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长英依言用商店的镔铁桶接了半桶水出来。刘正茂带着她来到自行车旁边,小心翼翼地从自行车后座的提桶里抓出一条活鲳鱼,轻轻放进肖长英提的镔铁桶里,然后认真地说:“这是给老华家的海鱼,本来要用海水才能养活,你跟他们家讲下,最好现在就破,坏了就太可惜了,很贵的。”
华林现在给刘正茂工作,正在外地帮客户装配自行车。刘正茂今天给其他人都分了鱼,自然也不会忘了华林。
“正茂,我带你去他家。”肖长英想得有点多,她觉得让刘正茂去华林家送鱼,这份人情就是刘正茂的了。
“长英姐,现在两点了,离江麓厂下午上班还有半个小时,我还要跑几家人,时间来不及。”刘正茂指着木桶,焦急地解释道。他看了看手表,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 。
“我知道了,你快去忙。”肖长英认可刘正茂讲的理由,轻轻点了点头。
副主任张鹏武正准备出门上班,刚一开门,就看到刘正茂提着木桶朝他家走来。
“小刘,你怎么来了?”张鹏武好奇地问道,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刘正茂没停步,直接走进张家,笑着说:“给您送两条海鱼尝尝鲜。”
听到刘正茂的声音,张鹏武老婆从里屋走了出来,热情地打招呼:“小刘!”
“婶子,拿个东西装鱼,还活着呢。”刘正茂指着木桶说道,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
有人送礼,被隔壁的同事看到也不好,张鹏武赶紧随手关了房门。刘正茂从桶里抓了一条鲈鱼和一条石斑鱼。
“婶子,这两条鱼都是从南方海边运回来的,现在还活蹦乱跳的,但没有海水养不活,最好早点吃。”刘正茂耐心地解释着。
“小刘,费心了,下次别这样。”张鹏武对刘正茂客气,一方面是看在老王的面子上,另一方面也因为小儿子张战东正和刘阳云恋爱,他不能怠慢亲家家的人。
刘正茂今天过来,送鱼只是幌子,实际上是给张鹏武分红。买第一辆报废车时,找张鹏武借了二百元,上次给分了三百块钱,今天又送来五百块钱分红。
他从内衣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信封,直接交给张鹏武老婆手里,笑着说:“婶子,您收下。这是今天的分红。”
“上次不是分了三百块吗。现在又有?”她接过信封,用难以置信的口气问道,眼中满是惊讶。
“是的,只要那台汽车还在跑,肯定就能分钱,只是多少的问题而已。”按实际盈利,分红应该不止这点,刘正茂怕吓着他们,就把没分的那部分帮他们存起来,等政策宽松后,再给他们。
张鹏武老婆本来是会计,稍微捏下信封就能估出里面有多少钱,笑着说:“可以了,这次够多。”
“您先忙,我还要去找毛主任。”分红送到位,刘正茂提起木桶准备离开。
“小刘,春节前,你抽个时间来我家,我找你有点其他事。”张鹏武对刘正茂说道。
“好,我近几天有时间就先打电话给您。”刘正茂爽快地回答。
“行,今天来我家都来不及喝口水,我也要上班,下午有会,你先去忙。”张鹏武说道。
刘正茂来到江麓三楼,毛奇正准备关办公室门,他赶忙喊道:“毛主任,等一下。”
“有事?快说,我要进城去拿货。”毛奇和刘正茂很熟,所以说话也不客气。
“给你和齐处长每人一条海鱼。”刘正茂走近,低声说道。
毛奇重新打开办公室门,接过刘正茂手里的木桶,放到办公桌后面,说道:“过几天,我让拖拉机带木桶给你。”
“别,是我家的桶,你给我姐姐,她休息时带回家就行。”刘正茂连忙说道。
“我真的有事,不陪你聊天了。”说完,毛奇拉着刘正茂的胳膊就下楼,新店开业,毛奇这几天确实忙得不可开交。
办完了最重要的事,刘正茂回到商店这里等候送菜的拖拉机到来。
