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霆琛挂断电话,手指在手机边缘划过,屏幕暗下。他转身看向苏瑶,声音压得很低:“他们开始盯上学校了。”
苏瑶正把五宝的画往抽屉里收,听到这句话,手停了一下。她没抬头,只是把画纸平整地放进角落,顺手关上了抽屉。屋里很静,连钟表走动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你打算怎么办?”她问。
“我已经让陈默提前交报告。”厉霆琛走到书房门口,“进来谈。”
她跟着他走进去,门关上的一刻,房间像是被隔开了一层。墙上挂着一块大屏,桌上的平板亮着,显示着加密连接倒计时。厉霆琛打开系统,输入权限码,几秒后,屏幕闪出一个中年男人的脸。
“陈默。”厉霆琛说,“现在可以开始了。”
陈默坐在画面中央,背景是一间昏暗的屋子,墙上有地图和标记线。他说话没有多余语气:“我刚拿到更完整的行动链。你们之前判断没错,‘曙光计划’不是恐吓,是实打实的布局。”
苏瑶坐到电脑前,打开了记录文档。
“目标人物在曼谷租了两处住所,表面身份一个是医疗器械进口商,另一个是旅游项目投资人。这两个壳公司已经完成资金注入,最近七天内有三笔来自境外空壳账户的转账,总额超过八千万。”
厉霆琛站在屏幕前,没动。
“他见了三个人。”陈默继续说,“第一个是外籍工程师,曾参与某国电网改造项目,三个月前被解雇;第二个是退役情报官员,擅长舆论操控和心理战;第三个是本地黑客组织头目,专攻数据伪造和媒体平台入侵。”
苏瑶敲下关键词:电网、舆论、数据。
“他们的动作集中在两个方向。”陈默调出时间线,“第一,制造一场‘技术故障引发公共危机’的事件;第二,通过社交媒体放大恐慌情绪,把责任引向主导项目的公司——也就是厉氏。”
厉霆琛眼神一沉:“所以他不碰资产,也不动股价,而是直接打名声?”
“对。”陈默点头,“一旦新能源峰会现场出现供电异常,哪怕只是短暂停电,他也能让全网疯传‘厉氏技术不过关’‘项目存在安全隐患’这类消息。投资者会动摇,合作方会撤资,政府审批也会延迟。”
房间里没人说话。
苏瑶忽然开口:“他说‘家庭弱点’,又提学校……这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不只是分散。”厉霆琛接道,“他在测试我们什么时候会反应,反应多快。学校威胁是假动作,峰会才是主战场。”
陈默补充:“我已经确认,对方正在联系本地媒体资源,准备了一批预热稿件。只要峰会当天发生任何异常,这些内容会在十分钟内全网推送。”
苏瑶翻着手里的资料:“我们对外发布的技术方案都是公开的,有没有可能被人曲解?”
