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任何时代,总有那么一批人能把握住机遇,享受到时代的红利。
在林晚青原来所在的世界里,很多的大企业家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完成了原始资金的积累,然后不断做大做强的。
迎面过来个蹬三轮车的师傅,车斗里堆着半人高的纸箱,上面印着 “海市时装一厂” 的字样。
林晚青抬手叫住他,递过去两分钱:“师傅,问下前面是不是有个红房子西餐馆?”
师傅接过钱塞进蓝布褂子的口袋,黝黑的脸上堆起笑:“往前再走三条街就是。”
“不过现在吃西餐的少喽,都去隔壁的生煎铺排队。”
他压低声音,说道:“我侄子就在那开了个摊,卖葱油饼,一天能赚三块多钱呢。”
桑宁听得眼睛发亮,等三轮车走远了才拉住林晚青的胳膊:“三块多?那一个月岂不是能赚一百多?”
摆个摊子就能赚这么多,那真的非常不错的。
毕竟,这少去了租店面的成本。
“所以才有人敢冒风险。”
林晚青望着暮色里渐次亮起的路灯,昏黄的光晕里,小贩们正忙着收摊,铁皮罐里的硬币叮当作响。
“政策松动就像开了道缝,胆子大的人已经钻进去了,胆小的还在墙根底下张望。”
她想起京市 “卤味世家” 门口排着的长队,那些穿着棉袄的顾客,不也是在用粮票和布票之外的钱,给这个正在变化的时代投票吗?
江面上的货轮拉响了汽笛,悠长的声音漫过防汛墙。
桑宁数着路边橱窗里的霓虹灯,红的、绿的、黄的,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林总,您说咱们的卤味店开在这,能像京市那样火吗?”
她踢着脚下的石子,声音里带着不确定。
林晚青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一家挂着 “海市特产” 招牌的店铺,里面挤满了拎着网兜的顾客。
“你看他们卖的蝴蝶酥,五块钱一盒,比咱们的卤味还贵。”
她拢了拢风衣的领口,风里已经能闻到附近居民楼飘来的饭菜香。
“只要东西好,总会有人认。”
两人沿着南京东路往回走,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
桑宁哼起了刚学会的《海市姑娘》,调子跑了却带着说不出的轻快。
林晚青看着她那看起来十分有活力的背影,思绪早就飘远了。
这个城市,对美和精致似乎有一种执着。
卤味店靠的是味道,以后的服装店恐怕要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了。
快到旅馆时,桑宁突然指着街角的馄饨摊:“要不咱们再吃点?”
煤炉上的铁锅冒着白汽,老板正用竹漏勺翻动着馄饨,竹帘上的 “柴火馄饨” 四个字被熏得发黑。
林晚青看着墙上挂着的营业执照,编号是 “沪个 1980-073”,发证日期就在上个月。
“两碗馄饨,加蛋。”
林晚青拉开塑料凳坐下,看着老板往碗里撒葱花的手,指关节上沾着面粉,却戴着块海市牌手表。
她忽然明白,那些藏在谨慎眼神里的野心,那些混着煤烟味的商机,正是这个时代最鲜活的模样。
抵达海市的第二天,是林晚青跟这个大客户约见面的日子。
一月份的海市,寒风裹挟着潮湿的气息,刮在脸上带着几分刺骨的凉意。
林晚青裹紧了身上的大衣,脚下的皮鞋踩在国际饭店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桑宁跟在她身后,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黑色人造革公文包,里面装着锦绣服装厂最新的款式图册和几份合作意向书。
她的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紧张,毕竟这是她第一次跟着林晚青跑这么重要的业务。
林晚青侧头看了她一眼,轻声安抚道:“别紧张,就当是跟老朋友喝茶聊天。”
话虽如此,林晚青自己的心跳也比平时快了几分。
这次的机会太重要了。
她深知外贸订单对锦绣服装厂意味着什么。
工人的工资、原料的采购、日常的管理,哪一样都离不开源源不断的订单。
这其中,外贸订单量大稳定,给钱也给得爽快,还能为国家创外汇。
这样的订单,无疑是越多越好。
这次的大客户其实林晚青没有见过,因为是一个老客户介绍的。
这个老客户叫何立文,是海市本地人,之前跟锦绣服装厂有过合作。
他在海市有一家食品厂,最开始是因为要做工装的事情跟林晚青有接触。
虽然最终因为距离的问题选择了海市本地的服装厂,但他妻子叶美莲看中了锦绣服装厂的款式和做工。
后续,叶美莲从这里拿货在海市这边开了几家服装店,生意做得还算不错。
多次接触下来,林晚青和这夫妻俩还算熟悉。
而这次的大客户,就是何立文的表弟——m国籍华人雷森。
这次的订单若是能拿下,锦绣服装厂将会又多上一笔外贸订单了。
服务员轻轻推开包间的门,暖气夹杂着茶叶的清香扑面而来。
林晚青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圆桌主位的何立文,他身边的叶美莲正笑着朝她们挥手。
而在何立文另一侧,坐着一个陌生男人 —— 想必就是雷森了。
“林老板,可把你盼来了。”
何立文站起身,洪亮的声音带着海市人特有的热忱。
“来,我给你介绍,这是我表弟雷森,刚从 m 国回来。”
雷森闻声抬头,目光平静地落在林晚青身上。
他起身时动作从容不迫,西装袖口露出的金表链在灯光下闪了一下。
“林小姐,久仰。”
他的普通话带着轻微的异域口音,却吐字清晰,语气平和。
林晚青伸出手:“雷先生,幸会。”
指尖相触的瞬间,她感觉到对方掌心干燥温暖。
这个细节让她莫名地松了口气 —— 至少不是难以相处的性子。
“这位是我的助理桑宁。”
林晚青侧身让出身后的桑宁。
“以后订单的具体事宜,多是她跟您这边对接。”
桑宁连忙鞠躬:“雷先生好,何先生好,叶女士好。”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声音还有些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