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玥话音刚落,一名身穿深蓝色西北王府制服的亲卫便快步登上高地,躬身行礼。
“启禀王爷,兰州城外十里坡发现大批车队,看旗号,是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和清河崔氏的人。带队者自称是奉家主之命,护送族中女子前来兰州女子大学求学。”
“哦?”李唐眉毛一挑,嘴角勾起一抹意料之中的笑意,“来了多少人?”
“回王爷,初步估计,三家合起来的车队超过三百辆,护卫家丁近两千人,至于那些待入学的女子,都坐在马车里,具体人数尚不清楚,但估算至少有三百余人。”
“三百多人?”
长孙玥闻言,美眸中闪过一丝惊讶。
她原以为这些世家最多派些旁支庶女来敷衍了事,做做样子,没想到一出手就是如此大的阵仗。
三百多名女子,这几乎是掏空了他们各家这一代的未嫁女儿。
李唐对此却毫不意外,他摆了摆手,吩咐道:
“传令下去,让民政司和教育部的人去接待。按照之前定好的流程,核验身份,安排临时住所。告诉她们,兰州女子大学的入学考核将在十日后统一举行,一视同仁,没有例外。”
“是!”
亲卫领命而去。
长孙玥看着李唐平静如水的侧脸,忍不住问道:
“王爷,您就这么让他们进来了?这些人……毕竟是世家之女,从小锦衣玉食,怕是难以适应兰州的规矩。而且,她们的父兄,可都是视您为眼中钉的。”
李唐转过身,牵起她的手,缓步走下高地,声音平淡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
“玥儿,你觉得什么是规矩?”
长孙玥思忖片刻,答道:“规矩是约束,是准则,是上位者为维护秩序而定下的条条框框。”
“只说对了一半。”
李唐微微点头笑道:
“规矩的本质,是一种筛选机制。我立下《兰州宪章》,设立女子大学,就是在定下我的规矩。
王涯、卢景山那些老狐狸,他们看懂了,所以他们选择遵守我的规矩,把女儿送来。这就是第一层筛选,筛掉那些冥顽不灵的蠢货。”
“现在,她们人到了兰州。入学考核,是第二层筛选。我要看看这些所谓的世家贵女,究竟有多少真才实学,又有多少只是绣花枕头。无论是平民之女,还是世家之女,想进我的大学,就得凭真本事。”
“进了大学之后,还有第三层筛选。兰州的教育体系,和我编写的教材,会告诉她们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什么叫格物致知,什么叫人人平等,什么叫妇女能顶半边天。当她们的脑子里装满了新思想,旧有的那套三从四德、夫为妻纲,自然就没了位置。这一层,筛选的是她们的灵魂。”
李唐边说边带着长孙玥出了王府,来到王府附近山坡下的一片试验田旁。
这片试验田是西北王府向各方来宾展示西北农业年年丰收的一个窗口。田里种着改良过的新品高产土豆,长势喜人。
他指着那些绿油油的秧苗,继续说道:
“你看这些作物,想要它们长得好,就得给它们最好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人也是一样。
我给这些女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环境,她们会在这里看到,女人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进工厂、进医院、当官员,凭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活出自己的价值,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到那时,你觉得她们还会愿意回到那个把她们当成联姻工具的牢笼里去吗?”
长孙玥豁然开朗,她望着李唐,眼神中充满了热切和崇拜。
“王爷的意思是,不怕她们来,就怕她们不来。只要来了,就等于把人质送到了我们手上,而且是……会主动帮我们说话的人质。”
“不,不是人质。”
李唐很认真地摇头纠正道:
“她们是同志,是战友,是未来新世界的建设者。世家想在我这里下注,在我未来的朝堂里安插棋子。
可他们不知道,我给他们的棋子换了脑子,这些棋子,最终效忠的只会是创造了她们新生的人,而不是那个腐朽的旧家族。”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锋芒:“当然,如果其中真有些心怀叵测,试图搞风搞雨的,那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敲山震虎,让那些老家伙们看看,在兰州,谁说了算。”
长孙玥心悦诚服地点头,不再言语。
她知道,这张由李唐亲手布下的大网,已经开始收紧了。
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世家,正兴冲冲地将自己最宝贵的资产,亲手送进了这张网里。
……
与此同时,兰州城外十里坡。
庞大的车队延绵数里,旌旗招展,仆役成群,与周围那些徒步而来、衣衫朴素的平民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太原王氏的车队居中,一辆装饰最为华丽的马车内,两名少女正透过纱帘,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一切。
“姐姐,这里就是兰州吗?怎么……感觉和我们太原很不一样。”
说话的少女约莫十三四岁,名唤王芷若,是王涯的庶女。她生得明眸皓齿,脸上带着一丝未脱的稚气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坐在她身旁的,是王氏这一代最出名的嫡女,王璇玑。她年方十五,容貌清丽绝伦,气质沉静如水,与妹妹的活泼截然不同。
此刻,她正捧着一卷书,目光却同样被窗外的景象所吸引。
兰州城外的官道,宽阔得能容纳八辆马车并行,路面用一种黑色的、坚硬的物料铺成,平整光滑,马车行驶在上面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道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立着一根奇怪的铁杆,上面挑着一盏玻璃罩灯。更有一些穿着统一服饰的工人在清扫路面,将马匹的粪便及时清理到路边的沟渠里。
这一切,都透着一种井然有序、高效运转的气息,与中原任何一座城市都截然不同。
“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股‘新’气。”
王璇玑轻声说道,她的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你看那些行人,不论男女老少,脸上都有一种……一种我们那里的人没有的东西。”
“是什么?”王芷若好奇地问。
“是精气神,是希望。”
王璇玑的眸子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父亲说,西北王李唐是个不世出的枭雄,他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秩序。现在看来,此言不虚。”
正在此时,车队前方传来一阵骚动。
一名王家的管事策马来到车窗旁,恭敬地汇报道:“大小姐,二小姐,王府派来接引的官员到了。”
王璇玑放下书卷,与妹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紧张。
她们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们将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接受一种全新的规则。
在管事的引领下,几名身穿蓝色制服的年轻官员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名女子,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面容姣好,英姿飒爽。她没有中原女子的那种柔弱之态,步伐稳健,眼神锐利,腰间还配着一把短铳。
“我叫杨文菁,隶属西北民政司,奉命前来接待各位。”
女官的声音清脆而干练,她目光扫过众人,不卑不亢地说道:
“欢迎各位来到兰州。根据《兰州宪章》及女子大学招生规定,所有入学申请者,需先在此处进行身份核验与初步登记。请各位小姐带上自己的身份文牒,依次下车排队。”
杨文菁的这番话,顿时让习惯了前呼后拥的世家队伍炸开了锅。
西北女子大学新鲜出炉,李唐当然得临时把杨文菁召回举持大局。同时向来兰州的中原世家大家闺秀们树立一个榜样。
“什么?让我们小姐下车排队?”
一名卢氏的管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是范阳卢氏!我们家小姐金枝玉叶,岂能与那些泥腿子混在一起?”
“就是!简直是岂有此理!”清河崔氏那边也有人附和。
杨文菁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淡淡地说道:
“在兰州,没有金枝玉叶,只有西北王府的治下之民。王爷有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入学的规矩,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如果你们不能遵守,可以选择原路返回。”
她的话语虽然平静,但其中的强硬意味却让所有人为之一窒。
尤其是她腰间武装带上挂着那把插在真皮枪套中的手枪,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世家的管事们面面相觑,他们虽然心中愤懑,却也不敢真的在此刻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