“有。”厉霆琛拿起平板,点开一份文件,“白皮书里提到‘智能调控模块采用动态响应机制’,这句话如果被剪辑成‘系统依赖不稳定算法’,就能制造技术缺陷的假象。”
苏瑶立刻记下来。
“安保方面呢?”她问。
“我已经让技术组重做防护方案。”厉霆琛说,“所有设备进场前必须经过三级检测,网络线路全部改用物理隔离。另外,现场增加备用电源组,确保即使外部供电中断,内部系统也能独立运行。”
“还不够。”陈默提醒,“他们不会只靠技术手段。那个退役情报官最擅长的是制造内部矛盾。他可能会策反工作人员,或者安插假记者混进发布会现场。”
厉霆琛盯着屏幕:“人员审查要重新做一遍,所有参会资格再核一次身份。”
“我可以帮忙。”苏瑶说,“过去两年我们接受的所有采访我都存了档,包括提问记录和现场视频。我可以找出哪些信息点容易被断章取义,提前准备回应口径。”
厉霆琛看了她一眼:“你负责这一块。”
她点头,打开另一个文件夹,开始一条条梳理。
陈默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对方的资金流向显示,他们和一家东南亚公关公司签了短期合约,专门处理‘突发事件舆情管理’。这家公司去年帮一个矿业集团洗过黑锅,手法很熟——先放负面消息,再引导‘受害者’发声,最后假装第三方调查机构出面‘澄清’,实际上把水搅浑。”
厉霆琛冷笑:“所以他不怕事情闹大,就怕没人关注。”
“正是如此。”陈默说,“他们需要热度,越乱越好。”
苏瑶停下打字的手:“那我们就不能按常理应对。如果他们想炒话题,我们就得抢在前面定调子。”
“怎么定?”厉霆琛问。
“主动披露。”她说,“我们现在就把白皮书的核心技术细节拆解出来,做成通俗解读视频,提前两天发布。让公众先了解真实情况,等他们造谣的时候,大家已经有判断依据了。”
厉霆琛沉默几秒,点头:“可以试。但发布渠道要控制,不能让他们提前拿到素材。”
“我来安排。”苏瑶说,“用内部加密通道传给信得过的媒体人,分批次放出。”
陈默看着两人配合的节奏,语气稍缓:“你们现在的应对已经从被动转为主动了。但记住,对方真正想打击的不是项目,是你本人。所有攻击都会指向‘厉霆琛决策失误’‘管理失控’这类标签。”
厉霆琛站直了身体:“那就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掌控局面的人。”
陈默关闭了几个窗口,最后说:“我今晚还要见一个线人,他会带出一份名单,是对方近期接触过的本地合作人。一旦拿到,我会第一时间传过来。”
“注意安全。”厉霆琛说。
“我知道分寸。”陈默顿了顿,“还有,建议你们尽快调整孩子的接送方式,不要用固定路线。刚才我说的舆论战,很可能伴随线下动作。他们如果发现你们全力应付峰会,说不定会再拿家人做文章。”
苏瑶的手指在键盘上停住。
厉霆琛转身看她:“明天开始,换备用校车路线,接送人全部更换。家里监控升级,所有出入口加装人脸识别。”
她低声应了句好。
陈默看了眼时间:“我该走了。”
画面一闪,屏幕变黑。
书房里只剩下设备运行的轻微响声。苏瑶还在整理资料,一行行往下拉。厉霆琛走到窗边,外面天色已暗,远处城市的灯光一盏盏亮起。
“你觉得他还会有别的招?”她问。
“一定有。”厉霆琛说,“他不会只押一个方向。”
“那我们就得比他想得更快。”
他回头看着她:“你现在是在和我一起扛这件事。”
她抬眼看他,没有笑,也没有犹豫:“我一直都在。”
她合上笔记本,重新打开另一个文件夹,标题是《近三年公开演讲语录分析》。鼠标点下去,页面跳转,第一段文字出现在屏幕上。
厉霆琛拿起手机,拨通安保主管的号码。
“从明天起,所有员工进出公司必须刷脸加指纹验证。”
“是。”
“另外,查一下最近申请采访的媒体名单,重点关注境外注册的机构。”
电话那头记下要求。
苏瑶突然出声:“这里有个问题。”
厉霆琛走回桌边。
“去年你在科技论坛上说过一句话——‘系统的容错率建立在极限测试基础上’。”她指着屏幕,“这句话如果被改成‘系统需要靠极限测试才能维持运行’,意思就完全变了。”
厉霆琛盯着那行字。
“立刻联系原媒体平台。”他说,“把原始视频标注时间戳,准备好澄清声明。”
苏瑶已经在写回应文案。
厉霆琛拿起平板,调出峰会场地平面图。他放大电力接入区,用笔圈出三个关键节点。
“明天上午九点。”他说,“召开应急小组会议。”
苏瑶合上电脑。
“我去准备材料。”
她站起来,椅子滑回桌底。
厉霆琛站在原地,手指在平板边缘轻轻敲了两下。
窗外一辆车驶过,灯光扫过墙面,又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