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被强行按下的暂停键,仿佛抽走了整个体系运转的动能。公开层面,一切与“玄鸟”及国家级中心相关的议题都成了不可触碰的禁忌,之前的喧嚣与热议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刻意营造的、令人窒息的静默。省发改委内部,关于林峰主任“是否失势”的窃窃私语在茶水间和走廊角落悄然流传,气氛微妙而压抑。
林峰从京城返回省城,如同投入这潭静水的石子,却没有激起预想中的涟漪。他按部就班地主持工作会议,听取各处在“新阶段”的工作汇报,表情平静无波,仿佛之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博弈从未发生。只有最亲近的吴婷和小杨能从他偶尔凝滞的眼神和翻阅文件时略微用力的指尖,察觉到那冰封表面下涌动的暗流。
“主任,这是按照要求,梳理的近期全省高技术产业‘稳预期、防风险’工作简报初稿。”吴婷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林峰桌上,声音不高,带着谨慎。她用了官方最新定调的说法,替代了之前激进的“突破”、“引领”等词汇。
林峰接过,快速浏览着这份辞藻严谨、四平八稳的报告,目光在几个被刻意弱化处理的数据上停留片刻,点了点头:“嗯,思路是对的。当前阶段,稳定是第一位的。报送办公厅之前,再斟酌一下措辞,尤其是关于部分国际合作项目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部分,要突出我们自主可控的底线和灵活应对的智慧。”
“明白。”吴婷应道,她听出了林峰话语中“灵活应对”的潜台词。
“另外,”林峰抬起眼,语气随意地补充,“通知综合处,近期我打算带队下去调研,重点看看几个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名单……你们先拟一个,要具有代表性,尤其是那些在关键零部件领域有独门绝技的。”
吴婷心领神会:“好的,我马上安排。”她知道,这既是顺应当前“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的大方向,更是为“玄鸟”技术寻找潜在产业链备份和未来应用场景的未雨绸缪。冰层之下,火种需要新的燃料。
吴婷离开后,林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办公桌的抽屉里,锁着李锐最新传回的情报摘要。袁家及其关联势力并未因初步得手而放松,反而加大了在京城和其他重要部门的游说和施压力度,试图将这次“叫停”定性为某种“路线纠偏”,并进一步压缩林峰及其盟友的活动空间。对手很聪明,懂得利用大势,懂得扣帽子,也懂得宜将剩勇追穷寇。
‘光被动防御不行,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一个他们意想不到,甚至无法直接干预的领域。’林峰凝视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内心独白冷静地分析着。‘技术成果可以封存,团队可以转入地下,但思想和舆论的阵地,不能完全放弃。硬科技暂时被冻结,或许……可以从软实力,从文化层面,另辟蹊径?’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微光。他想起了之前“中华匠心”文化项目的初步构想,一个以古代工匠精神隐喻现代技术攻坚的念头再次浮现。这或许不是直接的反击,但却能潜移默化地塑造舆论,凝聚人心,为未来的“解冻”铺垫土壤。
正当他深思时,加密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周岚发来的信息,约他晚上在“青岚庄园”见面,说“有故人来访,或可一叙”。语气平静,但林峰能感觉到一丝不寻常。
傍晚,“青岚庄园”依旧静谧。晚风带着湖畔湿地的微腥气息拂过,远处城市的灯火与近处庭院的地灯交织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周岚在茶室备好了清茶,她穿着一身素雅的便装,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
“来了。”她为林峰斟茶,动作优雅,“今天见了一位老朋友,楚月,你还记得吗?”
林峰微微一怔,脑海中迅速搜索。楚月……是了,很多年前在一次文化界的活动上见过一面,当时她还是社科院的青年学者,以思想敏锐、文笔犀利着称,后来似乎专注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研究,着述颇丰。
“有点印象,一位才女。”林峰点头,端起茶杯,茶香清冽。
“她现在不仅是学者了,还牵头做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平台,聚焦‘中国智造’背后的文化精神。”周岚微微一笑,“我和她聊起了你之前那个关于‘工匠精神’的构想,她非常感兴趣,认为这切中了当下社会的一种精神需求。”
正说着,一个穿着中式改良长裙,气质知性温婉的女子走了进来,正是楚月。几年不见,她褪去了些许当年的锐气,多了份沉淀后的从容。
“林主任,好久不见,冒昧打扰了。”楚月的声音柔和,带着书卷气。
“楚教授太客气了,请坐。”林峰起身相迎,官场化的礼貌自然而流畅,“周市长刚才还提起你的高见。”
楚月落座,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林主任,周岚大致和我说了您关于挖掘‘工匠精神’,呼应现实技术攻坚的想法。我认为非常有价值。我们民族从不缺少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基因,从古代的鲁班、庖丁,到近代那些默默无闻的军工技师,这种精神血脉需要被唤醒和传承。”
她顿了顿,目光恳切:“尤其是在当前某些领域遇到暂时困难的时候,弘扬这种不屈不挠、自主创新的精神,更具有提振信心、凝聚共识的现实意义。我们想做一个系列深度报道和纪录片,不直接关联任何具体项目,只谈精神,谈文化,谈历史传承,但明眼人自然能看懂其现实指向。”
