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1日,马德里,太阳门广场。
秋日的金色阳光慷慨地洒向这座饱经战火却已然迎来新生的城市。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硝烟、灰尘和烧焦的气息,如同旧世界溃败的最后叹息。
然而,在这片废墟之上,更强大的气息在升腾——是成千上万汇集于此的市民、工人们压抑已久的欢呼终于冲破喉舌的吼叫,是无数面迎着风猎猎作响、汇成赤色海洋的工联旗帜、第三国际旗帜、西班牙革命新旗帜发出的烈烈声响!
广场中心临时搭建的木质主席台简单而庄严。弗朗西斯科·卡瓦列罗,这位西班牙无政府工联的领袖,数小时前刚刚在市政厅的残垣断壁前升起了象征新生的红旗。他此刻站在台前,激动与疲惫交织,但脊梁挺得笔直,向欢呼的人群用力挥着手。
然后,他侧身,向着广场主干道入口方向望过去,眼神中充满了敬重与期待。人群的喧哗瞬间拔高到一个新的顶峰,无数的目光、镜头、枪口(作为仪仗和护卫)齐刷刷地对准了那个方向。
一支由人民军精锐战士护卫的黑色轿车队缓缓驶入广场通道。人群如同潮水般自动分开,却又在车后迫不及待地合拢。车门打开。
玛格丽特,在路易和几名贴身警卫的簇拥下走了出来。她身穿一套挺括但不失温婉的深蓝色套装,胸前别着法兰西公社的红金三色徽章。
尽管她已有将近两个月的身孕,腹部开始显现微妙的弧度,但在如此万众瞩目的场合,她的步伐依然稳定而富有力量感。橙色的长发在阳光和风中飘逸地飞舞,紫色的眼眸扫过激动的人群和这座伤痕累累却又生机勃勃的首都,目光中有欣慰,有庄严,更有着穿越者见证历史轨迹被彻底改写的深沉感慨。
路易紧随在侧后方半步,军姿挺拔,鹰隼般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每一个细节,右手时刻保持在能够第一时间反应的位置。他的紧张与玛格丽特气定神闲的领袖风范形成鲜明对比,却又是如此和谐——仿佛一面坚固的盾牌,只为守护眼前光芒万丈的核心。
玛格丽特在卡瓦列罗的引领下登上了主席台。卡瓦列罗用带着浓重口音但情感真挚的声音向民众介绍:“同志们!兄弟姐妹们!今天,我们不仅迎来了西班牙的新生,更荣幸地迎来了法兰西公社主席、第三国际最坚定的同志和灯塔——玛格丽特·卡隆同志!”
排山倒海的“卡隆!”“法兰西!”“国际团结万岁!”的口号声几乎要将广场掀翻。
玛格丽特走到台前。她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伸出手臂,掌心向下,轻轻压了压。这是一个简单却极富力量感的动作。
奇迹般地,那席卷整个广场的巨大声浪开始迅速回落,最终化作一片屏息凝神的寂静。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期待着这位年轻、传奇的女性领袖为西班牙的“赤色黎明”做出历史的注脚。
玛格丽特深吸一口气,广场略带焦灼的空气涌入肺腑。她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带着穿透灵魂的力量,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同志们!西班牙的工人兄弟们!战斗者们!以及所有热爱和平、渴望光明的民众们!”
她的开场白并非华丽的辞藻,而是直接点明了听众的身份,瞬间拉近了距离。
“今天,站在伟大马德里的太阳门前,站在这片被无数西班牙和国际反封建专制,反独裁压迫的战士的热血浸染、最终迎来解放的土地上,我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荣光,也无比谦卑!”
她的目光扫过广场,掠过衣衫褴褛但眼神充满希望的市民,掠过那些穿着破旧工装、带着硝烟印记的工联民兵战士,掠过远方若隐若现的王宫穹顶和马德里大学尖顶的轮廓。
“就在几个小时前,弗朗西斯科·卡瓦列罗同志在市政厅升起了西班牙革命的新红旗!那是一面染着数不清的英烈鲜血、代表着数百万工农大众共同意志、并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斗争锤炼最终诞生的旗帜!”
“它的升起,宣告着盘踞在这个国家数百年的封建王权、压迫性的剥削制度和法西斯毒素——在伟大的西班牙人民面前,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的意志面前——彻底崩溃了!属于人民的、工团的、民主团结的、社会主义的西班牙,浴火重生!!”
