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眉头微挑:“不太和谐的声音?”
“嗯。”
苏清月接着说,“主要是兵部和户部的一些官员,质疑此次战果是否……过于夸大,尤其对那‘诸葛连弩’的威力颇有微词。更有人暗中非议,说沈公子您……年纪太轻,骤立大功,恐非福分”
沈言闻言,心中顿时一凛。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自己这次风头太盛,终究是引来了朝中的猜忌和打压。
看来,京城里的水,比北境的冰雪还要冷,还要浑。
他面色不变,只是眼神冷了几分:“多谢苏小姐告知。沈某心中有数了。至于宵小之言,由他去吧。”
苏清月见他如此镇定,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但忧虑未减:“沈公子豁达。只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近日需更加谨言慎行。”
她顿了顿,“方才在门外,隐约听到沈公子似有为难之事?不知清月可否分忧?”
沈言正想找她商量酿酒之事,见她主动问起,直接开门见山,“我想弄一批高度数的烈酒,不是为饮,是为救治伤兵,清洗伤口,防止化脓发热。只是……”
他苦笑一下,“军中禁酒,且粮秣紧缺,若自行酿制,恐难以为继。”
苏清月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了然和赞赏:“原来沈公子是为救治伤兵。此事确是功德无量。”
她沉吟片刻,说道:“若是为寻酿酒粮源,确实棘手。不过……若沈公子所需是成品酒水,清月或可设法。”
“哦?”
沈言精神一振,“苏小姐有门路?”
“不敢说十足把握,家祖早年经营些人情往来,在东边东黎国那边,尚有些渠道。东黎国水域纵横,气候温润,其地所产的稻米清酒,品质尚可,数量也足。或可设法采购一批过来。”
沈言闻言,顿时大喜!
这真是柳暗花明!
东黎国是由众多岛屿组成,盛产稻米和酒水,如果能直接买到现成的酒,那就太好了!
既省去了酿酒最耗时、最耗粮的发酵步骤,他只需要进行蒸馏提纯即可,能节省大量时间和最关键的粮食!
“东黎国的酒?若能购得,那是再好不过!”
沈言喜形于色,“如此便可省却酿酒之繁,直接提纯即可!苏小姐,此事若成,你可是帮了沈某和北境将士的大忙!”
苏清月见他如此高兴,也微微一笑,但随即秀眉微蹙,露出一丝难色:“沈公子先别急着谢。只是……采购、运输,皆需银钱打点。如今北境军费本就吃紧,安国公府……如今也并非豪富,能动用的现银恐怕有限,能购入的数量,未必能尽如人意。”
这话像一盆冷水,让沈言冷静下来。
是啊,钱!
这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无论是买酒还是将来做其他事,都需要大把的银子。
军饷粮草有朝廷拨付,但这种“额外”的开销,尤其是通过私人渠道的采购,朝廷可不会买单。
安国公府就算有门路,也不可能无休止地贴钱。
“银子……”
沈言皱起眉头,用手指揉着太阳穴。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看来,光会打仗、会造东西还不行,还得想办法“挣钱”才行。
否则许多想法都将是空中楼阁。
他沉吟良久,抬头看向苏清月,目光坚定:“苏小姐,银子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但目前救治伤兵事大,能否请小姐先通过渠道,尽力筹措一批东黎酒水过来,数量少些也无妨,先应应急,把蒸馏提纯的法子验证成功,让军中医官看到实效。所需费用,暂且记下,沈某定会尽快筹措归还!”
苏清月看着沈言认真而恳切的眼神,点了点头:“沈公子言重了。救治将士,本就是分内之事。清月会尽力去办,先弄一批过来以解燃眉之急。至于费用,不必急于一时。”
“如此,多谢苏小姐!”
沈言郑重抱拳。
雪中送炭之情,他记下了。
“沈公子客气了。那我这便去安排。”
苏清月起身告辞。
送走苏清月,沈言回到窗前,心情复杂。
酒源有了眉目,是好事,但“钱”这个更庞大的问题,也摆在了面前。
要想真正站稳脚跟,实现更多想法,光靠军功和上司赏识还不够,必须要有自己的财力支撑。
“得想办法挣钱了……”
他望着窗外操练的士兵,喃喃自语。
酒源算是有了点眉目,可接下来一大堆具体事儿还得有人去跑腿操持。
蒸馏提纯这活儿技术性强,得找个懂行的;
跟苏清月那边渠道对接、记录账目,得找个细心识字的;
还有将来可能的大规模采购、运输、储藏,都得有可靠的人打理。
他在北境根基还浅,认识的人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鹰扬营里都是战兵,让他们打仗行,搞这些细致活儿怕是够呛。
想着想着,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两个人影来。
当初他刚来北境,在朔风城时打过交道的两个人!
一个是看管军械仓库的老兵徐三。
这老哥其貌不扬,平时闷不吭声,但有个绝活——懂酒!
沈言记得徐三腰间时刻别着酒壶,虽说军队中不能饮酒,他当时只是一个看护仓库的,不影响军事的岗位,限制就没有那么严了。
一问才知道,这老哥入伍前家里是开小酒坊的,对酿酒的门道儿门儿清!
后来混熟了,徐三还偷偷给沈言尝过一口他自个儿鼓捣的“私酿”,虽说粗糙,但劲儿头挺足。
让他来负责技术环节,最合适不过!
另一个是那个在文书房里不得志的老文书刘明德。
这人有点迂腐,认死理,因为不懂巴结上司,一把年纪了还是个抄抄写写的文书,但做事极其认真细致,一笔账目记得清清楚楚,从不含糊。
让他来管采购对接、记录账本,肯定出不了岔子。
光有这两个人可能还不够,摊子真要铺开,还得有个能统筹协调、处事稳重的。
沈言又想到了一个人——行军司马李岩。
就是之前和周校尉一起带队,接应“潜影”小队撤回朔风城的那位司马。
此人做事沉稳老练,考虑周全,在朔风城王崇都督手下颇受重用,让他来总揽酿酒事务的协调和对外联络,再稳妥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