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轮回重立,破损的地府重新恢复运转,地道也终于得以喘息,天道在太清老子强行破镜划下的界限后勉力支撑。然而,那维系洪荒天地人三才最为核心的人道,却如同风中残烛,摇曳欲熄,使得洪荒世界人心惶惶。
洪荒世界,天、地、人三道共生,天道主秩序,负责规则运行,主导着洪荒世界的发展;地道主生死,负责轮回往生,一切生灵的未来想、现在、过去均在其中;人道则是亿万生灵,代表洪荒众生,无论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是其他有生命的存在都是人道的一份子。
人道涉及的影响太过庞大了,所以要想恢复人道,说简单也简单,只要众生发展的越好,人道便越昌盛,说复杂也复杂,因为没有人知道到底如何去做,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更没有人能指引,一切都要顺其自然。
朝歌鹿台之火早已燃尽,曾经雄踞东方一统九州的大商王朝,随着帝辛堕落成魔、吞噬人族气运而彻底崩塌。西岐武周,虽秉承天命,在姜子牙与阐教众仙扶持下,于牧野一战定鼎,建立了大周王朝。但此“周”已非彼“周”。
昔日三皇五帝时代,人皇与天帝并尊,掌人道气运,不拜天地,只敬先祖。然帝辛之举,几乎断送人族根基,那磅礴浩瀚、足以与天道地道鼎足而立的人皇气运,已如江河日下,再难支撑起“皇”之尊位。大周之主,虽承袭共主之名,其位格却已从“人皇”降格为“人王”,更需祭告天地,受天道监管,隐隐有了“天子”之实。此乃人道衰微之必然,亦是天道为维系平衡,不得不加强干预的结果。
实在是人道再也经不起一位帝辛这样的样的人皇折腾了,若是后来的人族共主如同帝辛一般,哪怕没有了人皇位格,没有了帝辛那般实力,也很可能致使人道气运彻底崩碎。
更为严峻的是,那象征人族一统、镇压九州气运的九鼎已然破碎。失去了这至尊神器的凝聚与威慑,原本因周室分封而略显松散的人族疆域,彻底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各路诸侯虽名义上尊奉周天子,实则拥兵自重,划地而治,彼此征伐不断。人族内部战火重燃,礼乐崩坏,民生愈发凋敝,使得本已衰败的人道气运,更是雪上加霜。
人真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物,哪怕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内斗依然在持续,总有一些野心勃勃的存在,妄想获得更高的权力,从而满足自己的私欲。
---------
昆仑山,玉虚宫中。
元始天尊与西方二圣接引、准提相对而坐,他们面色凝重。面前有一水镜,透过水镜,他们能看到洪荒大地之上,人族王朝的动荡与纷争,他们是圣人没错,但是他们却不能直接插手人族的内乱,否则其中的因果哪怕是他们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人道气运衰竭至此,若再无举措,恐有断绝之危。”元始天尊沉声道,“届时,天地人三才失衡加剧,即便大兄能守住界限,地道能缓慢恢复,洪荒亦将因人道崩毁而元气大伤,再难抵御外熵寂的入侵。”
准提道人面露悲悯:“阿弥陀佛。人族乃天道认可的天地主角,其运关乎洪荒根本。然九州鼎碎,崆峒印失,五帝陨落,人道根基已损,非寻常手段可续。”
接引道人突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没错,既然洪荒天道、地道、人道,三者相辅相成。如今地道初稳,天道独木难支,为了稳固洪荒唯有补齐人道这一短板,我们或可……借增强天道之力,反哺人道,恢复一部分人道气运,为人道复兴争取时间。”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道友所言,正合吾意。大劫之役,陨落者众多,其中不乏人族英杰、得道真仙。其魂魄无所依归,怨气积攒,亦非长久之计。不若尽快……代天封神,册立天庭正神,一则安抚亡魂,理顺阴阳;二则,可借此壮大天庭,增强天道气运;三则,或可引天道气运,反哺滋养残破的人道根基!”
此议一出,三位圣人皆觉可行。此乃行险之举,相当于以天道暂时“接管”部分人道权柄,但亦是当前局势下,唯一能为人道续命、稳定洪荒之法。
旋即,圣人法旨传出。尚在人间辅佐周室的姜子牙,受元始天尊符诏,此前他离开昆仑山时便被元始天尊赐下《封神榜》与打神鞭,曾言其乃是天命之人,如今的元始天尊授意,便立刻奉命前往西岐岐山之上,设立封神台,欲代天封神!
此消息一出,洪荒震动!
封神台上,姜子牙沐浴更衣,手持打神鞭,展开金光万道的《封神榜》。他朗声宣诵祭天文告,声音借助圣人法力,传遍洪荒:
“呜呼!天道无常,人道有殇。今商周更迭,劫运绵绵,忠良殒命,魂无所依。奉玉清元始天尊敕令,太上老君、西方教主法旨,特设此台,册立周天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梳理阴阳,维稳三界。尔等受封之后,当恪尽职守,护佑苍生,不得有误!”
随着他的宣诵,封神榜上神光大放,一个个金色的神名依次亮起!那些在商周大战、乃至之前魔劫中陨落的魂魄,无论是阐教门人、截教弟子、散修仙家,还是人族的忠臣良将、能人异士,凡有功德、有道行者,皆受感召,化作道道真灵,飞入封神榜中!
柏鉴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
黄天化封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
闻仲封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金灵圣母执掌金阙,坐镇斗府!
赵公明统帅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
……
随着一道道神位敕封而下,无数真灵受篆,化作金光没入九天之上那新生的天庭之中!原本因天庭重建、众神凋零而显得空旷寂寥的天庭,瞬间神光充盈,气象万千!周天星斗为之呼应,天道法则为之理顺,一股磅礴浩瀚的天道气运,自天庭弥漫开来,笼罩洪荒!
