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洛桑说真君在恭候自己,脱脱顿时打了个激灵,浑身都不自觉绷紧。
他朝着洛桑深深一揖,恭敬地说道:“真君竟屈尊等候,实在折煞下官了,还请劳烦上师,带下官去给真君谢罪。”
洛桑见状伸手将脱脱扶起,流露出满意的神色:“丞相请随我来。”
众人穿过武馆,很快就驻足在后院的一间厢房前,洛桑整了整袈裟,向着门内禀报道:“王佛,丞相脱脱到了。”
“进来吧。”
屋内传来一道温润嗓音,似清泉击石般悦耳,之后木门无声自开,一缕沉香飘散而出,却看不清屋内景象。
脱脱转身对随行将士做了个止步的手势,示意自己一人前去拜见。
察罕等人欲言又止,可在脱脱凌厉的目光下,他们只好领命在外等候。
刚踏入屋内,脱脱便觉一阵暖意扑面而来。
这不是寻常炭火的热度,而是如春日般和煦的温暖,让他连日来的疲惫都为之一轻。
为了以表诚意,他低着头朝前走去,还能感觉到织锦地毯柔软的触感透过官靴传来。
“不必如此多礼,抬起头吧。”
那道声音再次响起,比方才更近了些。
脱脱缓缓抬头,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
只见房间两侧立着三位气质各异的弟子,左侧女子一袭红衣,腰间挂着一柄长剑,而右侧则是一位高大和尚,眉目如刀,丰神俊朗。
而最后一位,则一位极为貌美的女冠,他在正中央的紫檀卧榻上端坐,而在她怀中,正有一条不过三尺长的玉龙正慵懒地盘踞着,每一片鳞甲都晶莹剔透,在烛光下流转着七彩光晕。
脱脱的思绪瞬间凝固,脑海中一片空白,这与他想象中的真君形象相去甚远。
既非王保保描述的“粗如殿柱”,更不是梦中那样遮天蔽日。
真君为何是这个模样?
而且这袖珍的玉龙甚至显得有些......可爱?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狠狠压下,后背顿时沁出一层冷汗。
玉龙忽然轻笑出声,龙须轻颤:“你若是再晚些来,可能就要去大都寻我了。”
温和的声音传入耳中,将脱脱恍惚的神思唤回。
此时这位丞相才猛然意识自己失态了,连忙俯首告罪:“下官有幸目睹真君龙颜,一时忘形,还望真君恕罪!”
“收起你们皇宫里那套虚礼,我又不是皇帝。”
李霄的龙躯悠然腾空,从兰静璇的胸怀中飞出,鳞片在烛光下流转着光晕,龙尾轻摆间,玉龙已经在脱脱周身盘旋一周。
祂轻声笑道:“丞相,你已经见识过我的神通,我也知晓你的心思,但人心不足蛇吞象,你可要慎言。”
话音虽然温和平静,在脱脱耳中却冰冷刺骨。
他瞬间就明白真君这是在提醒自己,哪怕自己此行所求是为国为民,但在真龙眼中,或许已经有几分贪妄之相。
脱脱深吸一口气,缓缓抬头,却没想到正对上李霄那双能洞悉一切的金眸。
余光所及,脱脱还发现那三位弟子正对自己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出手,防止意外发生。
“大元丞相脱脱,恳请真君掌修四史,赐我大元正统!”
脱脱用着汉语将自己的目的说出,一字一句都极为郑重。
“只要真君愿意出手相助,大元愿意倾国之力相助,令大元永世供奉真君!”
此言一出,房间内顿时一片寂静。
其余三人纷纷露出惊异之色,本以为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会说出长生不老之类的请求,却没有想到是修史这等俗事。
“丞相确实是一代英杰!不愧于丞相之名。”
李霄龙首上浮现出一丝赞赏,眼中金芒流转,“可据我所知,去年你就已经完成宋、金、辽三史的编修,如今求我出手,可是为了那西夏残卷?”
脱脱闻言顿时身躯 一颤,果然如自己料想的一样,在真君面前,没有什么事情是能藏得住的。
“真君明鉴!”脱脱声音发颤,“西夏立国接近二百载,当下若独缺其史,若是长此以往下去 ,我大元正统,终究少了一分凭据。”
说罢,脱脱身前陡然掠过一道白光,旋即就见三册装帧精美的史籍凭空浮现,书页无风自动,将书中的一幕幕都展示给李霄看。
脱脱一眼就认出了这三册书,这正是他亲手编撰的三史!
他心中一凛,明白真君对此事早已了然于胸。
看着在自己面前颇为紧张的脱脱,李霄不禁生出几分玩味,“蒙古与西夏可谓是世仇,在不少蒙古贵族看来,就是因为西夏都城久攻不下,才导致成吉思汗因病而亡。”
“而在西夏王室投降后,蒙古破城为了泄愤,不仅违背契约,还将西夏都城屠戮一空,就连王室子弟都全部杀尽,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
“蒙古对西夏恨意滔天,西夏百姓对蒙古何尝不是?若是要给西夏修史,丞相你要面对的阻力更比想象中的更大,何必呢?”
见真君将蒙古过往的暴虐行径一件件说出,脱脱却反而冷静了下来,认真思虑应该如何面对真君发问。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下官才恳求真君出手,只要真君愿意,一切问题都无足轻重!”
脱脱朗声回道,他知晓在李霄面前耍小心思毫无意义,旋即就将心中一切都如实说出。
“家国仇恨终究只是仇恨,在历史长河之中何足挂齿?大元作为当今朝廷,理应一视同仁,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让后人信服。”
“西夏虽然在蒙古时期一直举棋不定,时常倒戈,但它也存在了近两百年之久,我大元作为胜者,理应为它留下一册史书。”
脱脱对修史如此重视,主要因便是自古以来,只要是入主中原的王朝,都会以“兴朝而修胜国史”来表明自己作为新王朝沿袭前朝的正统地位和合法性。
但如今三朝史书都已经修编,唯独西夏没有,那大元的天命岂不是就少了一分?
可当初蒙古破关入城后,几乎将西夏都城屠戮一空,史书典籍更是尽数焚烧。
现在光是那繁冗复杂的西夏字就是一大难关,这种文字在西夏时期也只有受过专门教育的官员和读书人才能掌握,近一百年去,已经没有多少人看得懂这种文字了。
如果说当今世上还有谁能给西夏修史,那定然是龙霄真君。
见脱脱眼界如此高远,李霄露出几分满意之色,“丞相,你说请我掌修四史,可你已经完成三史的修编,又何须我出手相助?”
脱脱肃敬地说道:“三史虽说已经完成,但下官也清楚这三史有多不完整。”
“往前三百年,天下纷乱不休,从未出现过大一统王朝,许多史书记载都在战乱中失传,哪怕下官身为丞相,在修史的时候都不得不找些野史轶事,来完善史书。”
大元自开国以来,朝廷内部就一直对宋、金、辽谁该归为正统而争论不休。
一派主张“以宋为世纪,辽、金为载记”,而另一派则坚持“以辽、金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
哪怕开国皇帝忽必烈的汉化程度极高,这修史之事也一直从元世祖时期,拖到了当今圣上即位后,都没有完全解决。
直到元顺帝彻底掌权,再加上脱脱的鼎力支持,才力压下元廷内各种声音,为三朝各修一史,这才解决拖延快百年的问题 。
但是脱脱仍然不满意,他做事,向来力求最好,对这胡乱拼凑的三史,他是万分不满意。
可这一切阻碍,在龙霄真君面前都不值一提。
历史,在真君眼中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