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国家航天指挥中心广场。
猎猎红旗在深秋的寒风中舒展,鲜红底色上的五星被正午阳光镀上金边,与广场两侧整齐排列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军徽交相辉映。《迎宾曲》的激昂旋律顺着风势漫过每一寸角落,却压不住现场数百人难以抑制的心跳声——今天,是属于“巡天者”的加冕时刻,更是属于苍穹团队的荣耀巅峰。
苏念站在苍穹核心团队队列的最前端,一身量身定制的深灰色西装衬得她身姿挺拔,长发利落地挽成低髻,露出纤细白皙的脖颈。她的手心还带着未散的薄汗,目光却牢牢锁定着广场中央那座临时搭建的指挥塔——塔顶端的巨型屏幕上,正实时转播着360公里高空的画面:银灰色的“巡天者”无人机如同展翅的鲲鹏,正以0.8马赫的速度平稳巡航,机身侧面刚刚喷涂的“天眼-01”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下面,进行‘巡天者’空天无人平台入列仪式!”主持人浑厚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原本轻微的骚动瞬间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主席台。总装备部部长李建国上将身着笔挺军装,步履沉稳地走到话筒前,那道曾在西北首飞现场见过的锐利目光,此刻扫过人群,最终落在苏念身上时,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赞许。
“同志们,”李建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分量,“三个月前,我在戈壁滩上见证了‘巡天者’的首飞惊魂;今天,我在这里见证它正式编入国家空天防御序列。从‘惊魂一刻’到‘坚如磐石’,这背后是苍穹团队一百个日夜的宵衣旰食,是国防科技人员的同心同德!”
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便席卷了整个广场。苏念身旁的林薇用力攥着拳头,眼眶通红——谁也忘不了234章首飞时,强电磁干扰袭来时屏幕上的雪花,忘不了苏念坐镇指挥室时鬓角的冷汗,更忘不了团队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电磁攻防中硬生生筑起防线的日夜。
“经中央军委批准,‘巡天者’空天无人平台正式列装国家空天防御体系,代号——天眼!”李建国高举右手,声音陡然洪亮,“现授予苍穹科技‘国家战略级技术合作单位’牌匾,授予苏念同志‘国家空天防御杰出贡献奖’,授予苍穹核心团队集体一等功!”
军乐声再次响起,两名礼兵托着烫金牌匾和荣誉证书,迈着正步走到苏念面前。苏念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走上前,双手接过牌匾的瞬间,指尖传来的厚重感让她心头一震——这不是一块简单的木头牌匾,而是由特种合金打造,背面镌刻着所有核心研发人员的名字,每一个字都浸透着心血。
“苏总,实至名归!”颁奖的中将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里满是真诚,“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你们配得上这份荣耀!”
苏念躬身致谢,转身面向团队时,看到的是一张张激动得泛红的脸。赵刚这位素来沉稳的安保负责人,此刻正用力抹着眼睛;负责能源系统的老专家颤巍巍地举起手机,想要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就连平日里最跳脱的年轻工程师,也站得笔直,敬着不标准却无比郑重的军礼。
仪式的第二阶段,画风从荣耀时刻转向了更宏大的叙事。主席台的大屏幕切换画面,原本展示“天眼”巡航的画面,变成了一幅覆盖近地轨道的立体星图——深蓝色的背景上,代表“天眼”的蓝色光点如同哨兵般分布在关键空域,而在这些光点之外,更广阔的轨道空间还是一片空白。
“同志们,”负责装备发展的少将走上台,手指在星图上一点,“‘天眼’列装,只是我国空天防御的‘第一步’。正如古人所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成果。今天,我代表军方,正式向苍穹科技提出‘星盾计划’!”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屏幕上。少将的手指在星图上勾勒出一个巨大的网络:“该计划旨在构建覆盖近地轨道100至1500公里空域的无人化防御网络,整合‘天眼’升级型平台、新一代电磁干扰卫星、可变形蜂群作战单元,实现‘预警-拦截-反击’三位一体的全链路防御。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太空架起一道‘铜墙铁壁’,让任何来犯之敌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哗——”全场再次沸腾。苏念的心脏猛地一跳,她瞬间明白了“星盾计划”的分量——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防御范畴,是将空天壁垒从“近地空间”延伸到“太空疆域”的壮举。她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秦峰大校,对方正朝她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那眼神里有期待,更有信任。
“而这个计划的核心研发单位,我们首选苍穹科技!”少将的声音再次响起,“苏念同志,苍穹团队用‘巡天者’证明了你们的实力,更用一次次危机中的表现证明了你们的忠诚。军方相信,‘星盾’这把‘利剑’,只有在你们手中才能锻造得最锋利!”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苏念身上。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与广场上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231章收到秘密邀请函时的忐忑,232章绘制“巡天者”蓝图时的执着,239章捣毁间谍巢穴时的坚定……那些“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日夜,那些“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持,不就是为了这样的时刻吗?
