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苍穹基地,还裹在西北戈壁特有的清冷里。庆功宴的喧嚣仿佛还黏在空气里,走廊尽头的垃圾桶里,还堆着几个没喝完的香槟瓶,标签上的金箔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光。但蜂群AI测试中心的机房里,早已是一片键盘敲击的轻响,值班工程师李默盯着眼前的全息屏幕,眼皮子止不住地打架。
昨天的庆功宴,他也去凑了热闹。看着苏总被军方高层亲自授勋,看着“白鲸号”行动的捷报在大屏上滚动,他跟着喊得嗓子都哑了。作为蜂群测试组的基层工程师,他比谁都清楚,能拿下那场公海博弈,蜂群AI的精准协同功不可没。可这会儿,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代表蜂群节点的绿点,他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连续值了十二个小时班,困意像潮水似的往脑子里涌。
“系统自检开始,节点连接正常,能源供给稳定,协同逻辑无异常……”机械的自检提示音在安静的机房里回荡,李默伸手揉了揉眼睛,端起桌上的冷咖啡猛灌了一口。咖啡的苦味刚漫开,他的目光突然钉在了屏幕右下角的一个绿点上。
那是编号为“蜂-7349”的边缘节点,负责模拟边境巡逻的低空侦察任务。按照预设轨迹,它本该沿着虚拟边境线做匀速巡航,可此刻,那个绿点却突然脱离了既定航线,像喝醉了酒似的,在屏幕上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先是陡然拔高五十米,接着斜向俯冲,最后在距离虚拟障碍物不足一米的地方猛地停顿,几秒钟后,才慢悠悠地回归到正常航线,重新变成了规规矩矩的绿点。
“卧槽?”李默嘴里的咖啡差点喷出来,困意瞬间被惊得烟消云散。他猛地前倾身体,手指飞快地点开节点的详细数据面板,眼睛瞪得像铜铃。屏幕上,“蜂-7349”的状态显示“一切正常”,飞行参数里,那段异常轨迹的记录赫然消失,只剩下平稳的巡航数据,仿佛刚才那诡异的一幕,只是他的幻觉。
“不可能啊……”李默喃喃自语,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调出了节点的实时监控画面。无人机的摄像头传回的画面清晰稳定,戈壁的晨光洒在机身外壳上,连螺丝的纹路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又点开历史日志,从头翻到尾,每一条记录都规规矩矩,没有任何异常标记。
可他明明看得真切!那道弧线绝非系统误差——苍穹的蜂群AI经过了上千次测试,定位精度能精确到厘米,就算出现故障,也只会停机或偏离航线,绝不会做出这种“先疯跑再自纠”的诡异动作。李默的心沉了下去,他想起刚入职时,苏总在培训会上说的那句话:“搞技术的,最要不得的就是‘大概’‘可能’‘好像’,数据不会说谎,但有人会让数据‘沉默’。”
他不敢耽搁,立刻拿起内部通讯器,拨通了测试组组长张磊的电话。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起,张磊的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李默?大清早的,出什么事了?”
“张组,出事了!‘蜂-7349’节点刚才出现异常轨迹,脱离航线后又自行校正,但数据日志里什么都没有!”李默的声音都在发颤。
电话那头的沙哑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严肃:“你确定不是视觉误差?有没有截图?数据备份了吗?”
“我确定!当时我盯着屏幕呢!截图没来得及截,但是我立刻备份了节点的实时数据流!”李默说着,将备份好的数据文件发送到了张磊的终端。
“待在机房别动,我马上到!”张磊挂了电话,不到十分钟,就穿着外套冲进了机房。他身后还跟着两个资深工程师,手里拿着便携测试设备,脸色都很凝重。
“把当时的场景复现一遍。”张磊走到全息屏幕前,接过李默递来的操作权限卡。李默调出节点的运行记录,从头开始播放。绿点平稳移动,一切正常,直到播放到刚才那个时间点,屏幕上的绿点依旧规规矩矩,没有任何异常。
“就是这里!刚才它突然就冲出去了!”李默指着屏幕上的某个位置,急得额头冒汗。
张磊没说话,手指飞快地操作着。他调出了节点的底层运行代码,又接入了便携测试设备,对“蜂-7349”的通讯链路、能源模块和AI决策单元进行全面检测。两个资深工程师也分工合作,一个排查网络日志,一个分析数据流向。机房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设备的嗡鸣,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怎么样?”李默凑过去问,声音压得很低。
张磊皱着眉摇头,指着屏幕上的代码:“代码逻辑没问题,决策单元的指令链完整,能源供给曲线平滑,连通讯链路的信噪比都在正常范围内。”他顿了顿,看向负责日志排查的工程师,“老周,日志那边有发现吗?”
老周推了推眼镜,脸色难看:“日志是‘干净’的,但太干净了。你看这里,”他指着屏幕上的一条时间戳,“这个时间点前后的日志,有被二次加密处理的痕迹,虽然做得很隐蔽,但能看出来是人为修改过的。”
“人为修改?”李默倒吸一口凉气,“是内部人员还是外部攻击?”
