在他心头,让他之前的种种逼迫与算计,都显得如此可笑而又可悲。
“陈明远……好一个陈明远……”曹操喃喃自语,声音在寒风中飘散,带着无尽的感慨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这份人情,他记住了。而这天下大势,经此赤壁大火与华容义释,也走向了更加错综复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