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安二年的夏天,来得有点夹生。

就像一锅没煮透的夹生饭,外面看着热气腾腾,里头却藏着硌牙的硬芯。

洛阳城里的达官贵人们,依旧裹着厚厚的貂裘,捧着暖炉,谈论着朝堂上新近的诗词唱和,或是哪家又得了海外来的新奇玩意儿。

可东西两市里,那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的叫卖,却透着一股子虚张声势的焦躁。

“上好的细麻布嘞!瞧瞧这经纬!三百文一尺!童叟无欺!”

“新到的江淮稻米!粒粒饱满!一斗只要八十文!就这一车啦!”

“扯淡!昨日还七十五文,你这就涨了五文?抢钱啊!”

“哎哟我的老主顾,您也不去看看,漕运上现在是什么光景?能运进来就不错啦!明日?明日怕是要这个数喽!”

贩米的小胡子商人伸出一个手掌,五指张开,晃了晃。

通货膨胀,这四个字对于大多数洛阳百姓而言,是个陌生的词儿,但“钱不值钱”、“东西死贵”的感觉,却像这冬日的寒气,无孔不入,钻心刺骨。

铜钱揣在怀里,仿佛会自己瘦下去,昨日还能买只鸡,今日怕是只能换条鱼,还得是瘦的。

仗是打完了,尸山血海变成了如今的断壁残垣,可战乱砸烂的,不光是房子和人命,还有那看不见摸不着,却维系着天下人肚皮的生产体系和商品流通的筋骨。

关中的作坊十不存一,织机的吱呀声被风声取代;河东的铁矿停了多半,炉火熄灭,工匠流散。

河北的丝织机杼声也稀落了下去,往日里穿梭往来的商队不见了踪影。

最要命的是,那些熟练的工匠、织工、矿工……死的死,逃的逃,想重新把这摊子支棱起来,难呐!

就像一锅好汤,料都撒了,火也灭了,重新生火、找料、熬煮,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可是,饥肠辘辘的肚子等不了那么久的。

于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就成了战后必然长出的毒蘑菇,在物资匮乏的温床上疯狂滋生。

那些侥幸躲过清算、或是嗅觉灵敏新崛起的豪商,还有某些躲在暗处、心思活络的官员,都把眼睛盯在了这奇缺的物资上。

粮食、布匹、盐铁、药材……

什么都缺,什么都能囤。

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市面上的货却流得像是挤牙膏,价格嘛,自然就像坐了火箭,蹭蹭往上蹿。

这背后,不仅仅是贪婪,更是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投机,一种试图在新的秩序完全建立前,狠狠捞上一笔的疯狂。

朝堂之上,自然不缺看笑话的,甚至不乏冷眼旁观看机会的。

一些原本就对杨子灿新政不满,或是在“除石”过程中利益受损的残余势力,此刻仿佛嗅到了反击的机会。

“陛下,如今市面物议沸腾,米珠薪桂,百姓怨声载道。长此以往,恐生民变啊!”

一位姓郑的御史言官出列,痛心疾首,目光却若有似无地瞟向站在百官之首的杨子灿,语气带着刻意的忧国忧民。

“是否……某些新政,操之过急,耗费过巨,以至于国库空虚,钱币滥发,才酿成今日物价腾踊之局面?”

话没说完,但那意思很明显。

你杨太师搞什么郡县合并、土地承包、大兴土木以工代赈,把钱都花到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去了,搞得国库空虚,货币滥发,才弄成现在这物价飞涨的局面!

是你好大喜功,折腾出来的祸事!

裴矩耷拉着眼皮,像是庙里的泥塑菩萨,仿佛周遭一切与他无关。

苏威则捻着胡须,眉头微蹙,作沉思状,不置可否。

就连龙椅上的杨侑,虽然努力维持着天子的威仪,但眉头也微微蹙起,清澈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看向杨子灿:

“太师,此事关乎黎民生计,确需……慎重。”

杨子灿心里,跟明镜似的。

是的,帝国是需要休养生息,但即使是休养生息,也得需要粮食物资啊!

而这通胀的根子,在于物资的绝对短缺和战后货币信用的暂时紊乱。

土豆玉米是好,亩产千斤听起来吓人,可它们还在田里长着呢!

