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领旨谢恩后,一名面生的小太监悄无声息地滑到他身侧,乌纱帽檐压得极低:“李大人,陛下在军机处候着,奴才引您过去。” 李星群指尖的海棠玉佩还凝着晨露的凉意,闻言只是颔首——他早料到这场“贬谪”不过是帝王棋局的一步,真正的考量还在后面。宫道上的晨雾已被日头蒸散,朱红宫墙投下的影子笔挺如戈,小太监领着他绕过高耸的角楼,又穿过两道仪门,刻意避开了百官退朝的主干道,沿途只遇着几个低头洒扫的宫人,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约莫一炷香功夫,军机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远远便见殿外值守的不是寻常侍卫,而是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暗卫。小太监掀帘的瞬间,殿内争论声戛然而止——赵受益斜倚在主位软榻上,手指漫不经心地叩着榻边铺开的舆图,五位军机大臣分坐两侧。首辅张尧佐见他进来,放下茶盏,不动声色地朝他点了点头;晏元献端着书卷的手微顿,目光掠过他腕间淡青色蛊纹,眸中闪过一丝探究;韩赣叟与富郑公交换了个眼神,皆是神色凝重;唯有司马君实,干脆别过脸去,下颌线绷得紧紧的。

“好了,关键人物来了。” 赵受益抬手示意他免礼,指尖在舆图上的上海府位置重重一点,“李玉,上海知府的印信三日内送到你府上。朕既给了你立身之地,你便该让朕看看,你这‘经脉尽废’的身子骨,还藏着多少真本事。” 这话半是敲打半是期许,目光扫过五位大臣,“诸位都是朕的肱骨,今日便一同参详,看看李知府有什么妙策。”

李星群垂手立在殿中,思绪如走马灯般转动。这些年他进言的新政已渐成气候——仿后世规制设立的军机处,成了帝王掌控朝局的利器;锦衣卫织就的密网遍布天下;就连“省、市、区”的区划改革,也让原本松散的路府管辖变得规整,江苏、浙江两省便是平定方腊后依此新设。可加强中央集权的法子终究有限,赵受益此刻追问,分明是要他拿出更具开创性的方略,这倒让他有些犯难。

沉默片刻,他上前两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当前新政虽顺,但四京制度仍是桎梏。历代定都皆重地理、农耕、防务三大要,我大启疆域万里,如今四京扎堆中原,政令传至南疆北漠需耗时月余,远疆管控实为不便。若将四京分设四方,互为犄角,方能如臂使指,掌控天下。”

赵受益果然颔首,指尖摩挲着舆图上开封的位置,眉头微蹙:“朕亦觉开封非长久之计,漕运虽便却无险可守,去年黄河水患,城防险些失守。但群臣力阻迁都,你且说说,除了开封,西安、洛阳、南京这几处古都,哪处更合心意?” 他说着看向晏元献,“元献,你曾在南京任职,对此应有见解。”

“荒谬!” 话音刚落,司马君实猛地拍案而起,笏板在案上磕得脆响,“四京制度承自太祖,沿用百年未有差池!都城乃国本,岂能说动就动?再者,背离古制、另择新址,恐引天下非议,动摇国本!” 他素来推崇祖制,见李星群又要“标新立异”,气得花白胡须都抖了起来。

张尧佐适时放下茶盏,慢悠悠开口:“司马大人稍安勿躁。李知府所言并非无的放矢,如今北有西凉窥伺,南有蛮夷未服,政令迟滞确是隐患。不如先听他把话说完,再论利弊不迟。” 他这话既给了司马君实台阶,又暗合了赵受益的心思,殿内气氛顿时缓和了几分。

“臣以为此三地皆不可取。” 李星群上前一步,指着舆图西侧,“西安毗邻西凉,胡骑袭扰不断,去年大将军北伐,粮草大半耗在西安防务上,压力过重;洛阳地处平原,无山河之险,一旦战事起,便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至于南京,” 他话锋一顿,看向晏元献,“正如晏大人所言,偏安标签难除,于大一统王朝而言,实非吉兆。”

晏元献合上书卷,温声道:“南京城郭坚固,长江天险可依,然正如陛下所知,历代偏安政权多定都于此,确有不祥之兆。臣以为,迁都之事需慎之又慎,既要兼顾地利,更要考量民心向背。” 他虽支持改革,却向来主张稳进,不愿过于激进。

