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晏到禹州之时已近日暮。
还没进去,就听到里面吵吵嚷嚷。
赵宜说他写了奏折要呈给公主查看。
明绪南拦着,说不许打扰公主静养。
明晏悄悄绕了进去,看着明绪南背着手与赵宜对峙,有模有样,寸步不退,气得赵宜脸红脖子粗。
明晏看得好笑,偷偷知会了沈繁星,回房洗漱换衣之后直接躺在床上睡觉。
禹州查了几日,正好和之前派出来的巡察司的人碰上一起。
查起来轻松许多。
明绪南身担重任,眼看着赵宜一天天关注姑姑的行踪,更是对他没个好脸。
说话越来越不客气,以至于现在两人一见面就对哼,谁也不服谁。
这种情况维持到明晏睡了个饱觉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才打破。
赵宜话里话外探明晏的话,明晏一概不理。
只问他禹州查得如何。
赵宜呈上这几日清查的结果。
禹州还算正常,没什么大乱子。
明晏又和明绪南对了对,和赵宜查的差不多。
去过禹州刺史府露个脸,听过众人述职,也算是将禹州看了看。
别的都还好说,只是禹州大牢里,关押了一个杀人犯,已经关押了一年,还未定罪。
赵宜奏报上重批了这件事。
明晏叫来禹州刺史江逢。
江逢四十来岁,两鬓已经有几丝白发。
这段时间被巡查一事弄得忙碌不堪,看着有些憔悴。
如今坐在堂中看着上首的靖安公主翻看卷宗,满面紧张。
明晏看向一旁的杜荀,“你可查证过此案?有何疑点?”
杜荀看了一眼江逢,道:“此案证据详实,并无疑点。”
明晏道:“既然如此,杀人大案,为何拖到现在也没有上报刑部定罪?”
江逢站起身,有些支支吾吾。
身后的禹州司马陈新上前,道:“启禀公主,此事有些内情,还不算查得很清楚,所以不敢擅自上报。”
明晏丢下卷宗,“说说看。”
陈新对此案烂熟于心,根本不用看卷宗就能将事情说个清楚明白。
死者是禹州一李姓商人,家境殷实。
街坊邻居都对他印象还不错,说他人不错,尊妻爱子,孝敬父母。
去年六月某一日早,被发现死在附近一水塘里,身上八九个窟窿,鲜血染红了半片水塘。
面部划损严重,看得出来凶手与死者有很大的仇怨。
后来多番调查得知,凶手竟然是这李郎的妻子张氏。
差役去李家抓张氏的时候,张氏也没有哭喊叫闹,只是扶了扶发髻,理了理衣裙跟着一起走了。
任凭李家公婆和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也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了大牢承认自己确实杀了李郎,此后没有开口辩解过一句。
明晏道:“证据确凿,她自己也承认了,有何疑点?”
江逢叹了口气,站起身道:“她入了大牢,整日乖乖待着,神情却比抓她的时候轻松,下官看着可疑,又让陈司马去查了一遍。”
陈新道:“走访了附近街坊,却众说纷纭,都说李郎为人不错,和和气气的,却说张氏脑子有些问题,喜怒无常的,和李郎形同陌路一般,李郎倒是陪着小心,十分疼爱妻子。可是,也有人说,张氏命苦,所嫁非人,问起来,那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明晏皱眉,“什么叫说不出个所以然?”
陈新想着之前探查时候那些人说的话,道:“就是东一句西一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概就是李家没有满足张氏的一些小要求,张氏就说对她不好之类的。”
“那怎么此案拖了这么久?”
陈新去看江逢,退到了身后。
江逢在此支支吾吾,面色发红,十分心虚的模样。
明晏一拍桌子,桌上的卷宗都掉到了地上!
江逢吓得立马站了起来,“下官,下官会尽快处理此案。”
一旁的杜荀纠结许久,低声朝明晏道:“下官查了查,好像是江刺史的夫人按着,说此案不明,张氏有冤屈,不能草草结案,闹着不许江刺史往上报。”
明晏惊大了眼。
转头看向江逢。
江逢立马弯腰行礼告罪,“公主明鉴,夫人久居内宅,不懂公务,都是底下人乱说,此事是下官的过失,不关夫人的事。”
明晏道:“无风不起浪,劳烦江刺史将夫人请来,本宫问一问。”
江逢面色大变,“公主,夫人是内宅妇人,胆小,怕是会在公主面前失礼,见不得贵人。”
明晏不悦道:“刺史夫人如何见不得人?本宫又不吃人,几句话都问不得了?非要本宫亲去江府找她不可?”
江逢知道今天不见是不行了,只能派长随去府中请夫人前来,使了不少眼色,让长随多提醒夫人几句。
明晏端起桌边的茶饮了一口,问道:“听闻江刺史是永德十年的榜眼?”
江逢擦了擦汗,“是。”
“江刺史祖籍哪里?”
“江南元州。”
“师从何人?”
“是老家一位秀才夫子,后有幸考入元州书院,读到十九岁,书院山长举荐下去了京城通过了国子监入学考,在国子监求学三年,这才参加永德十年的科考。”
“听闻你是穆老门生?”
江逢忙摆手道:“算不得穆老门生,只是有幸在国子监听过穆老讲过一月学。”
明晏好奇道:“本宫观你样貌端正,才学也不俗,当年高中榜眼,应得京中贵女青睐,可是听闻尊夫人是乡下女子?”
江逢道:“夫人娘家在元州算是富农,少时我们同在一村,早早就定下了婚约,成年之后便成了亲。”
高中之时,孩子都会说话了。
明晏笑道:“江刺史一朝高中飞黄腾达却不忘糟糠之妻,人品贵重,禹州也没什么大问题,可怎么吏部考核近几年都是中中?”
江逢摇头,“下官不知吏部公务。”
闲聊半晌,江夫人秦氏也紧紧赶了过来。
一进正堂,看着一向坐在上首的夫君在一旁坐立难安,上面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子。
衣着肃静,简单干练,嘴角含笑,不怒自威。
此刻正上下打量着她。
江逢赶紧上前低声道:“还不快参见公主殿下。”
秦氏收回看出神的眼睛,忙福身行礼,“妾身秦氏参见靖安公主。”
明晏笑着抬手,“秦姐姐请坐。”
秦氏一怔,愣愣起身,瞧瞧江逢,又瞧瞧笑容和煦的靖安公主。
嘴比脑子快,“公主真是客气,妾身的年纪都能做您娘了,怎么能称姐姐?”
江逢眼前一黑。
公主的娘,那可是已故的皇后,那是能拿来比喻的吗?
忙请罪道:“公主恕罪,拙荆有口无心,有口无心。”
秦氏也醒过神自己说错了话,惊出一身冷汗。
忙行礼告罪道:“妾身失言,妾身的意思是妾身年纪大了,当不得公主一声姐姐。”
明晏也不在意,“天下女子皆是姐妹,不用拘泥何种形式,坐吧,秦姐姐,我有话问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