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每一次胜利的背后,都不是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抬头看向苏墨,语气诚恳:“苏副团长,或许还有一个关键点您没提——那就是您的指挥谋略。”
“如果没有您精准果断的战术部署,这场大捷恐怕也难以实现。”
苏墨没有推辞,坦然道:“天时、地利、人和,方方面面都占了些便宜。”
“实话讲,想再复制一次全歼第四旅团这样的战果,难度很大了。
因为曰本人现在已经不敢小瞧我们了。”
没错,曰军此前对独立营缺乏了解,以为不过是支‘土捌陆’,这才轻敌冒进,吃了大亏。
吴效瑾点头道:“听说你们独立营发展极快,从最初二十来人,短短三个月就扩编到三千多人的规模,这速度令人惊叹。”
“部队扩张如此迅猛,战斗力却不打折,您觉得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我也希望其他兄弟部队能借鉴一下经验。”
苏墨答得干脆:“群众基础。”
“群众支持太重要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只有扎根百姓,赢得民心,部队才有立足之地。”
“道理很简单——武器再先进,没人去用,也不过是堆废铁罢了。”
“所以,唯有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部队才能快速壮大,这才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捌陆军打仗是为了护住老百姓,老百姓自然也会护着我们。”
“你看新中村根据地这么热闹,就是因为人心聚起来了,乡亲们愿意来这儿安家落户,我们的队伍自然就越办越旺。”
吴效瑾轻轻点头:“原来如此。”
确实,群众基础才是根本。
而作为穿越者的苏墨,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一点:人民的支持,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随后吴效瑾又接连问了几个问题,苏墨一一作答,言辞朴实,实事求是。
既不揽功,也不夸大,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坚决守口如瓶。
涉及军事机密的部分,他连一丝风声都没透。
比如兵工厂的事,苏墨自始至终都没主动提起。
那座生产美式装备的兵工厂,是独立营最核心的秘密武器。
经过这次深入采访,吴效瑾对苏墨的印象愈发深刻。
他为人低调、举止得体;
胆识过人,又足智多谋;
立下战功却不张扬,言谈之间条理清晰、从容不迫。
这哪里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武将?分明是一位文武兼修的将领!
整场访谈下来,这位女记者对苏墨的好感不知不觉间已悄然加深。
他和她以往接触过的那些军事干部完全不同——少了些粗犷,多了份沉稳与修养。
临到采访尾声时,吴效瑾望着苏墨,语气认真地问道:“苏副团长……接下来我打算继续走访独立营的战士,还有根据地的乡亲们,做一次更全面的专题报道,深入了解咱们部队的真实情况。
这个……应该不会带来什么麻烦吧?”
苏墨微微一笑:“当然可以,支持你们的工作。
但涉及军事机密的内容,还请吴记者把握分寸,不该打听的就别深究了。”
吴效瑾立刻点头:“那是自然!您放心,我心里有数,哪些能问,哪些不能碰,我都清楚。”
采访一结束,吴效瑾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理笔记,准备将内容尽快发表在《抗战日报》上。
这一篇专访一旦见报,势必会在军民之中引发广泛关注。
虽然这次她只重点采访了苏墨一人,但她计划后续还要深入采访整个独立营,以及当地百姓的生活现状。
不过,苏墨这一期的专访会被优先刊登,作为宣传主力,突出独立营的战绩,尤其是全歼曰军第四旅团的重大胜利。
这不仅是一次新闻报道,
更是一次鼓舞人心的胜利宣告!
临走前,吴效瑾伸出手,诚恳地说:“苏副团长,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
“这次交流非常顺利,我会尽快把稿件整理好,登在《抗战日报》头版。”
苏墨点点头:“辛苦了,吴记者。”
顿了顿,他又问:“你现在是要赶回报社吗?”
“是的。”吴效瑾答道,“先回去把这篇专访发出去,之后我还会再回来,继续完成其他的采访任务。
佬縂的意思,就是让我多写写独立营,多多宣传咱们的抗曰事迹。”
苏墨轻声道:“嗯,你去忙吧。”
“好!”吴效瑾应了一声,随即埋头收拾起资料来。
午饭过后,她便启程离开新中村根据地。
为确保安全,苏墨特意派了两名战士护送她回城。
一份报纸从撰稿、排版到印刷发行,少说得花三四天功夫。
更何况如今正值战火纷飞的年月,纸张紧缺,印报更是难上加难。
至于这篇报道将来会引起怎样的反响,苏墨并未过多在意。
此刻他心中所思,是如何推动独立营下一步的发展。
刚送走吴效瑾不久,苏墨回到营部,便看见苏白正站在门口等他。
苏白已在新中村休养了两三日,这几日调养得当,精神面貌大为改观,脸色红润,伤口也恢复良好。
苏墨见状,笑着说道:“苏主任,看你气色不错啊,看来伤势恢复得挺好。”
苏白拱了拱手:“这段时间多亏苏团长照顾,今日特地前来致谢。”
苏墨摆摆手:“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说什么谢字?再说,你们之前已经谢过了,再提就生分了。”
苏白轻轻点头,往前一步,神情郑重地说:“苏团长,这次鬼子调动大批兵力追击我们,说到底,还是冲着我来的。”
听出话中有话,苏墨不动声色地问:“哦?难道曰军出动这么多人,就为了抓你一个人?”
其实他心里早有判断——看过《华夏兄弟连》的情报档案,他知道苏白身份特殊。
她不仅是情报骨干,更是精通曰军电讯破译的技术专家。
苏白直视着苏墨的眼睛:“这次您救了我,我无以为报。
我想把我掌握的部分重要情报,以及破译曰军电报的方法和经验,跟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