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有人向孤献了一计,”萧启棣看着面前的几人,缓缓道,“只需出使幽国,说服幽国君王攻打安国,即可进行牵制,令安国无力偷袭大玄。”
几名大臣眼睛一下子亮了。
幽国位于安国东北侧,乃是中原列国当中,位置最靠北的。
利用幽国牵制安国,确实是个好计策。
不过,计策看着虽然不错,实行起来似乎难度很高。
略作思索之后,他们的神色又变得凝重了。
“君上,”有大臣提出疑虑,“幽国与我大玄之间隔着安国,距离极远,且此前从未有过往来,相较之下,幽国倒是更容易与安国联手。”
“且幽国君王岂能不懂唇亡齿寒之理,安国若被大玄征服,幽国就得直面大玄一统天下之进程。”
“所以,如何才能说服幽国君王助我大玄?只怕……无人能将此计策实现啊……”
其他几个大臣也微微点头。
萧启棣淡淡道:“你们当中,可有人愿意试一试?”
几个大臣神情僵硬,你看我我看你,全都面露难色。
“你们啊……”萧启棣笑了笑,“你们可都是当今朝堂之中最位高权重之人,怎么就没有一个愿意为孤出使幽国?”
几人顿感惶恐,连忙表示并非他们不愿意,只是觉得,此计过于理想化,实则无法落实。
甚至有可能反倒令幽国君王生疑,导致幽国与安国联手对付大玄。
若弄巧成拙,必对大玄一统天下之大业造成不利影响。
萧启棣能看出来,他们不是在找借口推脱,毕竟现在的大玄重臣们,都是先后历经乐安侯、太后、原丞相以及王公贵族一系列重案筛选出来真金,绝对都是心系大玄,不图私利的忠臣。
所以萧启棣并未责怪他们。
“既然你们都不愿去,孤便指派一人。”萧启棣道,“传林岁。”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
“林岁?”
“此人是谁?有认识的吗?”
“我倒是觉得名字有些耳熟,可想不起来了……”
“我也有点印象,好像是多年前由司徒巍招入其门下的一名门客,谋了个编书撰典的小差来着。”
“什么?!司徒巍的人?”
“……”
谈论之际,一个模样斯文的长须男子来到了大殿,低头拱手行礼,朗声道:“卑职林岁,参见君上!”
在场几位大臣脸色微变。
还真是他!
说得好听点是曾经司徒巍身边一个不起眼的门客。
说得难听点,那可能是司徒巍的残党啊!
君上怎么把这么个家伙召进来了?
“林岁,你可愿意出使幽国?”萧启棣问道。
林岁抬头,昂首挺胸,“出使幽国之计乃卑职提出,卑职自当愿意前去!”
大臣们更吃惊了。
“竟然是你提出来的?!”
“好啊,林岁!你安的什么心!”
“你那所谓的计策,乍一看倒是觉得不错,可根本经不起推敲!你是不是以为君上好糊弄?是不是以为我们这些人都发现不了问题?”
几人厉声训斥几句,然后马上言辞恳切请求萧启棣,不要听任林岁胡言乱语肆意妄为。
林岁有些生气了,想要辩驳几句。
萧启棣微微抬手示意他不必激动,接着向愤怒的大臣们说:“林岁乃是锦璃仙子重点推荐之人,你们信不过仙子?”
大臣们懵了,满眼难以置信。
就连林岁也倍感意外,他也听闻了不少关于锦璃仙子的事情,对这位被无数百姓将士甚至君上都无比尊崇的仙子早就心生仰慕,却不想,自己有机会向君上献计,都是受了仙子的恩惠。
“微臣……并非信不过仙子,”一位大臣皱着眉说,“可是,微臣不明白,为何仙子要举荐他?竟还是重点举荐!”
