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军?”沈玉瑶仔细地想了想,还是没想起来这人是谁。
她摇了摇头:“名字听起来有点熟,但是不记得了。”
“那王月玲你还记得吗?”张莱莱又问。
这人怎么会不记得?
当年沈玉瑶和她也是结了仇的。
“当然,她又怎么了?”
张莱莱说:“她又怎么了我也不知道。当年她出事的时候倒是回大杂院住过一段时间。
但时候不长,那时候她哥嫂也在她家住着嘛,天天鸡飞狗跳的,闹腾得不行。”
那时候张莱莱还没搬出大杂院呢,所以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她就走了,听说是主动申请支援边疆了。具体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反正后来也没回来。
一直到我考上大学也没听说她回滨海,估计以后也不会回去了吧?”
沈玉瑶听到这儿,竟然觉得王月玲总算是走对了一步棋。
别管去哪儿,不回她家那个狼窝总是对的。
哪怕跑远点,多受点辛苦,可只要不再陷入那个狼窝,这本身就是一种解脱。
只不过她对王月玲这辈子也不会有好感了,所以对于她的结果沈玉瑶并不关心。
她再次追问起了吴小军,问:“那人到底是谁啊?你看看你小小年纪还会卖关子了。”
听她这么说张莱莱笑了:“没卖关子,这吴小军吴叔叔和王月玲家是有渊源的。
你记得王月红阿姨吧?吴小军就是和她青梅竹马,最后跟着她一起下乡的那个叔叔啊!”
跟着王月红一起下乡!
沈玉瑶想起来了,那个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却义无反顾跟着恋爱对象下乡,至寡母至前途全然不顾的恋爱脑啊!
“他回来了?”
“是啊。”张莱莱道。
说到这儿,她忍不住笑了起来:“去年的时候,他回去时我正读高三呢。那时候我天天读书读的天昏地暗,连家都顾不上回,就这我都听说了他的壮举。
哎呀阿姨,你没去看那个热闹简直太遗憾了!”
听张莱莱这么说,沈玉瑶也来了兴趣。
她笑着道:“不遗憾不遗憾,这不是有你嘛,你赶紧说说。”
“我大部分也是听小亚讲的,她天天在院里住,可是看了个全场。”张莱莱解释道。
据张莱莱说,吴小军是79年刚刚过完年回来的。
那时候其实滨海到外地下乡的知识青年几乎都回来完了。
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竟然成了最后一拨。
吴小军回来的时候带了一把斧头,他回来后连家门都没进,连老娘都没见就直接去了王月玲家。
那时候正是上班时间,院里就只剩下几个老人,王月玲家也就只有王大明和马二花在家。
吴小军闯入他们家就是一顿乱砸!
在两人都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家里已经被砸得乱七八糟!
当时王大明还躺在床上睡觉呢。
等他反应过来从床上爬起来大喊着要找公安的时候,吴小军一把拽住了他的头发,将他的头狠狠按在床板上,一斧子就劈在了他的脑袋旁边!
“我听小亚说,王大明吓得当场就尿了裤子。”张莱莱笑道。
“活该!”沈玉瑶说。
吴小军有他自己的问题。
但那时候的他还有王月红都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想不了那么远是情有可原的。
但王大明和马二花就是真坏了,坏到骨子里的那种坏!
“后来呢?”
“后来吴小军就说他这次回来就来找王大明他们家要钱的,说当年他曾经朝吴小军爸借过一千块钱。
吴小军爸临死前专门交待,让他一定要把这一千块钱要过来。他今天就是来讨债的。”
“一千块钱?”
沈玉瑶吓了一跳。
十年前的一千块钱,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吴小军爸居然有那么多钱借给别人?
张莱莱看到沈玉瑶的神情,顿时笑了起来:“沈阿姨你还真信啊?还一千块钱,一百块钱那时候也没人拿的出来啊!
要是有一千块钱,大杂院都能买下来了,孔奶奶还用挤在那个十来个平方的小屋子里?”
“那这是?”
“讹钱呗。”张莱莱说得理所当然。
“吴小军就是要讹王大明一家的钱,或者说是用这个理由找那家人的不痛快。”
“是,这就对了。那家人让吴小军不痛快了十几年,找他们要一千块钱都少了!”沈玉瑶道。
“就是!”
张莱莱的母亲崔霞和王月红的关系一直不错。
崔霞是亲眼看着王大明一家子怎么逼那两个苦命的孩子,把他们的一生都给毁了的。
张莱莱是崔霞的女儿,自然天然的就站在了吴小军这一边。
张莱莱说:“吴小军叔叔后来在院里说,他因为回城,不得已和在乡下的老婆离了婚。
如今他老婆孩子全都没有了,钱也没有一分。
回来后,想让街道给安排工作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跟寡母住在一起,他这辈子都别想再有一个自己的家。
他这辈子算是毁了。
既然这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过不好姓王的一家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王大明他们要么还钱,要么把房子给他抵债。要是都不选,那他就把房子烧了,把他们家给砸了!
反正谁也别想好过。”
“吴叔叔还说了,”张莱莱感慨:“他说他现在就剩下贱命一条,谁来欺负他,他搞谁!
想报公安就报!只要不判他死刑,他出来就继续搞!
反正他过不好,谁也别想好过!”
“后来呢?”沈玉瑶是真的惊讶了。
“后来王大明的儿子找了几个人过来打吴叔叔,但吴叔叔也不是一个人。
他把胡同里回城的待业青年都召集到了一起,两边连着打了好几架。
王大明儿子的人最后输了,吴叔叔把他们家的厨房给点了。”
“厨房点了?”
沈玉瑶再次震惊。
不是她要一惊一乍,主要是大杂院的房子太密集,一间紧挨一间。
这要是一不小心,会酿成大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