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议的争吵持续了数日,各方引经据典,僵持不下。
支持“实务科”的太子少傅等人虽竭力争取,但以吏部尚书为首的守旧派根基深厚,咬定“祖制”不松口,议事进程几乎陷入停滞。
消息传到东宫,李君泽眉头紧锁,对叶明叹道:“表弟,看来光是部议,难以推动此事。那些老臣,是铁了心要阻挠。”
叶明对此并不意外,平静道:“他们害怕的,不是‘实务科’本身,而是害怕这扇门一开,会有更多他们无法掌控的力量涌入朝堂,动摇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既然部议难行,我们便需请陛下……请李云轩亲自定夺。”
当日下午,李云轩在御书房召见了李君泽和叶明。书房内炭火温暖,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但气氛却有些凝重。
“部议的情况,朕已知晓。”李云轩放下手中的奏报,目光扫过两人,“阻力不小啊。叶明,你可知,若强行推行此策,会得罪多少人?”
叶明躬身,语气沉稳:“陛下,臣深知此举会触动诸多利益。然,大庆如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积弊待除,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选拔实务人才,非为标新立异,实为强固国本,应对时艰。若因惧得罪人而固步自封,则国势衰微,届时,得罪的便是天下百姓,是列祖列宗开创的这万里江山!”
李云轩眼神微动,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敲击着。他何尝不知叶明所言在理?
新军的成功已经证明,老路走不通了。但要他冒着与整个文官集团(至少是其中大部分)正面冲突的风险,强行推动此事,也需要极大的决心。
李君泽见状,适时开口道:“父皇,叶明所言虽是逆耳忠言,却也是事实。如今北境暂安,皆赖新军之力,而新军之成,又离不开工坊之利与新型军官。可见,实学之用,关乎国运。若不从根本上改变取士观念,只怕日后……朝中能办事、肯办事的官员会越来越少。”
李云轩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实务科’之名,过于尖锐,易引纷争。或可稍作变通。”
叶明心中一动,知道李云轩这是松口了,只是需要一个更温和的切入点。
“陛下圣明。或可暂不设独立科目,而是在现有进士科之外,增设‘特科’,如‘算学特科’、‘工造特科’,不定期由朝廷下旨征召专才,经考核后,授予相应官职,不入正途,但享实权。如此,既可解燃眉之急,亦可慢慢扭转风气,减少阻力。”
李云轩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此法……倒是可行。便依此议,由礼部牵头,吏部、工部、户部协理,拟定一个‘特科取士’的章程上来,首批可先试‘算学’与‘工造’两科。太子,此事你多费心。”
“儿臣领旨!”李君泽心中大喜,知道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虽然没有立刻设立与进士科并列的“实务科”,但“特科”的设立,无疑是打开了一个缺口,为实学人才进入朝堂提供了合法的通道。
“叶明,”李云轩又看向他,“特科取士,标准制定、考题拟定,至关重要。你需从旁协助,务必选拔出真正有用之才,莫要让有些人钻了空子,塞些滥竽充数之辈进来,徒留笑柄。”
“臣,定当竭尽全力!”叶明肃然应道。
从御书房出来,李君泽长舒一口气:“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虽然只是‘特科’,但也殊为不易。”
叶明望着宫城内巍峨的殿宇,目光深远:“表哥,这只是开始。只要我们能用‘特科’选拔出的人才,真正办成几件漂亮事,让朝野上下看到实学的价值,那么将来,将‘特科’变为‘常科’,甚至设立独立的‘实务科’,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解决了人才选拔的初步方向,叶明又将精力放回了工坊。制度的变革需要时间,但技术的进步却能立竿见影地增强实力。
落鹰涧一战,“虎蹲炮”初露锋芒,但其射程和精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叶明召集了工匠中的核心骨干,在焦炭炼铁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开始攻关“铸炮工艺”。
“现在的泥范铸炮,炮管内外壁粗糙,容易有砂眼气孔,不仅影响射程精度,更有炸膛的风险。”叶明指着刚刚剖开的一门有瑕疵的炮管说道,“我们必须找到更好的方法。”
一个从南方招募来的老铜匠犹豫着开口道:“大人,小人祖上曾用‘失蜡法’铸造精细铜器,或许……或许可以用来试试铸炮?”
“失蜡法?”叶明眼睛一亮。他知道这种方法能铸造出结构复杂、表面光滑的器物,原理是用蜡制成模型,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
加热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然后浇入金属液体,冷却后脱范便得到器物。
“此法甚好!立刻试验!”叶明当即拍板,“不要怕失败,需要什么材料、人手,尽管提!”
同时,他对火药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的黑火药威力已近极限,我们需要更强大的‘猛火药’!”
他根据模糊的记忆,提出了尝试用某种天然矿物(硝石提纯)与木炭、硫磺进行不同配比混合的想法,并严格强调安全规范,设立了单独的小型试验场地。
工坊再次进入了高速运转和充满挑战的时期。
铸炮坊那边,工匠们日夜不停地试验着失蜡法的各个环节,如何制作坚固的蜡模,如何调配耐高温的铸范材料,如何控制浇铸的温度和速度……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堆积的废品如同小山。
但没有人气馁,叶明允诺的高额奖励和“技术等级”晋升的诱惑,以及那种参与开创历史的使命感,驱动着他们不断尝试。
而火药坊那边,则在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新配方的摸索,每一次小剂量的试爆都记录着详细的数据。
叶明知道,他在追寻的是一种近似“高爆火药”的产物,这无疑是危险的,但也是能让新军武器代差优势进一步扩大的关键。
就在叶明忙于工坊事务时,叶风带来了一个消息:靖王近日称病在家,谢绝访客,但其门下官员在吏部的活动却并未停止,似乎正在酝酿着什么。
叶明擦着手上的油污,眼神微冷:“他是在等待时机,或者在准备更隐蔽的攻击。无妨,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工坊能不断拿出新东西,新军能持续保持强大,他任何阴谋诡计,都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
工坊的炉火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技术的革新,正悄然积蓄着改变时代格局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