包括林岁在内的几人都有这个疑问,眼巴巴等着萧启棣解惑。
萧启棣不禁陷入了沉思。
脑海里回想起宁锦璃说过的一些历史记载。
她所在的那个世界中,受到玄国丞相赏识而收为门客的林岁,后来对玄国一统天下建立大统王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玄朝建立后,林岁官拜丞相,协助玄祖皇帝废除分封,铲除了此前诸侯列国分裂割据的祸根,从而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华夏民族凝聚力的基底。
同时在统一度量衡、货币、书同文车同轨等旷世伟大的举措上,有着巨大功劳。
他的思想和目光远超当时的时代,又有着卓越的治国才能。
他对于整个华夏名族的功劳,放眼整个历史长河,都显得格外耀眼。
当然,这么一个旷世奇才也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此人晚年功利心过重,越来越贪恋势,行事愈发极端,在祖皇帝驾崩后,伙同当时手握大权的一名宦官,以矫诏害死祖皇帝长子,把无能残暴的祖皇帝次子扶上了皇位。
结果便是,他自己反遭那个宦官陷害,被玄二世皇帝以叛国谋逆之罪,腰斩处死,三族夷灭,而玄朝也在后来亡于残暴昏庸的二世皇帝,被新的王朝接替。
再结合那段关于萧启棣被傀儡取代的秘史。
历史上祖皇帝那位德才兼备受民众拥戴的长子,乃真正的萧启棣血脉骨肉。
残暴昏庸遗臭万年的次子,则是顶替了他身份的傀儡所生。
所以,林岁还是害死了萧启棣亲儿子的帮凶。
萧启棣在听宁锦璃说了这些之后,内心曾许久无法平静,甚至以他的心性,都感觉一阵后怕。
要不是平行世界里两千多年之后的宁锦璃来到了他的面前,他的命运就会按照原本的轨迹运行下去。
他会成为人棍死在暗无天日的地宫,他唯一的亲骨肉,被矫诏欺骗自尽,他缔造出来大玄王朝,亡于傀儡之子。
好在,他有了宁锦璃,已经让这个世界的走向发生了改变。
考虑到林岁总体功大于过,且傀儡祖皇帝一事已经不会在这个世界上发生,他在亲自详细研究了宁锦璃给的历史书籍资料之后,还是听从了宁锦璃的建议——重用林岁。
同时也要对林岁防患于未然,若将来林岁到了晚年仍旧迷失心性,但凡出现半点了祸国殃民的苗头,萧启棣都会毫不犹豫将其灭掉。
大殿内一片安静。
几个大臣见萧启棣迟迟没开口,也不敢轻易催促。
有个大臣想了想,不管是君上不愿说还是君上也不给不了解释,他们这些当臣子的都得给君上一个台阶,便笑着道:“微臣明白了,既是锦璃仙子推荐,自然有仙子的道理,俗话说得好,天机不可泄露嘛。”
“对对对,有道理有道理。”其余大臣借坡下驴附和几句。
萧启棣暗笑。
也挺好,都这么自觉,倒省事了。
他话锋一转,“孤之前与你们说过,将来要在朝堂里设立一个辅政内阁,其职能,如同以前的丞相,但不再将诸多大权集聚于一人身上,你们几个可愿意成为内阁成员?”
闻言,几名大臣异口同声,“微臣愿意!”
萧启棣又问:“内阁成员分摊原丞相之职能,但也需要一个内阁之长,你们要是觉得自己能胜任,现在即可自荐。”
几名大臣这下犹豫了。
他们自认都是大玄顶梁之臣,可要是担任内阁之长……心里多少有些没底。
略作思索,几人开始互相推荐起来。
这个说那位大人好,那个说这位大人合适,反正就没有一个自己推荐自己的。
林岁见状,上前一步,“既然各位大人都在推脱,卑职愿担此重任!”
大臣们瞬间安静下来,下意识想训斥几句,又想起此人乃锦璃仙子推荐给君上的,只好把到了嘴边的重话咽了下去,斟词酌句语气和善地说道:
“此职位非同小可,虽不是丞相,但也需要具备能担任丞相的能力,林岁你尚未入朝,还是不要过于急切了。”
“是啊,不仅要能力超群,还得统管内阁事务,又不能一人独大,这对心性要求也极高,你还太年轻了,需要再历练历练。”
林岁自然知道这些大臣们心底对他的能耐存疑的。
这倒也正常。
毕竟尚不了解,他都还没展现过。
不过,他很有自信,便笑着说:“卑职定不会让君上和各位大人失望。”
几个大臣面露难色。
既不想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直接成为内阁之长,又得顾虑君上的心思,主要是,也不知道君上到底是怎么想的。
“林岁,”萧启棣不急不慢开口,“你真有如此信心,能当此大任?”
