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给孩子们添面:“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劲学手艺,想学啥我都教你们。”
这天,苏明正在给陈列角的老竹编掸灰尘,来了个戴棉帽的大叔,手里拿着个竹编鸟笼。
“苏师傅,我在网上看到你的故事,想让你帮我看看这个鸟笼,是不是老手艺。”大叔说。
苏明接过鸟笼,上面编着缠枝纹,笼门有点松动:“这是‘缠枝编’,当年养画眉鸟的笼子,你这鸟笼得有四五十年了。”
大叔点点头:“是我父亲当年的宝贝,他总用这个笼子养鸟,说编得透气。”
苏明指着鸟笼的纹路:“你看这缠枝纹,编得均匀规整,没有跳线,是老手艺的特点。”
他又摸了摸笼条:“这笼条是手工劈的,粗细有点差别,机器编不出来,是老物件。”
大叔着急地问:“苏师傅,这鸟笼能不能修?我想给我孙子留着,让他知道爷爷当年的爱好。”
苏明点点头:“能修!把松动的笼门加固一下,再上点蜂蜡,还能留个念想。”
大叔高兴地说:“太谢谢你了苏师傅!修复费我给你,你尽管说。”
苏明摆摆手:“啥钱不钱的,你要是有空,给工作室的煤炉劈点柴就行。”
大叔笑着说:“没问题!我今天正好没事,劈完柴再听你讲讲老手艺。”
下午,大叔真的劈了一大堆柴,码得整整齐齐。
苏明看着码好的柴:“大叔,辛苦你了,这么冷的天,劈了这么多柴。”
大叔擦擦汗:“不辛苦!苏师傅,你快帮我修鸟笼,我想早点带回家。”
苏明开始修复鸟笼,学员们围在旁边看着,时不时问点问题。
“苏叔,修复老鸟笼,是不是得特别小心,不能弄坏原来的纹路?”有个学员问。
苏明点点头:“对!修复老物件,就得顺着原来的样子,不能瞎改,不然就没那股老味道了。”
他一边修一边说:“你看这笼门,加固的时候得用细竹丝,别用粗的,不然影响美观。”
学员们听得认真,手里还拿着笔记本记着要点。
傍晚,鸟笼终于修复好了,看着比之前精神多了。
大叔接过鸟笼,激动地说:“苏师傅,太谢谢你了!跟原来一样,我父亲要是知道了,肯定很高兴。”
苏明拍拍他的肩膀:“不用谢,老物件能修好,念想能留住,比啥都强。”
他还教大叔保养方法:“别放在潮湿的地方,每隔半年用温毛巾擦擦,能放更久。”
这天,苏明正在工作室煮姜枣茶,之前送酱菜的大姐又来了,还带来了一筐苹果。
“苏师傅,这是我家果园种的苹果,给老人们和学员们尝尝鲜,甜着呢。”大姐说。
苏明连忙接过苹果:“大姐,你太客气了,修个壶套,还让你这么破费。”
大姐笑着说:“苏师傅,你帮我圆了念想,这点苹果不算啥,以后我常来看看。”
中午,张奶奶用苹果做了苹果派,老人们和学员们吃得格外香。
过了几天,天气稍微暖和点了,苏明带着学员们去竹林砍了点竹子,准备做新的竹编材料。
他教学员们怎么选竹、劈竹丝:“选竹子得选三年的,太嫩的不结实,太老的太脆。”
学员们学得认真,有的扶着竹子,有的帮忙递工具。
有个学员问:“苏叔,劈竹丝有没有啥窍门?我总劈不匀。”
苏明笑着说:“窍门就是多练,我当年劈坏了好多竹子,才练出这手艺。”
下午,苏明带着学员们回到工作室,开始泡竹丝、整理材料。
老人们没事也来工作室坐着,有的看学员们学手艺,有的跟苏明唠家常。
王大娘说:“苏明,你带着孩子们学手艺,真是件好事,老手艺可不能断。”
苏明笑着说:“是啊,老手艺得有人学,才能传下去,不然就真的没了。”
他还在煤炉上烤了几个红薯,谁来了都能吃一块,甜丝丝、热乎乎的。
年底的时候,工作室的老物件陈列角又添了不少新东西,苏明把收集来的故事整理成了小册子。
学员们把小册子分发给来参观的游客,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有个游客说:“苏师傅,这些故事太感人了,老物件背后藏着这么多温暖。”
苏明笑着说:“这些都是咱老百姓的日常,藏着过日子的暖,看着亲切。”
刚过大寒,村里的风刮得更猛了,苏明裹着厚棉袄,早早往工作室赶。
路过养老点,他进去看了看,张大爷正坐在炉火旁打瞌睡,苏明轻轻给他盖了件外套。
走到工作室门口,就看见个穿军大衣的老爷子,手里捧着个木盒,在门口来回踱步。
老爷子看见苏明,眼睛一亮:“苏师傅,可算等着你了!”
苏明赶紧开门:“大爷,外面天寒地冻的,快进屋烤烤火。”
老爷子跟着进屋,小心翼翼打开木盒,里面是个竹编蛐蛐罐,上面编着山水图案。
苏明拿起蛐蛐罐,手指慢慢摩挲:“这是‘透雕编’,当年玩蛐蛐的行家都爱用,你这罐子得有五六十年了。”
老爷子点点头:“是我年轻时跟老艺人学编的,后来搬家弄丢了盖子,一直想修修。”
苏明翻过罐子,看了看接口:“你看这山水纹路,编得疏密有致,你当年手艺肯定不差。”
他抬头问:“盖子是丢了还是坏了?能找到同款竹丝,我能给你补一个。”
老爷子叹了口气:“搬家时弄丢了,我找了好多年,都没找到合适的。”
苏明沉吟片刻:“我试试!按罐子的尺寸和纹路,编个一模一样的盖子,保证严丝合缝。”
他转头对学员说:“去拿点三年的老竹丝,泡软了,我教你们编老蛐蛐罐的盖子。”
学员应声跑去,老爷子连忙说:“苏师傅,辛苦你了,多少钱你尽管开口。”
苏明摆摆手:“啥钱不钱的,你要是不嫌弃,给我讲讲当年玩蛐蛐、编竹编的故事就行。”
老爷子笑着说:“那有啥嫌弃的!我肚子里的故事,能给你讲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