林峰心中一动,这与他下午的思考不谋而合。他沉吟片刻,没有立刻表态支持,而是提出了更具体的问题:“立意很好。但操作层面,如何把握尺度?既要避免授人以柄,说我们‘指桑骂槐’,又要确保内容有足够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楚月显然有备而来:“我们会从纯粹的历史和文化角度切入,选取的案例跨越千年,经得起考证。同时,我们会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学者、历史学家和企业家参与研讨,提升项目的权威性和国际能见度。最重要的是,”她看向林峰,目光清澈而坚定,“我们只讲述事实和精神,结论留给观众自己得出。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润物细无声’。”
周岚在一旁补充道:“楚月的团队在国内外文化界和媒体圈都有很深的人脉,项目启动和传播渠道不是问题。关键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保障,确保项目能顺利推进,不受……不必要的干扰。”
话说到这个份上,意图已经很清晰。这是一条文化战线上的迂回进攻,用阳谋对阴谋,用精神传承对抗行政扼杀。
林峰指节轻轻敲击着紫砂壶,发出清脆的微响。他需要权衡。支持这个项目,意味着在明面上他依然遵守“暂停”纪律的同时,在另一个战场开辟新的战线,这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牢牢占据道德和文化的制高点,维系团队和社会层面的信心,甚至可能影响到更高层面的观感。
“楚教授的这个构想,确实很有前瞻性,也符合当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大方向。”林峰终于开口,措辞严谨,如同在会议上发言,“作为个人,我非常欣赏。具体如何支持,我看可以由省里相关的文化基金会或者宣传部门牵头立项,遵循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原则来运作。发改委这边,如果涉及到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等相关议题,我们可以在政策研究层面给予必要的配合和咨询。”
他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划定了清晰的边界,指明了可行的路径。既表达了支持的态度,又规避了直接的风险。
楚月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领会了其中的玄机,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有林主任这句话,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具体的运作,我们会严格按照程序来。”
周岚也松了口气,她知道,林峰这是用最稳妥的方式,为这颗文化的火种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就在这时,林峰的加密手机再次震动,他看了一眼,是李锐发来的简短讯息:「峰哥,鱼饵动了,有意外收获,关于‘种子’。」
林峰眼神微凝,面上却不露声色,对周岚和楚月举杯:“以茶代酒,预祝楚教授的项目顺利成功,为我们讲述更多动人的中国故事。”
茶杯轻碰,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静谧的夜晚,仿佛敲响了某种序曲。
楚月带着初步的共识与满心的希望离开了青岚庄园。夜色渐深,庄园愈发静谧,只剩下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与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
周岚将楚月送至院门口,返身回来时,见林峰仍站在茶室的窗边,望着外面,她轻轻走过去,从身后环住他的腰,脸颊贴在他宽阔的背上,感受着衬衫下紧绷的肌肉和传来的体温。没有了外人在场,她卸下了市长与盟友的端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求与依赖:还在想那些烦心事?
林峰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放松下来……
今晚……就别让那些事情占据你全部心神了。周岚的声音更低了,带着一种成熟的、直白的诱惑,我需你,林峰。
她的话如同一个开关。林峰转过身,对上她那双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格外迷离的眼睛。四十多岁的周岚,在政坛上雷厉风行,但在私下里往往来得更加汹涌直接。她这个年纪,如同熟透的果实,对身体的慰藉有着坦诚而强烈的渴望。
林峰没有回答,只是用行动回应。他低下头,攫取了她的唇瓣,不是一个温柔的吻,而是带着一种压抑后亟待释放的力道,充满了侵略性。气息迅速变得灼热而紊乱。积聚的压力、暗涌的斗志、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此刻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去里面……周岚喘息着,含糊不清地说,引导着林峰离开茶室,衣物在急切的动作下被胡乱褪去,散落在地。没有了衣冠的束缚,两人仿佛也卸下了所有身份和伪装。周岚保养得宜的身体在微光中呈现出成熟丰腴的曲线,她深知如何最快地挑起林峰的欲望。
林峰仰躺着,感受周岚带给他的极致快乐。肌肤相贴的滑腻,交织着汗水与周岚身上残留的淡淡香水味,周岚的指甲深深陷入林峰背部肉里。
她不再是什么市长,只是一个渴望被填满、被征服的女人……
林峰……再……她在他耳边吐着热气,话语破碎,却点燃了更猛烈的火焰。
这战场,如同他们此刻面临的局势,充满了力量的对决、控制的争夺,这一次没有温情脉脉的前戏,更像是两头困兽的互相撕咬与慰藉,将所有的不安、愤怒、野心与算计,都融入了这剧烈碰撞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汗水浸湿了床单,谁也没有力气先分开。
精疲力尽,酣畅淋漓。林峰侧身躺下,将周岚汗湿的身体搂在怀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她光滑的肩头。周岚像一只餍足的小猫,现实的冰冷似乎暂时被驱散。但他们都清楚,这只是一个短暂的避风港。激情退去,冰冷的博弈仍在继续。但至少在此刻,在这隐秘的角落,他们从彼此的身体里汲取到了继续前行的、最原始的动力。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