中午时分,刘子光带队,黄河卡车气势汹汹地直接开到了省日化总厂。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刘子光和鹿青顺利找到厂长室,褚阳厂长听说他们是刘正茂介绍来的,立刻热情地接待了他俩。
“两位满哥,你们找我有什么事?”褚阳厂长微笑着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褚厂长,是这样子,刘知青的姐姐在我们江麓机械厂工作,现在厂里新开个商店,任命她姐姐当经理,但是商店里缺货,刘知青就让我们来找您求援了。”刘子光赶忙解释道,脸上带着一丝期待。
“这是好事,刘知青这个面子我必须给啊,我们厂生产码头肥皂和光辉洗衣粉,你们想要多少?”半月前,褚阳参加樟木大队答谢会,现场目睹了省领导对刘正茂的器重。他本就是机关出来任职的,深知刘正茂前途不可限量,现在抱着能结交刘正茂于微末的想法,希望未来能多一个靠山。
见褚厂长这么大气,刘子光反倒有些不知所措,犹豫了一下,说道:“褚厂长,您看着给些指标,能让我们回去交差就行。”
“你们是开车来的?我虽然是厂长,最大的权力就是各给你们批一百件货,请你们谅解,我尽最大的力了。”褚阳不愧是老油子,做个小决定都要让对方感觉到他给出了最大的诚意。
鹿青果然上套,连忙说道:“谢谢,谢谢褚厂长,我回去一定给厂领导汇报。”
反正是帮江麓厂搞货,刘子光心里就平淡很多,他接着问道:“褚厂长,这附近的搪瓷厂厂长和灯泡厂长,请问您和他们熟悉吗?”
“你还要去哪两厂进货?”褚阳好奇地问道。
“是的,我们接到的任务就是找所有生产日用品的厂家进货。”刘子光如实回答。
“在一起开过会,不是很熟,快过春节了,所有的日用品厂家为了保障供给,都在加班加点完成上级的任务,只怕不好搞计划外的货。”褚阳给刘子光分析着,眉头微微皱起。
“我们卡车上带了自行车和手表,可以和他们换的。对了,褚厂长,您需要自行车和手表吗?”刘子光发现自己讲漏了嘴,马上找补。
褚阳心里暗自骂道,这两小狐狸,现在才讲可以用自行车和手表换货,好在自己找刘知青要过几批自行车,不必在他们两人这里要货。
“那我打电话帮你们问问,看他们是否有多余的指标外货物。”褚阳好人做到底。
“喂,全厂长吗?我是日化总厂的褚阳,哈哈,找你老兄当然是有好事啊,江麓机械厂你知道吗?”
“对啊,就是那个军工厂,他们新开了个商店,想从你们厂进点货,全厂长先别拒绝啊。”
“他们厂愿意用国家调拨的自行车手表和你们换搪瓷,对,我们厂也换了,千真万确不是假的,他们的业务员就在我办公室。”
“行啊,我就让他们去找你,好的。”经过褚阳一番操作,搪瓷厂全厂长答应和刘子光见面。
“谢谢褚厂长鼎力相助,我先把日化厂这边的手续办好后,再去搪瓷厂。”刘子光高兴极了,没想到一开始就如此顺利,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褚阳带着刘子光和鹿青来到厂销售科,给销售科长打了声招呼,后面的事就由销售科接手,帮刘子光办理所有手续。
紧接着,刘子光吩咐许丙其在日化仓库装货,自己则带着鹿青,怀揣着期待与一丝紧张,前往搪瓷厂与全厂长会面。
在那个单位严格套行政级别的年代,搪瓷厂和日化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主管单位的级别上。日化总厂归属市管,犹如众人瞩目的明星,而搪瓷厂只是北区区区属单位,在资源待遇方面,二者简直有着天壤之别。此前听诸阳说江麓厂愿意用自行车和手表指标换厂里的货,全厂长心里着实有些不太相信,毕竟这样的好事可不常见。
大约一个小时后,两个身着江麓厂工作服的年轻人出现在搪瓷厂。刘子光面带微笑,神色恭敬地问道:“您好,我是诸厂长介绍来的,请问您是全厂长吧?”
全厂长打量着眼前这两个年轻人,见他们如此年轻,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不太确定地问道:“我姓全,搪瓷厂欢迎两位,你们真的是江麓厂的采购员?”
