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吴阿蒙。
当车轮滚过山谷草原的交汇点,远方那片古老而温暖的盆地徐徐展现,我终于踏入了塔城——新疆塔城地区的核心,一座横亘在天山与准噶尔盆地之间的边疆要塞。
塔城,这名字听起来就像一块嵌在西北土地上的古铜石,厚重,宽广,带着黄土的质感与风的呼啸。它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节点,是中哈边境贸易的枢纽,是民族融合的典范,是我在地图上早就圈出的重点坐标。
在《地球交响曲》的卷轴上,我郑重写下:
“第346章,塔城。 丝路的心跳,边地的旋律, 这是多元世界的交汇点,也是高原时间的流转之地。”
一、塔尔巴哈台的风,从未停止
从裕民县进入塔城的途中,塔尔巴哈台山口风声隆隆,像上古的号角。司机告诉我:“这是出了名的‘塔城风’,一年能吹三百多天,不吹风的时候,人们反而觉得不习惯。”
抵达塔城市区时,风果然没有停,只是变得温柔而绵长。街道宽阔,民居低矮整齐,塔尔巴哈台山脉就横卧在城市的南侧,像一条静静守护边疆的龙。
我站在市中心的风之广场,看着旋转不息的风车雕塑与随风飘扬的塔城旗帜,忽然觉得这风并不是冰冷的,而是一种城市的节奏,一种古老而持久的呼吸。
我写下:
“风,是塔城的语言。 它将草原的呼唤、边境的记忆、丝路的回响, 一遍遍吹进这座城的骨血。”
风中,我闭上眼,回忆起一路走来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面孔,它们就像这呼啸的风一样,在我心中穿梭,却都没有离去。
二、古驿重镇:丝路北道的沉默守望者
塔城的名字,源于“塔尔巴哈台旧城”之意,自清代起便是准噶尔蒙古部落的重要驻地,之后成为清政府设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的驻节地,是边防、商贸与民族治理的重镇。
我来到“边疆历史博物馆”,看见一件旧铜铃,曾随马队走过中亚草原;一块丝绸碎片,标着“波斯织工”;还有一幅驿道图,显示塔城与伊犁、乌苏、哈萨克草原之间的密切往来。
馆长是一位维吾尔族中年学者,他说:“塔城不是边缘,它是交点,是不同文明互相交手的地方。”我点头,想到此地曾见证成吉思汗西征、沙俄东扩、清廷屯边、现代改革,无数驿道与旅人,将这片土地变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我写下:
“塔城是沉默的守望者。 它不追逐潮流,却始终站在文明边界, 用厚重的土地记录轻盈的马蹄。”
我站在一面旧地图前出神,感觉自己仿佛正走在驿道之上,每一步都踩在一段古老故事的回响中。
三、边贸之城:汉子与香料,市场与边境
第二天,我前往位于边境线上的“巴克图口岸”。这是一处具有百年历史的通商口岸,如今仍是中哈贸易的重要门户。口岸广场上旗帜飘扬,巨大的集装箱车辆从关卡进出,来自哈国的司机和塔城商人混合而行,热闹却有序。
我随一位本地汉族商人刘哥走访边贸市场。他的摊位上有哈萨克风味的奶制品、俄罗斯巧克力、阿拉木图来的蜂蜜、还有中方出口的五金工具和纺织品。他说:“这地方不能太窄眼看事,我们是做两国之间的‘桥’。”
午后,我坐在一间“中哈咖啡屋”小憩,身边的顾客说着中哈双语,播放的是哈萨克风格改编的《茉莉花》,我忽然觉得,这里不是中国的边界,而是世界的中心。
我写下:
“边境不只是界碑与铁丝网, 它是互通的口岸,是人类交换梦想的窗口。”
四、民族之城:七族共居的多彩画卷
塔城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城市。哈萨克、汉、回、维吾尔、蒙古、俄罗斯族、锡伯族等共同生活在这片绿洲上。
我在市区参加了一场“民族风情节”,广场上彩旗招展,舞台上依次登场:哈萨克的冬不拉、回族的太极扇舞、维吾尔的桑皮纸舞蹈、蒙古的呼麦、汉族的锣鼓喧天,还有一队俄罗斯姑娘跳着轻快的圆舞。
人群中没有陌生感,只有分享。小孩们手牵着手跳舞,老人们围坐着喝茶聊天。文化在这里不是冲突,而是交响。每一种文化都保留着自己的姿态,却都能与他者相融。
我写下:
“塔城,是民族的画布。 每一笔都是独立的颜色, 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那一晚,我在帐篷小剧场看完演出后,一位哈萨克奶奶握着我的手,轻声说:“你是外地人,但这里的风也吹过你。”那一瞬,我的眼眶竟莫名湿润。
五、边地暮色:风中的火光与信仰
夜幕降临,我独自走在城南的“塔城老街”。路灯昏黄,风依旧不停。老街两旁是百年砖木结构的房屋,有哈萨克手工艺店,有汉族小吃摊,还有一间旧木清真寺,门前挂着清香的灯。
我随人群走进一家老式饭馆,叫了一份抓饭和一碗奶茶。炉火劈啪作响,老板在一角静静弹着冬不拉,旋律低沉缠绵。窗外是风拂过杨树,窗内是人间烟火的温柔。
有人说塔城风太大,不适合久留。但我知道,正是这风,这火,这灯光,这夜的轻响,让塔城成了一个难以忘怀的地方。
我写下:
“风中的塔城,是一座静默的城, 它不炫耀,却让人踏实; 它不激烈,却刻骨铭心。”
六、启程之刻:再入天山,奔向额敏
第三天清晨,我站在塔城市郊的山坡上,远眺初升的朝阳。东方的天山逐渐染上金光,草地开始苏醒,晨风吹动肩上的衣襟。车辆启动,我即将前往下一个地方——额敏县。
额敏,是一片牧场与绿洲交织的县域,是通向伊犁与天山腹地的重要通道,我知道,那里的风景和故事,依然在等待我。
我在《地球交响曲》的地图上郑重落笔:
“第346章,塔城,记。 风起于山,声和于市, 这是边地之心,也是丝路之魂。”
下一站,额敏县。
我要深入更深的山地牧场,写下天山脚下的绿洲与人文传承,继续这首横跨万里的地球交响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