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水牢中
铁锁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冷光,司马懿指尖划过潮湿的石壁,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牢门外的动静。守卫换班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隔壁传来司马昭压抑的咳嗽声,司马懿屈指轻叩墙壁,三长两短的敲击声在寂静的牢房中格外清晰。
“父亲?”司马昭的声音带着一丝惊喜,“您果然有办法!”
“稍安勿躁。”司马懿压低声音,“他们只知我善谋,却不知我更擅长隐忍。这几日我观察到,守卫虽看似严密,实则换班间隙有半柱香的空当,且西北角的栅栏年久失修,用蛮力可破。”
子夜时分,牢外传来轻微的鼾声。司马懿从床板下取出藏好的铁钉,这是他暗中收集多日的“利器”。他屏住呼吸,将铁钉插入栅栏缝隙,手腕用力一拧,锈蚀的铁条发出“吱呀”的呻吟。就在栅栏即将断裂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司马懿眼神一凛,迅速将铁钉藏回原处,若无其事地躺回床上。
“将军有令,加强戒备!”守卫的吆喝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司马懿透过牢门缝隙望去,只见一队士兵举着火把匆匆而过,心中暗忖:“庞统果然老奸巨猾,竟故意放出风声试探于我。”
第二章 荆州风云
长江江面雾气弥漫,关兴伫立在船头,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荆州城楼,眉头微蹙。新一营的战船整齐排列,帆影点点,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游弋在江面上。
“将军,前方发现东吴战船!”斥候来报。
关兴拿起望远镜,只见十余艘东吴战船正从斜刺里驶来,船舷上的“吴”字大旗随风飘扬。他沉吟片刻,对身旁的杜若道:“吴蜀联盟尚未破裂,不可轻易动武。你且带几名随从,去与他们交涉。”
杜若身着一袭青衣,手持羽扇,从容登上小艇。东吴战船甲板上,吕蒙之子吕霸正怒目而视:“关将军这是要趁火打劫吗?”
“吕将军此言差矣。”杜若微微一笑,“我军奉丞相之命,前来支援荆州防御。如今曹魏大军压境,吴蜀更应同心协力才是。”
吕霸冷哼一声:“少废话!荆州本就是我东吴之地,你们蜀汉占着不放,如今还想来指手画脚?”
谈判陷入僵局,杜若望着江面上越来越浓的雾气,心中暗叹:“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第三章 瓦亭困境
瓦亭寨内,粮草堆积如山的假象早已被戳穿。司马师焦躁地踱步,帐外传来士兵的争吵声:“再没有粮草,我们就要饿死了!”
“闭嘴!”司马师怒喝一声,推开帐门,“谁再敢扰乱军心,军法处置!”
士兵们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去。司马师看着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心中泛起一丝绝望。粮道被断已有十日,寨中存粮仅够支撑三日,若再得不到救援,瓦亭寨必破无疑。
“将军,不如让末将带领一队人马,乔装成百姓,冲出重围去求救?”副将张华提议。
司马师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你带五十名精锐,从东门突围,务必将求救信送到长安。”
夜色如墨,张华带领五十名士兵,身着百姓服饰,趁着夜色向东门摸去。然而,他们刚出城门,就陷入了蜀汉大军的埋伏。箭矢如雨点般袭来,士兵们纷纷倒地。张华拼死抵抗,最终力竭被俘。
第四章 逃亡之路
天水牢中,司马懿再次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他知道,机会来了。这一次,守卫换班的间隙比以往更长,显然是庞统故意安排的。
“昭儿,准备好了吗?”司马懿低声问道。
“父亲,我准备好了!”司马昭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司马懿迅速拧断栅栏,拉起司马昭,趁着夜色向西北角逃去。一路上,他们避开了几队巡逻的士兵,顺利逃出了天水城。
“父亲,我们现在去哪里?”司马昭问道。
“去雍州。”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庞统想利用我,我便顺水推舟,让他看看我的厉害。”
第五章 凤雏妙算
庞统站在地图前,手指轻轻敲击着雍州的位置,嘴角露出一抹笑容。魏延走进帐中,抱拳道:“丞相,司马懿父子已逃出天水城,正向雍州方向逃去。”
“很好。”庞统点了点头,“传我将令,命姜维、马岱各率一万大军,尾随司马懿父子,待他们进入雍州后,立即发起进攻。同时,命关兴率领新一营,从荆州出发,牵制东吴兵力。”
魏延疑惑道:“丞相,为何要放司马懿走?他可是个心腹大患啊。”
庞统微微一笑:“司马懿虽智计过人,但如今他已是孤家寡人。我放他走,就是要让他在曹魏朝堂上陷入困境。他若归降,必能帮我拿下雍州;他若不归降,曹魏也会怀疑他的忠诚,到时候他就成了丧家之犬。”
第六章 雍州之战
司马懿父子逃到雍州城下,守城将领见是司马懿,连忙打开城门。然而,他们刚进城,就听到城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司马懿脸色大变。
姜维、马岱率领大军蜂拥而至,雍州城瞬间陷入混乱。司马懿指挥士兵拼死抵抗,但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城门。
“父亲,我们快逃吧!”司马昭拉着司马懿的手,向城外逃去。
然而,他们刚出城门,就被魏延率领的一万大军在庞统的命令必经之路埋伏拦住了去路。魏延拿着大刀,大喝一声:“司马懿,哪里逃!”