“哦?那你心中的选址是何处?” 赵受益瞬间坐直身子,连叩击舆图的手指都停了下来。五位大臣也纷纷探身,目光齐刷刷落在舆图上——张尧佐捻须不语,眼底藏着期待;韩赣叟与富郑公俯身细看,神情专注;司马君实则抱着胳膊,显然仍存疑虑。

李星群抬手,指尖重重落在舆图中央:“臣举荐四处:武汉、徐州、襄阳、长沙。此四处各有侧重,互为犄角,既能管控四方,又能相互驰援,远胜如今扎堆中原的布局。”

“先说武汉。” 他指尖停在江汉交汇处,舆图上的江水仿佛都随他的动作流动起来,“其一,区位居中,地处华中腹地,北接中原、南连湖广,既无西安之偏远,也无南京之偏安,天下人皆能接受;其二,交通得天独厚,长江、汉江在此交汇,若仿驿道脉络修建‘铁轨运道’,以铁为轨、以火为动力,不出半月便可将粮草兵甲运至南北诸省,这比漕运更快、更稳;其三,江汉平原土地肥沃,双江供水充足,足以支撑都城所需的人口与建设;最要紧的是,此地从未做过割据政权的核心,无历史包袱,不会让天下人觉得朝廷有偏安之意。”

赵受益眼中亮光更盛,抬手示意他继续。李星群转而指向华东:“至于徐州,胜在辐射均衡。它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到华北、华东、华中的距离几乎相等,便于统筹东部诸省赋税与防务。虽无高山天险,但微山湖、骆马湖可作天然屏障,又远离边境,防御压力远小于武汉。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水源与漕运皆有保障,平坦地形更利于城市扩建,将来便是铁轨运道的东部枢纽。”

“铁轨运道?” 韩赣叟猛地抬头,他久掌军事,最懂粮草转运之苦,“以火为动力?此事可行吗?耗费几何?” 富郑公也随之点头:“若真能建成,边防补给便无后顾之忧,只是这般浩大工程,恐耗空国库。”

李星群从容应答:“韩大人、富大人放心,此事可分段修筑,先修武汉至开封的干线,以工代赈,既解流民之困,又能逐步推进。所用铁器可取自徐州铁矿,燃料则用淮南煤炭,就地取材,耗费可比漕运疏浚省上三成。”

李星群朝张尧佐略一点头,继续道:“襄阳则重在防务,是四京中的‘铁盾’。此地北靠南阳盆地,南邻江汉平原,西有武当、东有大别山,汉江穿城而过,形成‘山河环绕’之势,恰好弥补武汉、徐州无险可守的短板。作为南北交通枢纽,汉江航运可连长江,若再修通南北铁轨,便能联动中原与西南,西南蛮夷若有异动,襄阳可即刻出兵,实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司马君实终于开口,语气带着质疑:“徐州乃平原之地,无险可守,若遇强敌来犯,如何自保?都城安危,岂容儿戏?”

“司马大人多虑了。” 张尧佐接过话头,“徐州虽无高山,却有河湖环绕,且地处腹地,远离西凉与海上之敌,本就不易遭袭。何况李知府举荐四京互为犄角,徐州遇险,武汉、襄阳可即刻驰援,这比单一都城的防御更稳妥。” 他这话正中要害,司马君实张了张嘴,终究没能反驳。

“最后是长沙,这是四京中的‘粮仓’与‘安稳之地’。” 李星群指尖点向湖广南部,“其一,地理区位温和,位于湖南东部,属华中偏南区域,避开北方寒冷与偏远地带,气候与地理位置更易被南北百姓接受;其二,地形与防御兼顾,地处湘江冲积平原,北有洞庭湖缓冲水患,西、南有雪峰山、衡山余脉环绕,形成局部防御屏障,且地形开阔便于建设;其三,交通与经济支撑得力,北连武汉、南接广州,可辐射华南、华中,周边洞庭湖平原盛产粮食,每年漕运量占全国三成,足以保障都城补给;最难得的是,此地远离黄河、长江干流,洪水、地震等灾害极少,是长治久安之地。”

晏元献轻轻颔首:“襄阳自古便是兵家重地,当年岳飞曾在此驻军,确是防务要冲。以襄阳为京,既能震慑西南,又能护卫中原,此议甚妙。” 他素来谨慎,能如此评价,已是极大的认可。

殿内静得出奇,只有赵受益指尖划过舆图的沙沙声,从武汉到徐州,再到襄阳、长沙,他的手指在这四个点之间反复游走,眼底的光芒越来越亮。许久,他才抬头,目光扫过五位大臣:“元献,你觉得此事可行?”

