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煜六年,春深似海,繁华织就。
新朝的气象,不仅体现在朝堂的稳固、边境的安宁,更浸润在京城每一处角落,乃至那些曾并肩作战、如今已成为帝国栋梁的核心家族之中。
这数年间,除了皇室愈发稳固和谐,云家亦是人丁兴旺,喜事连连。皇后云芷凝,这位曾历经磨难、如今母仪天下的女子,在操持后宫、辅佐君王之余,亦不忘为至亲兄长筹谋终身大事。她深知两位兄长品性,不喜浮华,更重真心,便亲自留心观察,为两位兄长精挑细选了品性端良、家世清白的闺秀。
镇国公、天下兵马大元帅云景逸,其妻乃是已故忠勇伯之独女,将门虎女,性情爽利明快,与云景逸的英武豪迈相得益彰。皇帝南宫烨亲自下旨赐婚,婚礼盛大,军中同袍皆来道贺,一时传为佳话。
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云景然,则迎娶了江南大儒之女,此女承袭家学,温婉知礼,才华不输男子,与云景然的儒雅沉稳正是天作之合。这场婚事,清流文士汇聚,谈笑有鸿儒,成了京城文化圈的一桩盛事。
更令人称道的是,云家兄弟深受皇帝南宫烨与摄政王南宫煜兄弟情深、后宫和谐的影响,婚后皆未纳妾,一心一意对待发妻,夫妻和睦,家宅安宁。云景然与夫人琴瑟和鸣,已育有三子一女,子女皆聪慧伶俐,承欢膝下。云景逸家中亦是热闹非凡,已有两子两女,孩子们在母亲的悉心教导和父亲的威严熏陶下健康成长,既有将门的英气,又不失世家教养。
云府之内,时常可见孩童嬉戏玩闹,书声琅琅,或闻刀剑破风之声,一派生机勃勃、文武并蓄的景象。老丞相云崇文看着儿孙满堂,家族鼎盛,再回想昔日浮沉,常于静坐时老泪纵横,深感知足,对皇后女儿与新帝的感念之情愈发深厚。
而放眼整个大瑾天下,宸煜年间,在皇帝南宫烨与摄政王南宫煜这对千古罕见的默契兄弟主导下,在一干如云景然、云景逸等能臣干吏的辅佐下,新政得以顺利推行。
朝廷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得民间仓廪渐实,百姓脸上多了真切的笑容;大力整顿吏治,暗影司监察天下,贪腐渎职之事锐减,官场风气为之一清;更顺应时势,在东南沿海广开市舶司,鼓励海贸,引得番邦商船云集,奇珍异宝与白银源源不断流入,国库日益充盈。
国力蒸蒸日上,四海承平,边关久无烽火。周边诸国见大瑾气象一新,国力强盛,纷纷遣使来朝,进贡称臣,祈求睦邻友好。长安城内,时常可见身着异域服饰的使节团队,带着琳琅满目的贡品,穿行于宽阔平整的朱雀大街,前往鸿胪寺安置,真正呈现出一派“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
皇宫,御花园。
南宫烨与南宫煜并肩立于亭中,望着远处太液池上穿梭的龙舟,以及更远处宫墙外隐约可见的繁华街市。兄弟二人虽未言语,但眉宇间皆是励精图治后的欣慰与对未来的笃定。
“皇兄,你看这江山,”南宫烨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总算有了几分我们当年期盼的模样。”
南宫煜微微颔首,目光深远:“根基已固,盛世初显。然守成更比创业难,你我兄弟,尚需惕励自省,不可有丝毫懈怠。”
“这是自然。”南宫烨点头,随即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不过今日,景逸家那对双生子满月,朕与凝儿约好要去看看。皇兄可要同往?听闻那两个小子,哭声比他们父亲当年还要洪亮。”
南宫煜闻言,冷峻的脸上也难得地浮现一抹笑意:“同去。也看看景然家那个刚会背《千字文》的小神童。”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放下朝政烦忧,如同寻常人家的兄弟一般,向着宫外那座充满欢声笑语的云府走去。
阳光正好,洒满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这条通往更加辉煌未来的康庄大道。宸煜盛世,正以它稳健而充满活力的步伐,向着更深更远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