林岁毫不犹豫,“卑职信心十足!”
“好,那就让你当!”萧启棣痛快答应。
大臣们倒吸一口凉气。
只是还没等他们想好怎么劝阻,萧启棣马上又说:“可是,你总得拿出本事来,才可让各位大人也相信你能做好不是?否则别说他们难以接受,孤也不好向百官百姓们交代。这样吧,既然你愿意出使幽国,那就以此事作为考验,若你的计策成了,待你回到大玄便上任内阁长。”
“各位大人,如此可好?”
萧启棣看向几个大臣。
几人对视一眼,拱手低头,“可以。”
“你呢,接受吗?”萧启棣看向林岁。
林岁果断应道:“卑职接受!”
萧启棣眸子微眯,“倘若你计策未成,必然会造成如方才几位大人说的情况,导致幽国与安国联合,一致应对大玄,此后果尤为严重,所以……”
林岁直接立下誓言,“卑职发誓,倘若未成,卑职愿受凌迟处死!”
就凭这句话,几个大臣都对他刮目相看了。
那么难办到的事情,他都能发此重誓,别管是逞强还是骑虎难下,反正勇气可嘉。
而这也正是萧启棣想要的效果。
若成了,都可以服众,林岁今后便可大展手脚,辅佐治国。
要是没成,那就证明此人能力欠缺,不如宁锦璃那个世界中史料记载的那样厉害,也就不必重用了。
萧启棣颔首道:“就这么定了,等下孤设宴席相送。”
“多谢君上,宴席就不必了,”林岁朗声说,“此刻天色尚早,卑职现在就出发。”
“你都已经准备好了?”
“启禀君上,卑职时时刻刻都在准备着!”
“哈哈哈,好!你去吧!”
“是!卑职告辞!”
林岁说完,向萧启棣和几个大臣行了个礼,转身大步离去。
“接下来一段时间,孤要离开王城,朝中之事皆由你们定夺,权当辅政内阁试运行。好了,都退下吧。”萧启棣摆摆手。
几名大臣应下,“是,君上。”
“君上,天冷了,您多穿些衣裳。”王座旁的侍奉太监将一件狐皮大氅披在了萧启棣肩头。
萧启棣抬眸,盯着太监的脸。
太监浑身不自在,连忙低头,“君上,这件大氅不合身么?老奴给您换一件。”
萧启棣道:“你在这王宫里有多少年了?”
太监一愣,没想到君上突然问这个,虽然不解,但还是如实回答,“启禀君上,老奴十二岁净身入宫,至今已有四十年。”
“五十二岁了啊……”萧启棣思索道,“你侍奉过我祖父,接着是我父亲,然后又到我,我看也差不多了。”
太监慌了,扑通一声跪下,“老奴手脚还很利索,能干活,求君上不要赶走老奴!”
萧启棣笑了,“起来起来,我不是想赶走你,这四十年来你兢兢业业侍奉,辛苦了,我打算让你回乡颐养天年,你意下如何?”
太监瞬间流下眼泪,“老奴生是君上的人,死是君上的鬼,这辈子从未想过要回乡养老,老奴只愿一直侍奉君上,直到剩最后一口气!”
“起来说话。”萧启棣再次命令。
太监颤颤巍巍诚惶诚恐站起身,擦着眼泪说:“若是老奴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君上您……您惩罚便是,哪怕……哪怕打死老奴,老奴也无怨言,老奴只希望君上别赶老奴走。老奴的家乡……已经没有亲人了……”
萧启棣蹙眉,“原来如此,那便这样,我回头给你在宫里或是王城中安排个轻松点的差事,再给你置办一套好点的宅子。”
太监泪流满面,眼里愈发慌乱,“君上这是不让老奴伺候了?老奴让君上不满意了,实乃罪该万死!君上,您……干脆处死老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