每一个字都像战鼓敲打在听众心头,引发了爆炸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吼声。人们的拳头高高举起,如林的臂膀在阳光下挥舞。
玛格丽特稍作停顿,待欢呼稍歇,她的声音变得更加宏亮、更加具有穿透力:
“在这个西班牙人民乃至全世界无产阶级都为西班牙的赤色黎明欢呼的时刻!”
“我,玛格丽特·凯瑟琳·卡隆,”她清晰地报出自己的全名,带着郑重的承诺意味,“代表法兰西公社劳工总联合会以及第三国际,向西班牙全体人民及西班牙无政府工联的同志们,”
她的目光与身边的卡瓦列罗、台下工联的核心成员们交汇,传递着深切的认可与敬意,
“报以最诚挚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为自由、为解放所付出的一切牺牲与坚韧!你们的胜利,不仅仅是西班牙的胜利,更是全世界追求光明和解放的所有被压迫者的共同胜利!”
掌声雷动。
“同时!”玛格丽特的声音陡然拔高,变得更加坚定而带有召唤性,“我代表第三国际向新生的西班牙人民政权致以最热烈的邀请!你们,西班牙的同志们,永远是国际的一份子,永远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不可或缺、并肩前行的一份子!”
“没有国家与民族的藩篱能割裂我们的血脉联系!只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斗争与共同的胜利,才能铸就永垂不朽的事业!第三国际的大门,永远、永远向你们敞开!!”
“国际团结万岁!”“西班牙万岁!”“世界革命万岁!”口号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这一刻,台上的西班牙工联领袖、台下的军民与来自法兰西、代表着国际力量的主席,所有人的心紧紧相连。
“最后!法伦施泰尔国际的经济协调正在路上,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西班牙将会成为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重要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玛格丽特在热烈的气氛中完成了演讲。当她走下讲台,再次经过欢呼的人群走向车队时,路易立刻上前,巧妙地用自己的身体为她隔开过于热情的人潮,同时警惕地审视着四周每一个缝隙。
他的动作专业而细腻,没有阻断她与民众的互动(玛格丽特不断地伸出手与两旁伸过来的手短暂相握),却将任何潜在的风险都隔绝在外。
就在这时,在人群外围略高一点的路基上,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威廉·罗斯柴尔德,穿着笔挺的外交官制服,一手小心地揽着同样身着素雅孕妇装的安娜·潘克赫斯特。
安娜的脸上依然残留着几天前实验室突破带来的兴奋光彩,此刻又混合着见证历史的震撼与激动。威廉则带着外交官的矜持笑意,向被簇拥着走近的玛格丽特夫妇点头致意。
“卡隆主席!精彩的演讲!”威廉扬声赞叹道,同时不动声色地将安娜往后带了带,避免拥挤。
玛格丽特看到了他们,脸上绽放出真诚的笑容,那是属于老友的亲切。她停下脚步,对威廉点头回应:“谢谢你,威廉大使。对了,你们怎么来了?”
安娜笑容灿烂:“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怎么能错过?”
威廉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霍纳同志那边说他们有事来不了,正好我也在巴黎,找爱丽舍宫那边安排一下,跟着你们一起来,还省安排……我都不晓得联盟能有啥事……”
“哎呀呀……那可真是不凑巧……”玛格丽特说着,心底倒是有了盘算,她如果没猜错的话……威廉……很有可能是被老霍纳“盯”上了……估计十几二十年后,唐宁街10号的主人,就有可能短暂的姓罗斯柴尔德了……
路易在她耳边飞快地低语:“玛格丽特,人太多,我们尽快离开广场,去预定视察点。”
“好。”玛格丽特应道,将思绪拉回眼前。
车队启动,缓缓驶出依旧沉浸在海啸般欢呼中的太阳门广场,驶向那些尚需修复的街道。金色的阳光勾勒出马德里的天际线,那些古老的建筑依然屹立。
这座城市的灵魂已被改变,一个新的、充满希望但也任重道远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在车厢内,路易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但目光依旧锐利地注视着窗外。玛格丽特侧头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象——弹孔累累的墙壁旁,工人们已在搭建脚手架;插着红旗的卡车满载着修复物资;人们相互拥抱、喜极而泣……她的嘴角带着一丝满足而略带疲惫的微笑,手无意识地抚上小腹。西班牙的赤色黎明降临了,而这,只是那个更加波澜壮阔的世界命运交响曲中的一个强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