富郑公抚掌赞叹:“以长沙为京,既解都城粮荒之虞,又能稳定华南,李知府此议,可谓思虑周全。” 连一直沉默的韩赣叟也点头附和:“四京分工明确,攻防兼备,确是长远之策。”

“陛下,李知府之议虽背离古制,却贴合我大启如今的疆域格局。” 晏元献拱手道,“只是迁都事关重大,需先派专员前往四地勘察,再与百官商议,循序渐进方为稳妥。”

司马君实仍有不甘:“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轻改,四京同设,恐劳民伤财……”

“劳民伤财,还是长治久安,要看长远。” 赵受益打断他的话,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星群此议,兼顾了交通、防务、民生,确是长远之策。” 他看向李星群,眼底的赞许藏都藏不住,“很好,你的想法朕记下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建议吗?”

李星群垂在身侧的手指轻轻蜷缩,目光扫过殿外鎏金铜鹤的影子,沉吟半晌才拱手开口,声音压得极低:“陛下可知,历朝历代为何有那么多帝王,宁愿背负骂名也要信任宦官?”

“嗯?” 赵受益端着茶盏的手猛地一顿,温热的茶水溅出几滴在明黄色袍角,他却浑然不觉。原本舒展的眉峰瞬间拧紧,深邃的眼眸里掠过一丝锐利,像是被触碰了最敏感的弦,“你们先下去吧。” 语气平淡无波,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五位大臣皆是一怔。司马君实刚要开口争辩,被张尧佐用眼神按住,只得悻悻地拱手告退。韩赣叟与富郑公交换了个眼神,脚步沉稳地走出殿外;晏元献合上书卷时,特意朝李星群投去一抹意味深长的目光;唯有司马君实,临走前重重跺了下脚,袍袖扫过案几,带得笔墨纸砚微微晃动。待殿门“吱呀”一声合上,屋内只剩君臣二人,赵受益才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沉声道:“说吧,这话里的深意。”

“在于势力平衡。” 李星群上前一步,声音依旧压得很低,“皇权的本质,从来都是制衡二字。本朝虽未明设宦官专权之制,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早已成潜规则,六部各司、言官台谏相互勾连,陛下的政令有时也要折损几分,这便是皇权被掣肘的明证。”

赵受益指尖在舆图边缘反复摩挲,留下几道浅浅的印痕:“古往今来,帝王制衡之术无外乎外戚、宦官、士大夫三者。外戚更需提防,隋文帝便是以外戚身份夺了北周天下,这教训不远。”

“陛下明鉴。” 李星群点头,“臣以为,可从两途着手构建新的制衡势力——外族与勋贵。外族在中原无根基,民间无支撑,只能依附皇权为内臣,绝无割据之虞;至于勋贵,可遴选与大启休戚与共的武将世家,与之联姻却严禁其相互通婚。如此一来,每一代勋贵皆是皇家姻亲,既沾荣光又相互牵制,断难抱团。”

赵受益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白了其中关键:“这两股势力,皆是依附皇权而生的藤蔓?一旦皇家倾颓,他们便会随之枯萎,断无反噬之力。”

“正是。” 李星群语气愈发肯定,“更要设法让他们与士大夫形成天然对立。赐他们高官厚禄、良田美宅,却不授具体实权,使其利益与皇权深度绑定。待朝堂之上士大夫抱团抗命时,便从这两股势力中遴选能人,取代那些顽冥不化者,如此皇权方能稳固。”

殿内静了下来,只有檀香在空气中缓缓流动。赵受益凝视着舆图上四京的标记,良久才长出一口气:“你说的有几分道理,此事需从长计议。” 他揉了揉眉心,语气缓和了些许,“你连日为新政操劳,也累了,先下去歇息吧。对了,这一次徽柔受惊不少,虽然我们都知道是一次戏,但是他不知道。回程时再将那五位召进来。”

