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发布,如同一场席卷华语世界的文化风暴。
凭借“肖镇”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亚运会百米冠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双重光环,书籍未售先火。
香港科技大学出版社首印300万套繁体版,三联书店首印500万套简体版,在上市当天便引发抢购狂潮。
他早年以笔名发表的作品也从去年11月开始被重新挖掘,再版发行后同样销售一空。
《权力的游戏》小说多国语言版全球累计发行量已经达到了近5000万套。
面对巨大的市场利益,盗版商们蠢蠢欲动。
然而,肖镇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远超这个时代。
麦家辉大律师事务所的年轻律师们早已严阵以待,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一场凌厉的维权风暴席卷全国,共计2341名盗版商及相关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此雷霆手段,彻底震慑了宵小,市面上的盗版踪迹几乎一夜绝迹。
实验室中,肖镇与林方宾教授并未因诺奖桂冠而停下脚步。
外界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实验室的隔音墙外,师徒二人带领团队,继续向着石墨烯更深层次的应用领域稳步推进。
………………
1995年12月10日下午四点,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诺贝尔颁奖典礼在全世界瞩目中拉开帷幕。
大厅内庄严肃穆,穹顶之下鲜花簇拥,管风琴奏响恢弘的乐章。瑞典王室成员、政府要员、各国使节以及全球科学界的泰斗们齐聚一堂,男士们身着白色领结燕尾服,女士们佩戴着璀璨珠宝,场面极尽隆重。
在司仪庄严的唱名声中,获奖者依次登台。当念到“物理学奖得主——肖镇、林方宾”时,全场目光瞬间聚焦。
身着定制礼服的肖镇,与导师林方宾教授并肩而行,从容步上铺着蓝色天鹅绒的舞台。年仅十七岁零三个月的他,身姿挺拔,面容沉静,那双清澈的眼眸在璀璨灯光下不见丝毫怯场,唯有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睿智。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格伦·斯文伯格教授用瑞典语和英语先后宣读了获奖评语:“…授予肖镇与林方宾教授,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领域和应用开发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他们突破性的制备方法,以及对这种神奇二维材料非凡物理性质的深刻揭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材料世界的大门,对未来的物理学、电子学乃至整个工业领域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面带微笑,亲手将金质诺贝尔奖章和荣誉证书授予肖镇。
奖章沉甸甸的,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侧面像,背面则镌刻着智慧女神揭开自然女神面纱的图案,寓意深远。
肖镇微微躬身,双手接过这份至高荣誉,并与国王陛下进行了简短而得体的交流,其从容气度令在场众多资深学者也为之颔首。
按照传统,肖镇代表师徒二人发表了获奖演说。他没有准备冗长的文稿,站在讲台前,目光扫过台下众多科学巨擘,声音清晰而坚定:
“陛下,阁下们,女士们,先生们。科学探索,如同在无边的暗夜中擎火前行。
我们,我和我的导师林方宾教授,只是幸运地在一片未知的森林边缘,发现了一株奇特的幼苗——我们称之为石墨烯。
这株幼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引,团队同仁的智慧碰撞,以及无数前行者铺就的道路。
此刻的荣誉,不仅属于我们,更属于所有为拓展人类认知边界而默默奉献的探索者。这并非终点,前方尚有浩瀚星海等待我们扬帆。能与诸位同行,是我莫大的荣幸。愿世界和平,没有战争!谢谢。”
简短有力的发言,再次赢得了全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次日的诺贝尔奖讲座,更是成为斯德哥尔摩的一场学术盛会。
能容纳数百人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报告厅被挤得水泄不通。
肖镇流畅地阐述了石墨烯在未来柔性电子器件、超高效能源转换与存储系统、乃至下一代量子计算领域的潜在应用路径,其前瞻性的构想与严谨的逻辑,引发了在场学者的深入思考与激烈讨论,现场互动环节提问踊跃,气氛热烈。
………………
肖镇的年龄、成就及其跨界天才的形象,使其成为全球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英国《自然》杂志 在深度报道中评论:“肖镇的出现,或许标志着一个科学传播与研究模式转变的新节点。
一位十七岁的少年,不仅在基础科学的圣殿摘取桂冠,11岁攻克庞加莱猜想,17岁因发现制备石墨烯材料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更以其在田径场与文学领域的卓越表现,重塑了公众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他的冷静与远见,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潜能的边界。”
美国《科学》杂志 则聚焦于其科研突破本身:“肖镇与林方宾教授的工作,其革命性在于他们巧妙地攻克了石墨烯制备的世界性难题,使得这种理论上完美的二维材料得以走进现实实验室。
这不仅仅是发现了一种新材料,更是为整个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纽约时报》 以头版特稿“来自东方的文艺复兴式天才:征服科学与跑道的少年”进行报道,文中写道:“在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上,肖镇的身影显得如此独特而耀眼。
他打破了领域的壁垒,证明了极致的理性思维与卓越的体能、丰沛的创造力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完美融合。他或许正定义着新时代的精英形象。”
日本《读卖新闻》 则从地区影响力角度分析:“肖镇在亚太地区的年轻一代中拥有近乎神话般的号召力。
他的每一次成功,都强烈激励着无数青少年追求学术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他的成功模式,是天赋、顶尖教育资源与家庭全力支持共同作用的成果,难以复制却极具启示意义。”
新华社 及 央视 等国内官媒更是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盛赞其为“中华民族的骄傲,青年一代的楷模”,并特别强调了其师徒传承:“肖镇与林方宾教授的获奖,体现了我国科技事业薪火相传、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也展现了改革开放后新一代中国学子的全球视野与不凡实力。”
………………
当然国内肖镇读过的学校巴蜀小学、南开中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更是在学校各个门口挂起了横幅。
巴蜀小学学校正门的横幅是:热烈祝贺我校1981级校友肖镇荣获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殊荣!
