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的航行持续了数年,直到“星槎”传回的一个特殊数据包,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个数据包跨越了近 两年 的时空,其内容并非常规的系统状态报告或沿途星空的粗略成像,而是其搭载的、专门用于监听比邻星信号的“深空之耳”模块,捕捉到的一段 异常强烈的信号爆发!
信号持续时间很短,但其强度和调制复杂程度,远超以往接收到的任何周期性信号!经过“灯塔”计划信息专家的初步分析,这段爆发信号中,似乎夹杂着大量非随机的、结构极其复杂的数据流,其模式与“守望者”遗产和“低语者”协议均有相似之处,但又明显不同,带着一种…… 急迫 甚至是 混乱 的意味!
仿佛那个4.22光年外的信号源,并非在平静地广播,而是在某个特定时刻,发生了某种 剧烈的事件!
是技术爆炸?是内部冲突?是遇到了外部威胁?还是……别的什么?
这个发现让所有知情者的心都提了起来。“星槎”还在路上,距离抵达比邻星系统至少还有几十年的航程(以当前加速趋势估算),他们无法立刻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
林凡立刻召集了“星海之约”项目组和“灯塔”计划核心成员,紧急分析这段信号。
“无法破译具体内容,但其能量特征显示,这次爆发伴随有强烈的、多波段的电磁辐射和疑似引力波扰动。”物理学组负责人汇报,“这绝非自然现象,只能是某种极其强大的能量释放或技术活动所致。”
“信号结构虽然混乱,但其中重复出现的几个核心符号簇,与我们之前破译的‘方言’基础词汇存在对应关系。”“星海之约”语言学家补充道,“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次 有意义的通讯尝试,但其内容因发送者的状态或意图而显得混乱和急迫。”
一次混乱而急迫的通讯尝试?来自比邻星?
这意味着什么?那个可能的文明,是在呼救?是在警告?还是在进行某种他们无法理解的仪式?
所有的猜测都缺乏依据,但不安的情绪在蔓延。
林凡沉思良久。他意识到,“星槎”的远征,可能比预想中更早地触及到宇宙中活跃的、甚至是动荡的一面。他们派出的不是走向寂静废墟的考古队,而可能是闯入一个正在发生故事的舞台的……不速之客。
“调整‘星槎’的优先指令。”林凡下达了新的命令,“将资源向被动监听和分析倾斜,尽可能收集更多关于比邻星信号的数据。同时,‘接触AI’进入更高警戒状态,重新评估所有预设的接触预案,增加应对‘高动态’甚至‘敌对’场景的逻辑分支。”
命令被编译成冗长的数据包,向着“星槎”的方向发送而去。这封“信”需要近两年的时间才能抵达,而“星槎”的回应,又将是一个漫长的等待。
就在dSm内部因比邻星的异动而紧张时,地球本身也传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消息。
“守夜人”“掌灯人”紧急联系林凡,语气凝重:
“林先生,我们设在‘扎西岗日’的监测点报告,高原的地脉能量近期出现了异常的、低频的共振波动。寺庙的‘听脉者’认为,这与深海‘维护者’的能量‘呼吸’节奏,以及南极冰盖下的背景读数,存在 高度同步的异常增强。”
“他们怀疑……这可能与‘回响者’下一个引力峰值的 特殊相位 有关。根据古老记载,这种级别的全球性能量同步……通常预示着某种 ‘门户’或‘通道’ 可能处于不稳定状态。”
门户?通道?
林凡立刻想到了南极那扇曾经开启过的“冰封之门”!
难道,在“回响者”下一个特定相位来临时,地球上的某些远古遗迹,可能会再次……开启?!
比邻星的混乱信号,地球潜在的门户异动……
林凡感到,文明航船的前方,似乎同时出现了新的航标与隐约的风暴云。
拐点已至,微光闪烁。
只是这光芒,不知是引路的灯塔,还是……暴风雨前的闪电。
(第一百九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