司马懿知道,今日已无退路。他望着关兴,又看了看身后的司马昭,心中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第七章 归降蜀汉
司马懿翻身下马,对魏延抱拳道:“魏将军,我愿归降蜀汉。”
魏延心中一喜,连忙上前扶起司马懿:“仲达先生,久仰大名。军师早已料到先生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司马懿叹了口气:“庞统果然名不虚传,我自愧不如。”
司马昭不解地看着父亲:“父亲,我们为何要归降蜀汉?”
司马懿摸了摸司马昭的头:“孩子,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曹魏气数已尽,蜀汉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我们归降蜀汉,不仅能保全性命,还能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
魏延带着司马懿父子来到庞统帐中,庞统亲自出帐迎接:“仲达先生,欢迎归降。”
司马懿抱拳道:“凤雏妙计,司马懿佩服。今后,我愿为蜀汉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庞统微微一笑:“仲达先生不必多礼。有先生相助,我军必能早日一统天下。”
第八章 曹魏震动
司马懿归降蜀汉的消息传到曹魏朝堂,顿时引起一片哗然。魏帝曹芳气得拍案而起:“司马懿老贼,竟然背叛我大魏!”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主张派兵讨伐司马懿,有人则认为司马懿是被逼无奈。大将军曹爽站出来说道:“陛下,司马懿素有反心,如今归降蜀汉,必为我大魏后患。臣愿率领大军,讨伐司马懿!”
曹芳点了点头:“好!就命曹爽为大将军,率领五万大军,前往雍州讨伐司马懿。”
然而,曹爽大军刚出发不久,就收到了雍州失守的消息。原来,司马懿归降后,立即率领蜀汉大军,一举拿下了雍州周边的数座城市。曹爽不敢怠慢,连忙率领大军向雍州进发。
第九章 决战时刻
雍州城外,蜀汉大军与曹魏大军对峙。司马懿站在阵前,对曹爽喊道:“曹将军,如今曹魏气数已尽,你若归降,我保你性命无忧。”
曹爽怒喝一声:“司马懿老贼,休要胡说!我大魏将士,岂能向你这叛徒投降!”
随着一声令下,曹魏大军向蜀汉大军发起了进攻。司马懿指挥蜀汉大军沉着应战,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流成河。魏延、姜维、马岱等将领奋勇杀敌,曹魏大军节节败退。曹真看着越来越少的士兵,心中泛起一丝绝望。
最终,曹爽大军全军覆没,曹爽本人也被魏延活捉。司马懿望着狼狈不堪的曹爽,心中感慨万千:“曹将军,你若早听我言,何至于此。”
第十章 一统天下
雍州之战的胜利,奠定了蜀汉一统天下的基础。此后,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先后拿下了凉州、并州、幽州等州郡。曹魏政权名存实亡,吴蜀联盟也彻底破裂。
孙权见蜀汉势力日益强大,心中泛起一丝恐惧。他连忙派遣使者前往蜀汉,请求和解。庞统见孙权已有悔意,便同意了和解请求。
不久后,蜀汉大军攻克洛阳,魏帝曹芳被俘。至此,曹魏政权彻底灭亡。庞统率领蜀汉大军,继续向江东进发。孙权见大势已去,只好率领文武百官归降蜀汉。
公元234年,刘禅在庞统,诸葛亮以及蜀汉大臣们帮助巩固了刘禅在蜀汉的统治,建立了大一统的蜀汉王朝。他励精图治,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赵云、魏延、关兴、姜维、马岱、赵统、赵广、等将领也因战功赫赫,被封为王侯。
司马懿虽然归降了蜀汉,但心中始终存有异心。他暗中培养势力,等待时机。然而,庞统早已识破了他的阴谋。在一次朝会上,庞统当场揭露了司马懿的罪行,将其打入天牢。
最终,司马懿在天牢中抑郁而终。他的儿子司马昭、司马师也因受到牵连,被削去官职,贬为庶民。
蜀汉王朝在庞统的治理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百姓们为了纪念庞统的功绩,在各地建立了庙宇,供奉他的神像。庞统也被后人名垂青史。
日子安定下来后,赵统携带苏婉以及他们俩刚生下的一儿一女拜见赵云后,赵云也报完他的孙子后,连连说好,然后赵统与苏婉携带飞虎营兄弟一起回断云村和风栖谷一起享受幸福,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