此时,剧情进入到刘子光最擅长的“装逼”环节。只见他不慌不忙,从容地从随身书包里掏出一叠近期的报纸,轻轻翻开其中一张,随意却又看似精心地将其摊在全厂长的办公桌上,手指点向报纸上的照片,有条不紊地介绍道:“全厂长,这是前几天的江南日报,您请看这儿,省革委平化书记,李副主任,军区顾副司令,市革委杜副主任。”
全厂长微微俯身,顺着刘子光手指的方向,认真端详着报上的图片。刘子光所言不虚,起码平化书记和杜副主任的模样,他在报纸上见过。
刘子光继续说道,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这位是我们江麓厂的张副主任,这位是后勤处毛处长,我在这儿呢。”一旁的鹿青看着刘子光这般自信的表演,心中满是羡慕,自己可没这般上过报纸的经历。
全厂长紧盯着刘子光,又仔细比对报纸上的人像,还真能一一对应得上。在那个没有修图技术的年代,全厂长不得不相信了刘子光的话。身为区办工厂的厂长,平日里想见区革委领导都如同登天般困难,更别提与省领导合影了。全厂长心中第一个念头便是,这个姓刘的小伙背后肯定有深厚背景,才能谋得江麓机械厂采购员的职位。
“小同志,年轻有为啊,支援军工建设本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问你们需要哪些产品呢?”全厂长情商颇高,说出的话让人倍感舒服。
“拥军爱民本就是紧密相连的,我代表江麓厂衷心感谢全厂长的支持。搪瓷厂若能支援我们,我们肯定也会有所回报。只是我们厂资源有限,只能将国家调拨给我厂的福利,转让一部分出来。”刘子光言辞恳切地说道。
紧接着,他表明来意:“全厂长,我这次带了十辆自行车和十个沪市牌全钢手表,都是现货,打算换些搪瓷制品、灯泡,还有肥皂回去。”
“支援军工建设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厂生产搪瓷杯、面盆、立盆、痰盂四个品种,你需要多少呢?”全厂长问道。
刘子光微微皱眉,陷入短暂的思考。这毕竟是他第一次进行此类货物交易,实在拿捏不准交换多少才不至于吃亏。于是,他抬头看向全厂长,认真地问道:“全厂长,您是按什么价格给我们厂呢?”价格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必须问个清楚明白。
“有诸厂长的面子在,又考虑到是支援军工建设,肯定是按出厂价给你们啊。”全厂长回答道。
“再次感谢全厂长,我们用五辆凤鸟牌自行车和五个沪市牌全钢手表换搪瓷杯、面盆、立盆、痰盂各十件,请问可以吗?”刘子光壮着胆子试探道。
全厂长心里暗自思量,每年分到搪瓷厂的工业券少得可怜,眼前这个青年却有现货,自己正想给岳父送个手表,这可不就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嘛,简直再合适不过。货物是公家的,而结交眼前这个青年对自己来说百利无害,这个道理全厂长心里门儿清。
“小同志,你要的这四个品种都有不同尺寸,比如面盆就有 20 寸、24 寸两种,口杯也分 8 公分和 10 公分两种。这样吧,每个品种给你们厂二十件,才能配齐这个品类。”全厂长决定好人做到底,这也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好的,我是第一次出来办事,很多东西都不太懂,全厂长在行业内可是翘楚,以后还请您多多指教。刚才我没讲清楚,自行车和手表不需要工业券,但是得按零售价来。”刘子光露出一副略带内疚的表情说道。
“行,诸厂长之前给我讲清楚了,能理解,毕竟你们厂也是这样买来的。”全厂长回应道。
“我们的货车在日化厂装肥皂和洗衣粉,我让鹿青同事在您这儿开票缴款,我去日化厂把汽车开过来。”事情谈妥,刘子光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行,我带小鹿去开票,你去找车。”全厂长说道。
就这样,到了下午,刘子光凭借着自己的机智,成功搞到了肥皂、洗衣粉、搪瓷制品和灯泡,迎来了开门红。鹿青一路跟随着刘子光,眼界越发开阔,心中暗自琢磨,如果换做自己一个人出来,能否处理得比刘子光更好,又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将事情办得更加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