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世会”的最后通牒,如同一块投入本就暗流汹涌湖面的巨石,激起的不仅是“守望者”的决死之心,更在整个区域的幸存者势力中,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动与恐慌。
“净化战争”……抹除……
这些词语所代表的含义,让所有得知消息的势力首领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天神”组织的覆灭还历历在目,而“天神”背后竟然还隐藏着这样一个更加恐怖、视众生为蝼蚁的庞然大物!如果连能够击败林凡、探索“死亡禁区”并带回血清希望的“守望者”都被其视为必须清除的“污渍”,那么他们这些势力,在“净世会”眼中又算什么?
唇亡齿寒的道理,在末世中被无数次血淋淋的教训验证过。
在“净世会”通牒发出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守望者”的通讯频道几乎被来自各方的联络请求挤爆。
第一个做出实质性反应的,是之前与“守望者”有过贸易往来、关系相对缓和的“军方安全区”。驻守此地的王团长,一位以务实和强硬着称的前军队将领,直接发来了最高级别的密电。
“陈指挥官,‘净世会’的通告我们收到了。情况我们已经分析过,这不是你们一家的事。如果‘守望者’被抹掉,下一个就轮到我们,或者其他任何一个不服从他们‘净化’秩序的目标。我们愿意提供军事援助,包括一个加强营的兵力、三个炮兵阵地以及我们库存的三分之一重武器弹药。条件只有一个:联合作战,统一指挥,并且……战后血清的优先分配权。”
王团长的条件直接而现实,充满了军人的风格。
紧接着,之前关系微妙、甚至有过摩擦的“江东安全区”,也出人意料地派来了密使。来的是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精明的政务官,代表着江东安全区实际掌控者“赵主任”的意志(虽然赵主任本人已死,但其派系仍在)。
“陈默先生,”政务官的语气带着一种审慎的恭敬,“我们双方过去或许有些误会。但面对‘净世会’这种企图毁灭现有秩序、重划棋盘的存在,任何内部矛盾都应暂时搁置。江东安全区可以动员超过两千名战斗人员,并提供大量的工程和医疗支持。我们希望……能在一个更广泛的联盟框架下进行合作,确保各方利益和话语权得到保障。”
他的话语背后,是对权力分配和未来格局的深层考量。
除此之外,数十个中小型幸存者据点、流浪者团体、甚至一些亦正亦邪的雇佣兵组织和情报贩子,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守望者”表达了或直接、或隐晦的支持意向。他们或许力量微弱,但汇聚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要求的可能不多,仅仅是生存的保障,或者一个复仇的机会。
压力与机遇,同时摆在了“守望者”面前。
堡垒指挥中心内,陈默、陈建国、陈锋(伤势稍有好转,坚持参与)、陈雪以及核心管理层成员,正在进行着紧张而激烈的讨论。
“王团长的条件可以接受,军方战斗力强悍,他们的重火力是我们急需的。优先分配权也可以给,毕竟血清能否制造出来还是未知数。”陈锋撑着虚弱的身体,分析道。
“江东的人不可全信,他们更看重政治博弈和自身利益。但他们的资源和人力确实是巨大的补充。”陈建国补充道,眉头紧锁,“关键是这个联盟框架如何搭建?指挥权归谁?战后利益如何分配?搞不好,没被‘净世会’打垮,我们自己内部就先乱了。”
“还有那些中小势力,如何整合?如何确保他们的忠诚度?都是问题。”陈雪也提出了担忧。
所有人都看向陈默。最终的决定,需要他来拍板。
陈默站在沙盘前,目光扫过那些代表各方势力的标识,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单打独斗,我们必死无疑。联合,是唯一的生路。”
“告诉王团长,他的条件我们原则上接受,但指挥权必须统一,不容置疑。告诉他,我陈默,亲自担任联军总指挥。”
“回复江东的使者,欢迎他们加入联盟。联盟内,一切势力地位平等,按贡献分配话语权和战利品。但军事指挥权,必须集中。如果他们同意,细节可以再谈。”
“向所有表达支持意向的中小势力和个人发布公告:凡愿共同对抗‘净世会’者,皆可加入‘人类生存联盟’。联盟将提供基本庇护和物资支持,战时统一调度,战后按功行赏。我们不需要空口承诺,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力量。”
他的决策干脆利落,展现出了强大的决断力和魄力。以“守望者”为核心,以血清希望和共同威胁为纽带,构建一个松散却目标一致的联盟,并将至关重要的军事指挥权牢牢抓在手中。
消息传出,各方反应不一。
王团长在收到回复后,只沉默了不到一分钟,便回复了两个字:“同意。”他清楚,在这种级别的战争中,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指挥核心比什么都重要,而陈默的能力和威望,是目前最佳人选。
江东安全区内部经过一番激烈争论,最终也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选择了接受。他们派来了更高级别的代表,带着详细的合作清单和人员名册。
而那些中小势力,在得到“守望者”的公开承诺后,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带着自己微薄的力量,开始向“守望者”势力范围靠拢集结。
四十八小时后。
在“净世会”通牒时限还剩最后二十四小时的紧张氛围中,一场决定性的会议在堡垒的中央议事厅内举行。与会者包括“守望者”陈默、“军方安全区”王团长(全权代表)、“江东安全区”新任首席执政官(原赵主任副手,在内部斗争中胜出),以及十几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小势力首领。
会议气氛凝重,争论激烈。但在共同的、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胁面前,各方最终还是达成了共识。
会议结束时,一份由各方共同签署的《人类生存联盟临时宪章》被正式公布。
宪章明确了联盟的宗旨:团结一切力量,抵御“净世会”的“净化”,扞卫人类文明的存续。
确立了联盟的基本架构:由各成员势力代表组成联席会议,负责重大决策协商;设立战时联合指挥部,推举“守望者”领袖陈默为联盟军总指挥,拥有最高军事决断权。
规定了战利品(包括未来可能生产的血清)的分配原则:按贡献度进行分配。
尽管这个联盟内部依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和算计,但在“净世会”这个强大的外部敌人面前,他们第一次真正地、勉强地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会议结束后,陈默站在堡垒高大的城墙上,望着下方正在紧急布防、来自不同势力的部队和不断涌入的幸存者。旗帜各异,装备不一,但此刻,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王团长走到他身边,看着下方忙碌的景象,沉声道:“总指挥,架子是搭起来了,但这是一群乌合之众。七十二小时一过,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陈默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地平线那端正在逼近的风暴。
“我知道。”他平静地回答,“但这是我们必须走的路。告诉所有人,抓紧最后的时间,加固工事,熟悉配合。”
“我们要让‘净世会’明白,人类,或许有内斗,有分歧,但在面对企图毁灭一切的敌人时……我们,也能团结如一人。”
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头,将陈默的身影拉得很长。在他身后,是刚刚诞生的、脆弱却充满决心的“人类生存联盟”。
团结的时刻已经到来,而血与火的洗礼,也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