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中的红铅笔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如同战刀般劈向鲁城的后背。
“我们要形成一把铁钳!王汉,你是钳子的正面,死死咬住敌人!我带领迂回部队,是钳子的另一臂,从侧后狠狠夹过去!我们要在鲁城,合围并歼灭敌人西线最后的主力兵团!”
这个大胆的、极具风险的双重攻击与战略迂回计划,让地下室内的所有将领都感到一阵心惊,随即是巨大的兴奋!
王汉眼中爆发出精光:“北帅!您这是要复制我们当年包抄倭人主力的战术!我明白了!我一定在正面把戏做足,把日耳曼佬的主力牢牢钉死在阵地上!”
马山立刻回应:“空军将全力配合,确保主攻和迂回方向的空中安全,并加强对敌人后方交通线的封锁,阻止其调动兵力增援鲁尔!”
薛司也说道:“海军会持续对沿河推进的正面集群提供火力支援,掩护其行动。”
张定国放下铅笔,环视众将:“此战关键在于时机和协同!王汉的正面攻击必须足够猛烈,迫使敌人不断向鲁成增兵。我的迂回部队必须足够隐蔽和迅速,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致命一击!各部无线电静默等级提升,后勤保障必须跟上!我们要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彻底打断日耳曼在西线的脊梁!”
“是!北帅!”众将齐声领命,声音在地下室内激荡,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新的作战计划迅速形成并下达。来河西岸的北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在经历了强渡的血腥之后,再次调整了齿轮,即将以更加凶猛和灵活的态势,向着敌人最后的核心堡垒,发出致命的钳形攻势。
决战的气息,在鲁城的上空,开始凝聚。
………
一星期后………
北军“西南迂回集群”先头部队刚刚占领的,位于萨盆地边缘的临时指挥部内。
格伦镇上空笼罩着不祥的浓烟,不是来自战火,而是来自于镇外田野里熊熊燃烧的麦秸堆和几处被点燃的农舍。
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烧焦的糊味、木头燃烧的烟味,以及一种更深沉的、绝望的气息。
这座小镇刚刚被北军步兵第三师先头部队占领,几乎未遭遇像样的抵抗,但占领后看到的景象,却让士兵们心头沉重。
镇公所内,临时设立的指挥部气氛压抑。
张定国站在窗边,看着外面街道上惊慌失措、面黄肌瘦的平民,他们扶老携幼,拖着简陋的行李,眼神空洞而恐惧。
一些北军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试图帮助扑灭镇外的火焰,但火势蔓延很快,杯水车薪。
第三师师长陈启云少将,一脸愤懑地站在张定国身后,手里拿着一份刚统计上来的初步报告。
“北帅,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糟。敌人在撤退时,执行了彻底的‘焦政策’。我们沿途经过的村庄和小镇,几乎都是这样。能带走的粮食和物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就地销毁!粮仓被烧,水井被投毒或填埋,桥梁被炸毁,甚至一些主要的道路也被埋设了地雷和破坏了路面!”
他指着地图上几个刚被标注的地点:“这里是格伦,之前应该是个重要的粮食中转点,但现在……您也看到了。根据我们抓到的一些没来得及撤走的敌人伤兵和当地居民的说法,要让我们‘得不到一粒粮食,喝不到一口干净水’,企图将我们拖死、饿死在进攻的路上!”
张定国沉默地看着窗外,一个年迈的日耳曼老妇人正抱着一个哭闹不止的孩子,茫然地坐在街边的废墟上。
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紧抿的嘴角透露着他内心的波澜。
“部队补给情况如何?”张定国转过身,问道。
陈启云叹了口气:“很不乐观。我们的后勤线刚刚渡过来河,还在努力巩固。前方的消耗很大,尤其是油料和弹药。原本计划在占领区进行部分就地补充,但现在……根本不可能。”
“敌人这种不计后果的破坏,严重迟滞了我们的推进速度,工兵部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清理路障和修复道路、桥梁。照这样下去,别说按计划迂回包抄鲁城,我们自身的补给都可能出现危机。”
这时,王汉的声音通过加密无线电接了进来,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怒火和急躁:“大帅!我这边正面压力巨大!敌人跟疯了一样,依托工事层层阻击,反击也非常凶猛!我的坦克需要油料,炮弹消耗也极大!后勤什么时候能跟上?再这样下去,我这把‘钳子’的正面,别说吸引敌人,自己都快被磨钝了!”
马山的声音也紧随其后,带着一丝疲惫:“空军侦察确认,敌人的焦政策范围极广,不仅针对我们迂回集群的方向,王汉司令的正面也同样如此。”
“我们的前线机场推进受到限制,野战机群作战半径受到挑战。另外,V-1飞弹对后方补给节点的骚扰性攻击频率在增加,虽然损失不大,但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敌人的焦策略,确实打在了北军快速突进的软肋上——漫长的后勤线和对占领区资源的依赖。
指挥部内一片沉寂,所有军官都看着张定国,等待他的决断。
继续强行军,补给压力会越来越大,可能陷入困境。
放缓脚步,等待后勤,则会贻误战机,让敌人有机会巩固鲁城防线,甚至可能识破迂回意图。
张定国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那片被标注为“焦土区”的广阔地域,又看了看窗外那些惶惶不安的平民。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以及无线电另一端王汉和马山的耳中。
“敌人这是要牺牲他们自己的人民,来换取战争的一线生机。他们以为,毁灭就能阻挡我们,恐惧就能让占领区成为我们的泥潭。”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冷冽,“他们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他转向陈启云:“陈师长,立刻以我的名义,发布安民告示。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北军到此,是为终结战争,带来秩序,而非屠杀与掠夺。第二,所有平民,只要不持械反抗,生命财产安全将得到保障。第三,北军将开仓放粮——不是抢掠,而是动用我们自身的随军粮食储备,设立粥棚,优先救济妇孺和老弱!”
陈启云一愣:“北帅!这……我们的军粮也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