李星群心中一暖,他恭恭敬敬地叩首:“臣遵旨,定当向福康公主问安。” 说罢起身退去,掀帘时恰好与候在门外的张尧佐撞个正着,李星群传完话之后,抱抱拳就离去了,实在不想和朝中官员太多接触。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渡劫之王灌这江湖一碗酒武侠锦衣天下武侠情缘:从盘点花贼开始方尘小说阅读免费这个修士真的不一样万妖圣祖星月伴风云我穿成了修仙界稀有物种武侠之数据风暴仙葫乱世江湖大魔侠冥帝:开局抓周选老婆武侠:重生锦衣卫,被皇后看上了十玄门风武少年少年白马:仙人在人间综武写日记我被女反派们包围了方尘小说免费阅读全文锦衣卫当差,开局签到风神腿小李飞刀续集:雪吹刀凉月又生杀手的江湖视角统域万道,影凌密钥了不起的大长虫综武:开局混入美女聊天群九婴邪仙九叔之茅山真传方尘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诸天:表白就变强笑傲:开局被出卖?反手拜入泰山真悟性逆天:从笑傲开始诸天让你当收尸人,你却在抓诡降妖?天地义经还情剑贫道真不想搞钱啊风徐徐且行蜀山之天宪神君秦墨秦相如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雪中:吴家剑冢酒剑仙,剑开天门华夏群雄异世论武一个剑神的诞生少年剑已佩妥,出门便是江湖!快穿之重启我的人生天才相少峨眉山月歌权倾天下:吾乃督公九千岁大秦,开局建运朝,平诸天万界妖魔哪里走徒儿无敌了,求你下山去吧河洛仙侠传
随梦书屋搜藏榜:封神:我被通天教主偷听心声还情剑天龙之祸害武林踏道高歌我只想安心修仙气血不朽修仙伏魔记内极乐女修从明教教主开始纵横诸天我带系统打遍天下无敌手诸天,从神雕姐妹花开始修仙不如炼丹综武:我成了天下第一大魔头策命师贫道略通拳脚修真零食专家继表妹万界之剧透群凌风全文免费阅读正版偷天大运赤龙破天我真的很弱灵霄望道猫真人女配修仙中诸天之开局让江玉燕去搬砖祭渊门人只这个掌门太年轻综武:签到成神,实力藏不住了命格潜龙:修炼魔功开始长生狗带的青春袭魔不朽邪尊漫游仙途道求巅峰永不休仙君,你家小狐狸掉了!修仙炮灰改行搞科研洪荒之弑天小仙恨嫁,少君欠思量霍绍霆温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武仙传承系统证道狂人蓝瑰不朽女天尊仙子,请听我解释厨刀行修什么仙造作啊九婴邪仙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武侠:张无忌的修仙签到系统破城雪观影:杨过断手,众人惊呆了张无忌穿越到神雕世界综武:浪荡不成被反推我的短视频震撼了综武金庸世界的幕后黑手神雕:开局剑冢,绝代剑仙神雕:我想看黄蓉穿黑丝有什么错重生鹿鼎记华山留守弟子:西北称王灭鞑靼综武:我的小卖部通万界综武:江家商行满界,综武藏玄机娘子,我真是杀手奇怪,我一宇智波怎么能用木遁?神雕开局,黄蓉送华筝入怀中开局日向,我的功法来自华夏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少年歌行之锁山河星河寥寥香江:从街头到全球之巅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我在六界磕CP倚天屠龙纪晓芙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综武侠:摸鱼系统袖里霜华1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云梦双璧录帝王强制爱,暗卫无法逃武侠:躺平就变强,见证整个江湖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天龙八部后传之风云再起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综武:开局成为燕十三!一人之下:开局遮天九秘!祁总,您家霸鹅又上热搜了!【综影视】少白观少歌大唐剑圣录射雕之我为仙帝,当镇压此世穿越,从灵鹫宫开始穿越之我成了功夫里的包租公诸天:开局舌战杏子林风生水起,山海可平综武:钢铁之肾,从东方不败开始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总裁穿越:我在天龙八部当和尚天阙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