南开中学:热烈祝贺我校1986级校友肖镇荣获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殊荣!
清华大学:热烈祝贺我校1992级强基本硕班校友肖镇荣获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荣誉!
更夸张的是他大表哥文明把香港、上海、北京和老家重庆核心商圈的大型屏幕广告和巨幅广告全部换成了:国民汽车集团恭贺坦克500设计师肖镇博士荣获199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广告打的,碰瓷方法还是肖镇在去往斯德哥尔摩的飞机上肖镇自己给他大明哥出的点子,不过亲兄弟明算账,文明可是转了税后2000万美元到环球经纪公司肖镇工作室账上的。
赵文琪还打来电话问询,肖镇说收的国民汽车一年的碰瓷广告费用。
赵文琪直到12月10日国民汽车的广告出街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环球经纪公司有10%的提成还是比较香,她又不敢给自家大公子提蓝血贵品牌盯着肖镇眼冒绿光。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誉,从不同维度构建起肖镇在国际舞台上多元、立体的天才形象。
………………
颁奖典礼与学术交流结束后,肖镇如期飞往瑞士,开启了计划中的阿尔卑斯山滑雪之旅,这也是一场精心安排的“情感平衡术”。
李富真满怀期待最先抵达,然而,不到半日,安田明月与三井熏竟也先后“巧合”地出现在同一家顶级滑雪度假村。
三位家世显赫、各有风姿的年轻女子齐聚肖镇身边,雪场温暖的木屋里,气氛顿时微妙起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水味与无声的竞争。
三井熏和安田明月毕竟还是高三学生,面对日本国内残酷的“考试地狱”,纵然万般不舍,在尽情陪伴肖镇滑雪两天后,也不得不带着满腔幽怨提前告辞返回。
临行前,肖镇拿出了他早已准备好的“安抚剂”。他将跟三人分别合开的伦敦铜期货交易账户的结算利润分给了三人。
最终,李富真、三井熏、安田明月每人获得了税后高达7800万美元的汇款。
这笔巨款,既是他慷慨的体现,也是一种明确的姿态:我们可以是共享利益的“好朋友”。
两位日本少女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滑雪场终于暂时恢复了“宁静”。
李富真得以享受了短短两天与肖镇的独处时光。
在壮丽的雪山背景下,她试图拉近距离,但肖镇始终温和而坚定地固守着“好朋友”的界限,举止体贴却不容逾越。
然而,这短暂的“独食”时光很快被打破。文云淑在成功签署与瑞典的供应560台dY1990发动机合同,并为大禹c919客机拿下北欧适航证后,风尘仆仆地抵达苏黎世。
母亲的到来,意味着肖镇的“休假”提前结束。
李富真登机返回韩国前,在机场紧紧拥抱肖镇,将头埋在他胸前,低声呢喃:“欧巴,我会安静的等你……多久都等。”
她抬起手腕,那对精心挑选的宝珀情侣表在灯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仿佛宣告着某种无声的所有权。
肖镇只能无奈地拍拍她的背,以未来再约滑雪的承诺,才将这位执着的长公主哄上了飞机。
其实他还有安田和三井小姐分别送的江诗丹顿和百达翡丽的对表,李富真这姑娘还是太单纯。
………………
回到香港太平山顶的家中,窗外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依旧璀璨。肖镇回顾着这段时间北欧的荣耀与阿尔卑斯山下的“极限拉扯”。
他再次凭借超龄的理智与精准的掌控力,维系住了那根微妙的情感钢丝,既未让关系破裂,也未让自己陷入任何明确的承诺之中。
而李富真,在这场持续的进退之间,似乎并未气馁,反而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个少年的复杂与遥远,那份迷恋在挫折与他不经意间流露的温柔中,发酵得更加执着。
前路漫长,这场围绕肖镇展开的,跨越太平洋西岸,交织着巨大利益与复杂情感的棋局,远未到终局。
诺贝尔奖的荣耀已成过往,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而身边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将成为他踏上更广阔征途时,持续考验其智慧与定力的永恒课题。
回到香港后,肖镇把自己获得的诺贝尔奖奖章证书在香港科技大学展示了3天后撤下。
肖镇带着诺贝尔奖搭乘私人飞机先去了徐州让自己亲亲爸爸肖正堂和刘培基叔叔好好看了看奖章和证书。
然后路经南京又被他表叔张维礼拉着去家里吃了一顿家宴,吃完后张维礼才说了个想让肖镇去南京大学做一场学术报告的请求。
肖镇必须得给自家亲戚面子于是答应了下来,肖镇获奖后第一场国内学术讲座就这么被南京大学拔得头筹。
清华大学黄大牛和林大佬分别打来电话很是吃醋。
在南京大学做完学讲座后肖镇坐着私人飞机回了老家重庆。
这次来接机的是碰瓷诺奖得住营销成功的文明,他亲自来江北机场开车接肖镇回了文家湾他外公的老家大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