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青州苦等援军无果,眼见袁谭态度暧昧,拖延时日,心知下邳城危在旦夕,不能再等。他毅然决定,即便没有援兵,也要立刻返回徐州,与主公刘备同生共死!
然而,就在赵云准备动身之际,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如同疾风骤雨般从徐州传来——下邳城,失守了!
消息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传遍四方。细节也陆续拼凑起来:
原来,在赵云突围后不久,下邳城内的形势急剧恶化。粮草彻底断绝,守军开始宰杀战马充饥,百姓饿殍遍野,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军心彻底崩溃,士卒逃亡、哗变事件层出不穷。
曹操见时机成熟,下令发动总攻。曹军四面齐攻,攻势如潮。守军饥疲交加,无力抵抗。关键时刻,城内发生了致命的变故——刘备的妻弟糜芳,以及守将士仁,见大势已去,贪生怕死,竟然暗中投降曹操,趁夜打开了城门!
曹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刘备、关羽、张飞等虽率亲兵奋力巷战,但寡不敌众,城池终告陷落!混乱中,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失散,只带着少数随从,在赵云旧部(如忠心耿耿的曲长陈到)的拼死护卫下,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不知所踪。而刘备的两位夫人(甘夫人、糜夫人)以及幼子阿斗,却陷于城中,生死未卜!
关羽、张飞亦在乱军中各自为战,下落不明。整个刘备集团,瞬间分崩离析,烟消云散!
消息传到青州,赵云如遭五雷轰顶,踉跄几步,几乎晕厥!他一把抓住报信之人,目眦欲裂:“主公……主公何在?!二位将军何在?!”
“小人……小人不知啊!城破之时,一片混乱,只听说刘使君突围走了,关将军、张将军也杀出去了,但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报信人哭诉道。
赵云仰天长啸,泪如雨下:“苍天啊!为何如此不公!主公!云长兄!翼德兄!你们在哪里啊!”
他悔恨交加,恨自己未能及时搬来救兵,恨自己未能留在城中与主公共存亡!如今主公生死未卜,基业毁于一旦,他赵云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将军!节哀啊!” 随行的死士们纷纷跪地痛哭。
良久,赵云强忍悲痛,抹去眼泪,眼中燃起熊熊火焰:“不!主公仁义布于天下,必有天佑!云长、翼德兄皆万人敌,必能逢凶化吉!我赵子龙,生是主公的人,死是主公的鬼!只要有一线希望,定要寻回主公!”
他立刻辞别袁谭(袁谭闻讯也只是假意安慰几句),率领仅存的几名亲随,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寻找刘备的漫漫征途。此时,徐州已尽落曹操之手,到处是曹军的盘查和追捕刘备残部的告示,危机四伏。
赵云等人化妆成流民,昼伏夜出,冒着极大的风险,一路打听刘备等人的下落。他们先回到下邳附近,只见城池已插满曹军旗帜,戒备森严。通过暗中联络城中尚未暴露的旧部(如一些受过刘备恩惠的百姓或低级军官),赵云得知,刘备确实突围成功,但去向成谜。关羽、张飞也杀出重围,但同样不知所踪。而刘备的家眷,据说被曹操俘获,但并未杀害,而是被软禁了起来。
“主公定然是向北去了!”赵云判断。南边是袁术,西边是曹操,东边是大海,只有北边,是袁绍的地盘。刘备与公孙瓒有旧,虽然后来投靠袁绍有些尴尬,但此刻穷途末路,河北似乎是唯一的希望。
于是,赵云一行人转而向北,沿途小心翼翼,躲避曹军哨卡,穿越烽火连天的中原大地,向冀州方向寻去。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尽艰辛,多次险些被曹军巡逻队发现,全靠赵云机警和武艺高超才化险为夷。
同时,赵云不断派出人手,四处打探关羽、张飞的消息。终于,在进入冀州地界后,他陆续得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有流民说见过一位红脸长髯的将军向汝南方向去了(可能是关羽);有溃兵说一位黑脸猛将似乎在芒砀山一带落草(可能是张飞)。但这些消息真假难辨,无法确认。
赵云心中焦急,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找到主公刘备。他相信,只要找到主公,关、张二位兄长迟早会来汇合。
历经千辛万苦,赵云一行人终于进入了冀州。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他们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刘备还活着!而且已经到了冀州,投奔了袁绍!目前正被袁绍安置在邺城!
“主公!主公果然在此!”赵云喜极而泣,多日的奔波、担忧、绝望,此刻都化作了巨大的喜悦和希望!他立刻带领随从,马不停蹄地赶往冀州治所——邺城。
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坦途。袁绍此人外宽内忌,对刘备这个“丧家之犬”的态度如何?是否会接纳他赵云?主公在袁绍麾下,处境如何?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无论如何,找到了主公,就有了主心骨!赵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向着邺城,疾驰而去。他相信,只要兄弟重逢,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暂时的失败,打不垮真正的英雄!
刘备集团的至暗时刻,或许也是新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