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皇商沈家的沈大小姐才刚刚收起桌上的账本。
“大小姐,”贴身伺候的大丫鬟低声道,“快些休息吧!那苏家三小姐今日与您并列,咱们不可轻视得养足精神……”
沈玉贞轻轻抬手止住了她的话头:“并列又如何,遴选之路漫长,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虽然深夜她精神丝毫不见困顿,嘴角微微勾起个极淡的弧度。
“况且,有个不错的对手,这条路才不会太过无趣。”
次日清晨,天色微曦,苏家院落早已灯火通明。
经历了昨日的惊马事件,今天的气氛明显不同。
林氏亲自在一旁看着梳头嬷嬷给苏瑾梳头,面上的表情严肃紧绷,似乎下一场女儿是要上场打架。
苏文博也是早早穿戴整齐,去安排车辆挑选马匹。
苏瑾今天换了一身湖蓝色绣着缠枝纹的衣裙,更衬得唇红齿白气质高雅,她整理好后走出房门,见父母也已经准备好,面色凝重如临大敌的样子。
“爹,娘,不必如此紧张。今日我们小心些便是!”
“怎能不紧张!”苏文博脸色沉沉,语气依然带着后怕,“昨日那么惊险,幸亏我儿勇敢运气好,若是被那惊马拉去了护城河,爹去哪里找你们娘儿俩……”
他想到此情景声音不自觉低哑下去,转而咬牙说道:“今日爹亲自送你,定要看着你平平安安进考场才放心!”
林氏帮女儿整了整头上的发钗,道:“瑾儿,一切以平安为重。若……若在考场之上发现事情不对,立刻放弃,咱们回家便是。”
“女儿知道了。”
苏瑾抿抿嘴唇,握住林氏微凉的手,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马车出发,阵容比昨日隆重多了。
除了车夫和护卫,苏文博亲自骑马护在一侧,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
林氏依然带着春桃和青黛和苏瑾一同坐在车内。
马车行驶在清晨的街道上,外面并没有昨日的喧嚣。苏瑾能明显感觉到母亲和两个丫鬟绷紧的神经。
她们都比昨日增加了警惕。
项目组这边也已经在线待命,小李回复能量流正常,团队信号稳定。
【项目部-小李】:暂无异常能量波动,环境实时扫描中……
【项目部-老王】:安保等级已提升,路线已规划,避开昨日事发地段。
项目组和苏文博都没有发现,在马车后方有两道影子般的身影,不远不近的跟着。
“五哥,今日苏家戒备森严,看这架势,就是撞上来头猛虎也能立即斩杀了!”
“嗯,仔细盯着,咱们今天的任务是确保三小姐安全!”
这一路有惊无险十分顺利,马车安全抵达府衙旁的校场。
苏瑾从容下车,对父母微笑告辞:“爹,娘,我进去了。”
“万事小心!”
苏文博和林氏同时说道,眼中都有化不开的担忧。
苏瑾点点头,转身迈步再次踏入戒备森严的校场入口。
苏文博和林氏走到观众席,找了处位置坐下,目光紧紧跟随着场内的女儿。
今日校场中央的场地已经用格挡隔开,布置了多个考核区域。选手进入后观众在外面就什么都看不到了,因此观众席上除了等待的家属,闲杂看热闹的人很少。
时辰一到,第三关考核题目公布。
要求参赛的女子们三人一组,在三个时辰内合作完成一幅可以悬挂的织锦立体屏风。
作品需要融合至少两种不同的织造技法,并必须同时体现巧思和妙手双重亮点。组队方式由抽签决定。
考题一出来,在场的选手心里都打了璇儿。
三人一组意味着个人能力再强,若是与队友理念不合团队协作配合不好也过不了关。
这不仅是考验技艺了,还考验情商,沟通和协调能力。
抽签开始,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每个人都希望能抽到容易沟通技艺互补的强力队友。
苏瑾展开手中的签牌,上面写着“甲三组”,她按照隔间上贴的字,走过去站在门口。
很快,另外两名抽到甲三组的参选女子也走了过来。
其中一人是曾经苏云秀提起过的城南的织户天才周巧姑。她看到苏瑾已经等在那里有些意外,随即绽开一个腼腆的笑容,苏瑾回以笑容,心下稍安。
此时第三位队友也到了。
她是致仕回乡的赵翰林家庶出的孙女赵清荷,清流书香门第,行走间略带书卷气,见到苏瑾和周巧姑,她只是淡淡点了点头,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淡漠疏离的气息。
公关部小陈很快进行了团队成员分析。
【周巧姑实干派,赵清荷,艺术派。团队协作风险属于中高级,需要注意不同背景成员理念冲突。】
老王调出项目规划
【核心任务是短时间内统一思想明确分工,发挥各自所长。苏总,你的项目经理优势有机会展现出来了。】
其他组也陆续到位。
苏瑾留意了一下,发现沈玉贞同组的是两位实力不俗的丝绸世家的女儿。这种组合可以算得上是豪门组合,志同道合,比苏瑾这一组强多了。
主考官见组队完成,高声宣布:“现在,给大家留一炷香的时间商议构思,之后领取材料正式开始!”
各组立刻在自己所属的隔间商议起来。
苏瑾见赵清荷和周巧姑一个清高一个腼腆没有先说话的意思,大大方方直接先开口说道:“赵小姐,周姑娘,时间紧迫,我们需要尽快定下章程。”
周巧姑认真地点点头,赵清荷则微微蹙眉,似乎跟她们两人无话可说。
苏瑾也不绕弯子,直接道:
“四时花朝主题宏大,三个时辰极其有限,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能快速出效果的,又能展现巧思的切入点。”
她见两人都看着自己,接着道:“我提议,咱们不追求面面俱到,可以选取春夏秋冬最有代表性的四种花卉,以窗棂或者画框的形式分割画面,营造移步环境,一屏四时的意境。如此,既扣主题,结构也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