“不好说。”张磊的眉头拧得更紧,“苍穹的防火墙是苏总亲自带队搭建的,别说外部攻击了,就算是内部人员,要修改核心节点的日志,也得有最高权限。而且这种修改手法,不是常规的删除或覆盖,是用了一种很高级的‘影子替换’技术,把异常日志替换成了正常的镜像数据,一般的扫描根本查不出来。”
李默的心彻底沉了下去。他知道,这绝不是简单的系统bug。如果日志能被人为修改,那蜂群AI的安全性就成了笑话——要是有人在背后操控节点,后果不堪设想。
“这事太大,我得立刻上报苏总。”张磊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又放了回去。庆功宴开到后半夜,苏总肯定没休息多久,而且这种事没有确凿证据,冒然上报,万一只是虚惊一场,反而会打乱她的部署。可要是瞒报,真出了问题,谁也担不起责任。
就在这时,机房的门被推开了。苏念穿着一身简单的运动装,手里拿着保温杯,显然是刚晨练完。她看到机房里凝重的气氛,眉头微微一挑:“怎么了?大清早的,都皱着眉跟谁欠了你们钱似的?”
张磊心里一紧,连忙上前:“苏总,您来了。是这样,刚才‘蜂-7349’节点出现了异常轨迹,但数据日志被修改了,我们正在排查原因。”他尽量把事情说得简洁明了,目光里带着一丝忐忑。
苏念的脚步顿住了,脸上的笑意瞬间敛去。她走到全息屏幕前,接过张磊递来的操作卡,没有说话,直接开始查看数据。她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从节点参数到链路日志,再到底层代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机房里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所有人都盯着苏念的侧脸,等着她的判断。
几分钟后,苏念停下了动作,看向老周:“日志的二次加密痕迹,能追溯到源头吗?”
老周摇头:“对方很专业,用的是动态Ip跳转,而且清理了所有操作痕迹,就像一阵风似的,来了又走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苏念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里透着一丝锐利,“蜂群AI的决策逻辑是‘寰宇图谱’推演的,稳定性经过了千锤百炼,就算出现硬件故障,也不会有这种‘精准异常后自纠’的表现。更别说日志被修改——这绝不是巧合,是有人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您的意思是……外部势力?”张磊问道。
“不一定。”苏念摇了摇头,“内部隐患也不能排除。‘白鲸号’行动我们赢了,但对手绝不会善罢甘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们要是想搞破坏,肯定会从最核心的地方下手。”她顿了顿,看向张磊,“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监控预案,把蜂群所有节点的运行权限暂时锁定,除了核心测试组,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另外,通知安全部门,对昨晚值班的所有人员进行背景复核,重点排查接触过蜂群核心数据的人。”
“明白!”张磊立刻点头,转身去安排工作。
“老周,你带两个人,用‘寰宇图谱’的底层接口,对蜂群AI的核心程序进行深度扫描。”苏念又看向老周,“不要用常规的扫描工具,对方能修改日志,肯定对我们的常规检测手段了如指掌。用‘图谱’的推演模式,从程序的‘行为逻辑’入手,看能不能找到异常点。”
“好!我这就去准备。”老周连忙应下,拿着设备快步离开。
机房里只剩下苏念和李默。李默看着苏念的背影,心里的不安稍微减轻了一些。他刚来苍穹的时候,就听过苏念的传奇经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创业者,硬生生带着团队闯成了国家战略级的技术公司,多少次濒临绝境,都是她力挽狂澜。有她在,好像再大的困难都能解决。
“苏总,您说……对方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李默忍不住问。
苏念没有回头,目光盯着屏幕上的蜂群节点,缓缓开口:“可能是试探,也可能是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如果只是想破坏,昨晚庆功宴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机。但他们没有,只是让一个边缘节点出现了异常,还修改了日志——这是在告诉我们,他们能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系统,却又不立刻发难。”
“这也太嚣张了!”李默咬牙道。
“嚣张背后,往往是底气。”苏念的声音沉了沉,“他们要么掌握了我们系统的漏洞,要么……有内鬼。所以这次深度扫描,不仅要查程序,还要查人。”
很快,老周带着人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技术人员,推着一台小型的服务器——这是“寰宇图谱”的便携接入终端。老周将终端接入机房的核心链路,深吸一口气:“苏总,准备好了,深度扫描预计需要四十分钟。”
“开始吧。”苏念点了点头。
老周按下启动键,全息屏幕上瞬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代码流,像一条奔腾的黑色河流。“寰宇图谱”的推演模式开始运行,屏幕上不断跳出节点的行为分析报告,绿色的“正常”标记占了绝大多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机房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每个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异常点。
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四十分钟……扫描进度条走到了100%,屏幕上跳出一行绿色的提示:“深度扫描完成,未发现异常程序,未检测到恶意代码。”
“怎么会这样?”李默失声叫道,“明明出现了异常,怎么会查不出来?”
老周也懵了,他反复检查了扫描参数,确认没有任何问题:“苏总,‘图谱’的推演模式不会出错,这说明……系统里确实没有恶意代码?”
张磊也赶了回来,听到结果后,脸色变得更加难看:“那刚才的异常轨迹是什么?日志修改又是怎么回事?总不能是见了鬼吧?”