从播种到收获,需要时间。

远水,解不了近渴。

新开的工坊,新组的商队,也都需要时间才能形成稳定的产出和流通。

但他更清楚,这时候绝不能自乱阵脚,更不能因噎废食,否则前功尽弃。

不加征赋税甚至合适的时候减免赋税,不乱用民力开建大工程但不能不以工代赈——实际上是给官府发放钱粮一个合适的理由,特别是经济学和政治学上的内在价值。

可这些,都防不了必然的有因有果的通胀。

他深吸一口气,出列,神色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仿佛在说“这都不是事儿”的轻松(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陛下,诸位同僚。”

“平乱之后后,物资短缺,物价有所波动,乃是历朝历代皆有之常情,非独我大隋如此。”

“前朝北周、南陈初定之时,亦有此象,甚至更为剧烈。开皇元年到五年,也是如此。此等记载,有案可稽。”

“我朝布政之关键所在,非于有无波动,而在如何应对之,在于能否稳住大局,并找到根本解决之道。”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历经风浪后的沉稳和不容置疑的自信。

“我政事堂既定之国策,乃是以恢复生产、安定民生为根本。”

“以工代赈,可使流民有食,免于冻馁,且修葺河工、道路,利在长远。”

“鼓励垦殖,赊贷种子农具,是为来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扶持工商,贷款经营,是为尽快激活市面流通,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此皆固本培元之策,如同病人调理身体,需循序渐进,绝不能因一时体温起伏(物价波动)而贸然停药,甚至改换虎狼之方!”

他目光锐利,如同实质般扫过那几个眼神闪烁、心怀叵测的官员,语气转冷,带着沙场特有的煞气。

“至于那些趁机囤积居奇、扰乱市场、意图发国难财者,自有《开皇律》、《大业律》,以及即将颁布天下的《永安律》与市易司应对。”

“非常之时,当用重典!”

“陛下,臣建议,即令刑部、御史台、京兆尹联合行动,明察暗访,严查洛阳及周边州县大宗物资囤积行为,一经查实,货物即刻充公,主犯依律重罚,绝不姑息!”

“同时,由政事堂明发公告,昭示天下,申明朝廷平抑物价、打击奸商之决心,以安民心!”

他这话,掷地有声,既表明了坚持新政的坚定决心,也给出了应对当前危机的具体、强硬的手段。

杨侑沉吟片刻,看了看裴矩和苏威,见二人都微微点头,便朗声道:

“太师所言,老成谋国。便依太师所议。”

“物价之事,关乎民心稳定,社稷根基,不可轻视。刑部、御史台、京兆尹,即刻依诏行事!”

一场朝堂上的小小发难,被杨子灿以强硬态度和具体措施暂时压了下去。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水面下的暗流只会更加汹涌。

解决问题的根本,不能只靠雷霆手段,还在于得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去填满那嗷嗷待哺的市场,让百姓的锅里有了米,身上有了衣,这物价的虚火,才能真正降下来。

朝堂上,为钱慌米贵争论不休。

市井小民,为柴米油盐愁眉不展。

这时候,一份用词极其活泼、甚至带着点“不正经”、与以往所有诏书风格迥异的文书,如同在沉闷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水,瞬间炸开了花,其引发的议论热度,甚至一度超过了物价问题。

这就是由杨子灿授意,内史省几位年轻官员绞尽脑汁(据说还被要求修改了十几稿)草拟,最终颁行天下的——《鼓励生育,增殖人口,优抚令》!

这诏书的开头,就不走寻常路。

完全抛弃了大隋通行官文的那种骈四俪六、引经据典的套话,反而像是街坊里正、族中长辈在拉家常。

语气,简直亲切得让人咋舌。

“老少爷们,大娘大嫂们啊!”

“仗打完了,天下太平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咱们大隋现在啥都缺,修房子缺人手,种地缺劳力,开作坊缺工匠,可最缺的是啥?是人!是活蹦乱跳的娃娃!是咱们大隋未来的希望和根基啊!”

接着,诏书列出了实实在在的、让人眼花缭乱、甚至觉得“天上掉馅饼”的奖励。

条分缕析,简单直接。

“但凡家里添丁进口的,不管是带把的小子还是贴心的小闺女,只要落了地,上了户籍,官府立刻敲锣打鼓送上‘生育补贴’——钱五贯,细布两匹,精米一石!没错,就是白送!不要你还!”

