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谷正文的数据分析小组在蔡孝乾的口供迷宫中艰难地勾勒“幽灵”的轮廓,法证专家在朱谌之的随身物品上捕捉到无声的证词时,第三条战线——一条更为隐秘、也更为冷酷的战线——在保密局内部悄然开辟。这条战线不依赖于口供,不依赖于物证,而是追踪现代社会中几乎无处不在、却又极易被忽略的痕迹——金钱的流动。谷正文深信,任何大规模的地下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撑,而资金的流转,如同血液在血管中奔流,总会留下难以彻底抹去的印记。
他调来了保密局内部最精于算计、对数字有着猎犬般敏锐嗅觉的审计专家,组成了一个临时的金融调查小组。他们的任务明确而艰巨:逆向追踪蔡孝乾系统的活动经费来源。蔡孝乾过着奢靡生活,其手下人员也需要经费维持运转,这些钱从何而来?是来自香港的中转?还是通过台湾本地的商业洗钱?抑或……有着更隐蔽、也更危险的来源?
审计小组的工作室,与数据分析室的喧嚣和法证实验室的精密不同,这里只有纸张翻动、算盘珠轻响(当时计算机极为罕见)和偶尔低语的声音,显得异常安静,却弥漫着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紧张感。桌上堆满了从银行、商号、海关以及蔡孝乾据点搜出的账本、票据、汇票存根,浩如烟海。
小组负责人是一位姓沈的老审计,戴着厚厚的眼镜,性格沉默寡言,但指尖触碰数字时,却有一种近乎艺术家的精准与直觉。他带领团队,像梳理乱麻一般,从蔡孝乾近期的支出入手,一笔一笔地向前追溯。
过程极其枯燥。大部分资金流转路径复杂,经过多次倒手、伪装,最终指向香港或东南亚的一些空壳公司,看似线索就此中断。但沈审计没有放弃,他要求团队将时间线拉长,将搜索范围扩大到所有与蔡孝乾系统有过哪怕一丝关联的账户和交易记录,特别是那些金额巨大、时间点敏感(如重要情报传递前后)的资金流动。
转机,出现在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上。
一名年轻的审计员在核对一批蔡孝乾手下“老刀”经手的杂项开支票据时,发现了几张购买无线电零件和支付仓库租金的收据。金额不大,但支付方式引起了他的注意:并非现金,而是通过一家名为“丰隆商行”的账户转账。这家商行在之前的调查中曾出现过,背景看似清白,做进出口贸易。
出于职业习惯,他调取了“丰隆商行”近半年的银行流水明细,进行交叉比对。在密密麻麻的数字中,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笔约在三个月前汇入该商行的款项上。汇款方是“国防部特别事务协调处”,金额恰好与那几笔杂项开支的总和吻合,时间点也就在开支发生前几日。
“国防部的钱,通过一个商行,流向了共党特务的活动经费?”这个发现让年轻审计员心跳加速,他立刻向沈审计汇报。
沈审计闻言,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他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巧合。他下令:“深挖这笔款子!查清‘国防部特别事务协调处’这笔钱的来源、性质和审批流程!”
命令下达,审计小组像找到了线头的蜘蛛,开始顺着这根细丝奋力编织。他们动用特殊权限,向财政部、主计处乃至国防部主计局调取了相关档案。
调查遇到了阻力。国防部内部的账目涉及军事机密,审批流程复杂且权限很高。但在保密局的强力介入下,一层层的面纱被揭开。
数日后,一份初步报告摆在了沈审计的案头。报告显示:这笔从“国防部特别事务协调处”拨付给“丰隆商行”的款项,其名目是“东南沿海特殊物资采购备用金”。这笔预算本身属于灰色地带,审批流程模糊,弹性很大。而最终在拨款申请单的“复核” 栏位上,发现了一个关键的签名——一个让沈审计瞳孔骤然收缩的名字:
吴石。
报告进一步说明,根据规定,此类额度的特别经费支出,需经分管相关业务的参谋次长级官员进行程序性复核。吴石作为参谋次长,其签名符合流程,通常这种签名被视为例行公事。
但是!
将时间、金额、流转路径关联起来看:
时间: 吴石签字批准拨款。
路径: 款项从国防部账户 -> “丰隆商行”账户 -> 蔡孝乾手下“老刀”的日常活动经费。
金额: 流向“老刀”的经费,恰好是这笔拨款中的一部分。
这形成了一条完整且清晰的资金流!
沈审计拿着这份报告,手微微颤抖。他知道这个发现意味着什么。他立刻带着报告,亲自去见谷正文。
谷正文正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沉思,听到沈审计的汇报,猛地转过身。他接过报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上面的数字、账户名称,最终死死盯住了“吴石”那两个刺眼的签名。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只有谷正文粗重的呼吸声。
“砰!”谷正文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杯乱响。他的脸上,没有愤怒,反而是一种猎人终于发现猎物致命踪迹时的、混合着兴奋与残酷的狞笑。
“好!好得很!”谷正文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资金链! 这才是最实在的证据!蔡孝乾的口供可以狡辩,朱谌之的物证可以抵赖,但这白纸黑字的银行记录,这清清楚楚的资金流向!国防部的钱,经过吴石的手,流到了共党特务的口袋里!”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心绪:“虽然吴石可以辩解这只是例行公事,他并不清楚款项的具体最终流向,是被下面的人蒙蔽了……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这条资金链的出现,就像一把钥匙!它把蔡孝乾、把‘张先生’的活动,和吴石这位国防部次长,实实在在地联系起来了!”
谷正文在办公室里踱步,思维飞速运转:“这说明什么?说明吴石要么是故意通过这种复杂的方式为组织提供经费,要么就是他治下不严,系统出现了巨大漏洞被共党利用。但无论是哪种可能,他都脱不了干系!这条金融线索,是我们目前掌握的,最直接、最难以辩驳的间接证据!”
“继续挖!”谷正文对沈审计下令,“以这笔资金为起点,扩大时间范围,查清‘丰隆商行’的所有资金往来,查清‘国防部特别事务协调处’还有没有其他类似款项流出!我要知道,这到底是偶发事件,还是一条长期的、隐秘的输血通道!”
沈审计领命而去。
谷正文独自站在窗前,窗外是台北的夜色。他的心情却如同窗外逐渐亮起的灯火,一点点被点燃。数据分析和法证鉴定指向了吴石,而这条突如其来的资金链,更像是一根冰冷的绞索,已经悄然套上了吴石的脖颈。
资金链的致命回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它可能无法直接炸死水下的巨物,但那巨大的冲击波和泛起的水泡,却无比清晰地标明了巨物隐藏的方位。下一步,便是收拢网口,准备进行那最后的、致命的一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