机房里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看着苏念,等着她拿主意。苏念没有说话,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敲击着,目光紧锁着那些跳动的代码。她知道,“寰宇图谱”的扫描不会出错,但刚才的异常也绝不是幻觉。对方能在“图谱”的扫描下隐藏自己,这说明他们的技术,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可怕的地步。
“不是没有,是藏得太深了。”苏念突然开口,“就像埋在土里的地雷,平时看不出来,只有踩上去的时候才会爆炸。对方修改日志,制造异常,就是为了让我们恐慌,让我们启动深度扫描。他们早就料到我们会用‘图谱’,所以提前做好了潜伏准备,在扫描的时候转入休眠模式,骗过了‘图谱’的检测。”
“那我们怎么办?”张磊急道,“总不能一直这样被动等着吧?”
“别急。”苏念摆了摆手,“对方既然敢露出马脚,就肯定还会有动作。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引蛇出洞’。张磊,你让人把‘蜂-7349’节点恢复正常运行,对外放出消息,就说刚才的异常是设备老化导致的,已经更换了硬件,解除监控预警。”
“您是想故意放他们进来?”张磊眼睛一亮。
“没错。”苏念点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我们把陷阱挖好,就等着他们上钩。另外,老周,你带团队做一个‘影子系统’,把蜂群的核心数据镜像到影子系统里,一旦有外部程序接入,立刻就能发现。”
“好!我这就去办!”老周和张磊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斗志。刚才的被动和压抑,瞬间被即将到来的反击取代。
众人散去后,机房里又恢复了安静。苏念端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温热的枸杞茶。窗外的太阳已经升了起来,金色的阳光洒在戈壁上,将基地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清晰。但苏念知道,在这片光明之下,有一道“数字暗影”正在悄然潜伏,像毒蛇一样盯着他们的蜂群AI。
这道暗影,比“白鲸号”上的敌人更可怕。“白鲸号”的敌人是明面上的,可这道暗影,藏在代码深处,藏在网络背后,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她想起了古人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昨天的庆功宴有多热闹,今天的危机就有多凶险。
就在这时,机房的门又被推开了,资深AI工程师陈建国走了进来。陈建国是苏念创业初期就跟着她的老人,技术过硬,性子沉稳,平时很少说话,但每次开口都能说到点子上。他手里拿着一台平板电脑,脸色凝重得像块石头。
“苏总,您看这个。”陈建国走到苏念身边,将平板电脑递了过去。
苏念接过平板,屏幕上显示的是“蜂-7349”节点的底层数据流波形图。和普通的波形图不同,在一片平稳的曲线中,有一段极其微弱的波动,像是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只泛起一丝涟漪,就立刻恢复了平静。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是?”苏念的眼神一凝。
“这是我刚才用‘时域分析’工具,从节点的历史数据流里扒出来的。”陈建国的声音很低,“常规的扫描只看代码逻辑,不看数据流的‘韵律’。正常的数据流,波形是有规律的,就像人的心跳一样。但刚才那段异常时间点的数据流,波形里多了一段‘不和谐韵律’——它不是我们写的代码产生的,也不是设备故障导致的,更像是……一个外部程序在和节点‘对话’。”
苏念的手指猛地攥紧了平板,指节微微发白。她终于确定了,刚才的异常不是幻觉,也不是系统bug,而是真的有“东西”潜入了他们的系统。那个“不和谐韵律”,就是“数字暗影”留下的脚印。
“老陈,你确定吗?”苏念抬头看向陈建国,眼神里带着一丝凝重。
陈建国点了点头,语气无比肯定:“我反复验证了三次,还用不同的分析工具交叉比对过。苏总,系统里……可能进了‘东西’。而且这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得多。”
苏念深吸一口气,将平板放在桌上。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但她的心里却升起了一股寒意。她知道,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而敌人的第一枪,已经瞄准了他们最核心的蜂群AI。
“知道了。”苏念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里却燃起了斗志,“通知核心团队,十分钟后召开紧急会议。既然他们敢来,我们就好好‘招待’一下这群不速之客。”
陈建国点了点头,转身离开。机房里,苏念再次看向全息屏幕,屏幕上的蜂群节点依旧在平稳运行,绿点密密麻麻,像一片安静的森林。可她知道,在这片森林里,已经藏进了一头披着伪装的猛兽,正等着合适的时机,露出锋利的獠牙。
她拿起通讯器,拨通了男主陆沉的电话。电话很快被接起,陆沉的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沉稳:“念念?怎么了?”
“陆沉,庆功宴的酒可能喝早了。”苏念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的蜂群里,钻进了一条‘蛇’。”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随即传来陆沉严肃的声音:“我马上到基地。安保部门由我来协调,你专心搞技术排查。记住,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在。”
挂了电话,苏念再次看向屏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脸上,一半明亮,一半隐在阴影里。就像此刻的苍穹基地,一半是庆功后的荣光,一半是暗影笼罩的危机。但她知道,这场仗,他们必须赢——因为他们的身后,是国家的空天壁垒,是亿万国人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