而这,仅仅是开始。
随着天庭神位归位,天道运转更加顺畅、强大。在元始天尊等圣人的引导下,一部分精纯的天道气运,如同甘霖般,开始缓缓洒向那残破的人间,滋养着衰败的人族气运。
效果立竿见影,却又带着几分无奈。
洪荒大地上,那些因战乱、灾异而流离失所的人族,仿佛得到了一丝冥冥中的护佑,天灾稍减,秩序略有恢复。分裂的诸侯国之间,征伐虽未完全停止,却也多了一丝顾忌。周天子的权威,因这“天意”的显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人族那即将熄灭的文明火种,在这股外来气运的强行“输氧”下,终于停止了继续衰败的趋势,勉强维持住了最基本的存续。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人道气运的“恢复”,并非源自人族自身的生机与创造力,而是依赖于天道的“输血”。人族失去了自主性,彻底成为了需要依附天道才能存续的存在。那“天子”之称,如今更是名副其实。这为人道未来的复兴,埋下了根基,却也设下了巨大的障碍与隐患。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姜子牙封神完毕,望着那神光冲霄的天庭,又看向下方依旧疮痍的人间,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化作一声长叹,身影消失在岐山之上。
---
就在洪荒诸位圣人在为人道续命、天庭封神之际,西方魔域深处,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魔域的主旋律永远是吞噬!无休止的吞噬!
整个西方世界的残存本源,如同被投入熔炉的燃料,被魔界疯狂地抽取、炼化。须弥山魔宫之中,罗睺魔影的气息愈发深沉恐怖,那混元魔威几乎凝成实质,黑暗的魂体上,隐隐浮现出更加复杂古老的魔道纹路,仿佛在向着某种更完整的形态蜕变。他对魔界的掌控也愈发得心应手,魔域的范围虽然未曾扩大,但其内部的魔气浓度与法则强度,却在与日俱增。
魔界乃是魔祖罗睺所化,魔界越强,魔祖罗睺也就越强,这便是证道之法说法创世之法,虽然罗睺想要的只是凭借这一方法获得强大的实力,然后毁灭洪荒,重归混沌,重塑自己的魔神之躯,但是不得不说他将创世之法开辟到了其他人无法企及发底部。
帝辛静立于一片翻腾的魔气旋涡中心,周身灰暗的吞噬圣辉如同黑洞,源源不断地吸纳着精纯的魔元与那无处不在的诡雾。他的气息冰冷而纯粹,那强行吞噬人道气运成就的圣位,在魔域本源的滋养下,竟也变得更加稳固,甚至隐隐有所精进。他仿佛彻底化为了熵寂魔神在此界的代行者,执行着最纯粹的吞噬与毁灭指令。
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位到底在想什么,甚至连他想要毁灭洪荒的想法都有些让人无法理解。
要知道帝辛之所以会被熵寂以混沌诡雾侵蚀,就是因为帝辛想要改变人族没有圣人都状况,想要人族能够真正的掌握命运,当然他的想法太过偏执,甚至不记后果,最后给人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更是如今局面的直接创造者,但是就他的出发点来说,他还是为了人族。
就这样的存在,熵寂哪怕是混沌魔神就真的能够操控他吗?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些问题魔祖罗睺都想不明白。
再说通天教主,盘古元神所化三清之一,此刻正盘坐于诛仙剑阵虚影之中。四柄邪异古剑悬浮,引动魔域杀戮之气,其威势同样骇人。灰色的诡雾在他周身缭绕,加深着侵蚀。然而,若有混元级数的大能仔细感知,或许能从那暴虐邪异的剑意最深处,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几乎被完全淹没的……不协调的波动。
那波动,并非源自诡雾,也非源自魔气,而是……一种仿佛源自亘古、宁折不屈的不灭剑心!在罗睺与帝辛皆沉醉于力量提升之时,通天那被压抑的元神深处,属于“上清灵宝天尊”的那一点不灭灵光,不知是在什么原因,或许是封神榜的气息,或许是感知到洪荒人道的剧变,而产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挣扎与……清明!
这挣扎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瞬间就被更庞大的诡雾意志与毁灭欲望所覆盖。通天教主猛地睁开眼,灰色旋涡眼眸中依旧是暴戾与混乱,他低吼一声,戮仙剑煞气勃发,将身旁一座魔山绞得粉碎,仿佛在宣泄着内心的躁动。
罗睺魔影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暗红色的火焰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幽光,却并未多言,对他而言不论是魔神熵寂还是帝辛,亦或者通天教主,都不过是他达成目的的工具罢了,什么盟友,什么合作,对于魔祖来说,一切都可以牺牲,一切也都可以不在意,他的目的只有重回混沌,重塑魔神之躯。
帝辛则毫无反应,依旧沉浸于吞噬之中,他对这一切都不关心,他只想增强自己的实力,至于其他人怎么样他不在意。
魔域三位圣人级存在,实力都在增长。罗睺老谋深算,帝辛深不可测,而通天教主……其体内那一点潜在的变数,如同深埋地底的种子,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机。
洪荒局势,因封神暂得稳定,天道人道得以喘息。然而西方魔域,魔涨道消,杀机暗藏。那被阻于界限之外的熵寂魔神意志,依旧在冰冷地窥伺着。太清老子闭关不出,前路依旧迷雾重重,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这短暂的平静之下,悄然酝酿。通天教主那一丝微弱的清明,是希望的火花,还是更深沉绝望的开始?无人知晓。
一切都还还没有尘埃落定,所有能预料未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