“哟呵!生下双胞胎的?奖励翻倍!钱十贯,布四匹,米两石!三胞胎?翻三倍!钱十五贯,布六匹,米三石!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此条一出,民间立刻有人戏言,兴奋地搓手感叹:

“这要是谁家媳妇肚子争气,生个十胞胎,岂不是瞬间发家致富,当上里正,走上人生巅峰?”

这还只是开胃小菜,物质奖励。

更让许多注重脸面和家族未来的百姓心动的是,后面那些名誉和长远的好处。

“家里有三个及以上健壮男丁的,家主可获得‘力田郎’ 的低等勋爵!虽然没啥实权,但见官不跪,差役减半,年底村里分肉都能多分二两!光宗耀祖啊!”

“连续生下五个孩子且全部存活的家户,由郡守或县令亲自带队,敲锣打鼓,赠送 ‘人丁兴旺’ 鎏金匾额一块,就竖立在你们村口最显眼的地方,那可是十里八乡独一份的脸面!祖宗脸上都有光!”

“若是女子贤惠,能诞下三子以上,且子女皆品行端正,家风淳朴,可由乡里举荐,经官府核实,申请树立 ‘慈母贤范’ 牌坊!那可是流芳百世,名载地方志的荣耀!”

“最重要的来了!这些多子女家庭的娃儿,将来到了年纪,入学蒙馆、报考州县官学,同等学力下,优先录取!成年后,若想入仕为吏,在考核通过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这可是给儿孙铺了一条康庄大道啊!”

好家伙!

这诏书一出,简直是往滚沸的油锅里又扔进了一把猛火!

天下哗然!

从洛阳的茶楼酒肆,到偏远乡村的田间地头,人们都在热烈地议论着这份前所未有的“催生令”。

“听说了吗?朝廷现在鼓励生孩子!生一个就给五贯钱!还有米有布!”

“乖乖隆地咚!这要是能生他五个六个,媳妇在家光生孩子,岂不是比老子在外面风里雨里扛活还来钱快?”

“你想得美!养孩子不要钱啊?喂奶、穿衣、看病,如今这米价布价,五贯钱顶多大用?”

“说你目光短浅不是?没看见后面还有那‘力田郎’的爵位和牌坊吗?还有娃儿们将来上学当官的便利!这才是大头!这是给家族改换门庭的机会啊!”

“这魏王……哦不,是太师……脑子里装的都是啥稀奇古怪的点子?这法子……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有人啧啧称奇,有人瞠目结舌。

当然,也有守旧的老学究在私塾里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牝鸡司晨,鼓励妇人多产,操持贱业,有伤风化!有悖圣人教化!礼崩乐坏啊!”

但很快,他们微弱的声音就被更多算计着“补贴”、“爵位”和“儿孙前途”的务实声音给淹没了。

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求,往往比空洞的道德说教更有力量。

尽管通货膨胀让铜钱的购买力肉眼可见地缩水,但中枢的大政策方向却丝毫未变,甚至更加激进和清晰。

以工代赈的工地越来越多,遍布各州郡,数十万计的流民被组织起来。

河道被疏通,官道被拓宽,新的水利设施和粮仓在修建……

他们用自己的力气,换取一日两餐和微薄的工钱,勉强维生,也为国家恢复着元气。

官府依旧鼓动百姓,甚至是那些小有积蓄的人,大胆地前往隋通钱柜设在各地的分号去申请贷款。

那利息,低得在以往看来简直是白送。

无论是凑钱去南方贩运些茶叶、蔗糖等特产,还是召集三五同乡开办个小织坊、小铁匠铺,甚至是多租赁几头官牛、几件好农具,扩大耕种面积……

朝廷,似乎在用一切办法,试图将沉淀的力量激活,将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

而真正力挽狂澜,给这燥热不安、危机隐现的局面注入一剂强心针,并让杨子灿的所有政策得以稳住阵脚的,却是另外一个庞然大物。

隋通船运,这个倾注杨子灿大量精力、资源,整合了大隋皇室权势的物流巨子。

它,早就遍布帝国绝大部分内陆水路,运网完备,运力恐怖。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