“我代表苍穹科技,接下‘星盾计划’!”苏念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坚定,“请军方放心,请国家放心,苍穹团队必将‘不负所托,不辱使命’!”
这句话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最热烈的掌声。李建国上将满意地点点头,示意礼兵送上一份红色的聘书。苏念接过打开,只见上面写着:“聘请苏念同志为‘星盾计划’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核心技术研发工作。”
仪式结束后,夕阳已经西斜。苏念带着团队成员走到指挥中心的观景台,抬头望向天空。此刻,“天眼-01”正在遥远的天际巡航,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通过实时传输的画面,他们能清晰地看到它拍摄的地球弧线——蓝色的海洋与白色的云层交织,国境线在夜色中隐约可见。
“苏总,你看!”林薇指着屏幕上的一个光点,“那是‘电磁长城’的地面站信号,正在和‘天眼’同步数据。咱们的‘壁垒’,真的连起来了!”
苏念微微一笑。她想起235章提出“电磁长城”构想时,团队内部的争论;想起240章联合演习时,看着干扰信号被成功化解时的激动。如今,“巡天者”、“电磁长城”、地面蜂群、太空感知系统,就像四梁八柱,共同撑起了“空天壁垒”的骨架——这个曾经只存在于她脑海中的构想,如今已然成为守护国家的坚实屏障。
“这还不够。”苏念握紧了手中的聘书,金属封边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古人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眼’只是开胃菜,‘星盾’才是真正的硬仗。”
秦峰走到她身边,望着星空说道:“放心,军方会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就像这次‘星盾计划’,我们已经协调了全国二十多家科研院所配合你们,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苏念转头看向团队成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斗志。赵刚拍着胸脯说:“苏总,安保方面你尽管放心,这次‘星盾’的保密级别只会更高,保证让间谍分子‘无缝可钻’!”老能源专家推了推眼镜:“我们已经开始琢磨新一代能源系统了,争取让‘星盾’平台的续航能力再翻一倍!”
看着眼前这群并肩作战的伙伴,苏念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阶段性的胜利从来不是终点,就像攀登高峰,登上一座山巅后,看到的只会是更险峻的山峰。但她毫不畏惧——因为她的身后,是团结一心的团队,是强大的国家,更是必须守护的万家灯火。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夜空渐渐布满星辰。苏念抬起头,目光穿越云层,仿佛看到了未来“星盾”系统在太空闪耀的光芒。那光芒中,有“天眼”的延续,有团队的心血,更有一个民族对空天疆域的执着守护。
“出发。”苏念转身,朝着研发中心的方向走去,“‘星盾’的蓝图,等着我们去绘制。”
身后,团队成员的脚步声整齐而坚定,与夜空中“天眼”传来的微弱信号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新征程的序曲。空天壁垒已然铸就,而更广阔的星海,正等待着他们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