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排列整齐,可以发起进攻了。
此次,檀石槐准备先发制人。
数万骑兵的优势,使得鲜卑天然就擅长进攻。
他一声令下,七万骑兵全部出动,一起压上。
“嗒嗒!嗒嗒!嗒嗒!”
七万骑兵一起奔跑制造的声响,震天动地,声音砸在每个人的耳膜上,众人的心脏也跟着生理性震撼。
鲜卑军队仿佛野兽群,冲着汉军军阵滚滚奔袭,让直面者不由自主产生面对雷霆天灾之感。
以檀石槐所见,七万骑兵只人数上的优势,就可将汉军尽除。
鲜卑军对面,汉军面对这一幕,严阵以待。
汉军军种更杂,有移动速度不快的步兵,还有沉重且移动缓慢的战车类武器,注定不会先发起攻势。
袁基刚见鲜卑移动的一刻,立马示意士兵擂起战鼓。
“咚!咚!咚!咚!”
鼓点密集,声音巨大。
但是,没盖过对面鲜卑七万骑兵制造的声响。
这种战场,闻鼓鸣金已经不起作用,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旗号和各自队伍带队将领的命令。
对面的鲜卑排成长龙阵型,如蛇一般灵活,又具有冲锋的锐利。
但檀石槐并未指挥鲜卑们冲进汉军阵中。
经过几次对战,檀石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已经能分析出汉军军阵的厉害。
一头扎进汉军军阵,就是直接葬送鲜卑大好优势。
于是,除了一小队,仅一千人的兵马一头扎进了汉军阵中,其他的鲜卑士兵,全部开始了拿手骑射,不断射箭袭扰汉军阵型。
汉军有战车,有盾手,可以抵挡鲜卑射来的箭矢,而箭矢射程有限,对汉军的袭扰几乎为零。
汉军以不变应万变,在原地防守。
汉军的大军阵,是以战车——步兵——骑兵这种排列方式,嵌套式形成的大军阵。
最核心的区域是骑兵,外层是步兵,再外层的盾手以及战车。
与此同时,之前与鲜卑见过面的投石车也再次出现在了战场上。
投石车的射程较远,一阵抛射,石头砸进骑兵军阵内,造成不少伤亡。
不过鲜卑骑兵军阵灵活,可以快速躲闪。
一时间,鲜卑不再维持阵型,开始散乱地躲闪石头。
檀石槐也及时指挥,让鲜卑骑兵撤回,汇合一处。
只可惜,那一千鲜卑敢死队骑兵,一头扎进汉军军阵中后,就没有身影,也没了消息。
檀石槐早早嘱咐那队骑兵,让他们观察汉军军阵,并拼死出来报信。
如今鲜卑和汉军也摩擦过几轮了,那一队人马却毫无踪影。
看这样子,生还几率应该很小。
就在这时,檀石槐身边的和连询问他:“父亲,我们该怎么破汉军阵型?”
今日决战,和连没有上阵。
因为檀石槐没让他上阵,檀石槐将和连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希望可以在最后的时刻,让和连速成一个好主帅、好首领。
和连也抛去了其他杂念,专心学习战场排兵布阵。
现在这个情况,他就不知该如何破解。
且,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疑问,也是许多鲜卑士兵的疑问。
汉军军阵到底如何破解?
目前来看,鲜卑若想以骑射袭扰汉军,在汉军如今的阵型面前是不行了。
檀石槐开口:“必须得让汉军从他们的乌龟壳里出来。只要汉军一动,盾兵能护住的范围就小了 。”
至于如何出?
“呵。”
檀石槐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声。
汉军如此喜欢火,他檀石槐自然是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一声令下,檀石槐让鲜卑众人将箭矢全部换成火箭矢。
为了凑齐这一支支火箭矢,鲜卑许多族人,准备日久。
裁撤布条,浸在油中,绑在箭矢上。
此刻,一支支火箭点燃,对着汉军军阵射去。
“嗖!嗖!嗖——”
“轰!!!”
箭射在战车上、盾牌上,以及草地上。
虽然箭矢无法穿透铁质战车盾牌,却能落在草地上,将草原全部点燃。
火焰慢慢向两侧推进。
在草原上,火是公平的。
檀石槐立马下令,让鲜卑士兵开始除草,除出隔离带。
在这种地形上,很难用火攻,就是因为一旦自己防不住,就是玩火自焚。
未早早除草,自然是怕战术泄露,檀石槐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只要鲜卑防住了火,他们就可以看戏了。
看猝不及防之下直面火势的汉军,如何葬身火海!
另一边,袁基远远望见了此一幕。
“哈。”
忍不住笑了出来。
“文和,果不出你所料。”
汉军在玩火这件事上,一直是遥遥领先,一枝独秀的。
被对手学习自然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贾诩曾推算过,他推算檀石槐若想破汉军军阵,必定绞尽脑汁,又因此处地形以及鲜卑惨痛经历,必定想到火攻上。
因此,汉军需对此早做防备。
袁基听闻此言,高度重视,令汉军趁着夜色开始除草。
此处决战之地,是汉军选择的。
因此战车内部,鲜卑看不到的地方,汉军早就把草除尽了。
早在鲜卑射出火箭的一刻,汉军就开始变阵。
前、后、左、右的步兵阵,均向内撤。
不消片刻,火势还未凶涨之时,汉军就撤到隔离带内了。
因此,当鲜卑正在狼狈除草之时,汉军并未沾上一星半点的火焰。
远处檀石槐等人,隔着火看不清楚。
但他却觉得火势不对劲。
这火……怎么没有他想象中的火势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