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坐在炉火旁,手里捏着泡软的竹丝,一点点勾勒盖子的轮廓。
“编这种透雕的,得先定好纹路,一根竹丝都不能错,跟做人一样,得有章法。”苏明一边编一边说。
老爷子坐在旁边,打开了话匣子:“当年学编竹编,老艺人说我手笨,我练了三个月才编出第一个像样的罐子。”
苏明点点头:“学手艺哪有不笨的,我当年学编竹篮,编坏了几十个才开窍。”
张奶奶端来一碗热汤面:“苏明,大爷,先吃碗面暖暖身子,活儿不急。”
中午,苏明和老爷子就着张奶奶做的咸菜,吃完了热汤面。
老爷子抹了抹嘴:“苏师傅,这面吃得舒坦,比城里的山珍海味还香。”
苏明笑着说:“家常便饭,吃饱了有力气干活,下午争取把盖子编出来。”
他接着编盖子,手指冻得有点发红,就凑到炉火旁烤烤,接着往下编。
学员看着心疼:“苏叔,你歇会儿,我们来试试?”
苏明摇摇头:“这盖子得跟罐子严丝合缝,我亲手编才放心。”
下午,苏明终于把盖子编好了,还打磨得光滑发亮,跟罐子配在一起,跟原装的一样。
老爷子接过蛐蛐罐,盖上去试了试,严丝合缝,激动得直手抖:“苏师傅,太谢谢你了!跟当年的盖子一模一样。”
苏明笑着说:“你当年编罐子的手艺扎实,我照着纹路编,肯定差不了。”
他又教老爷子保养方法:“用蜂蜡擦一擦,既能防潮,又能让竹丝更亮,能再放几十年。”
送走老爷子,苏明刚想喝口热茶,就看见孙子小远跑了进来:“爷爷,我放假了,来帮你干活!”
苏明摸了摸孙子的头:“好小子,正好帮我把陈列角的老物件擦擦灰。”
小远拿起抹布,小心翼翼地擦着竹编物件:“爷爷,这些老物件都有故事吗?”
苏明点点头:“每个都有!你擦的这个竹篮,是当年你太爷爷编给你太奶奶的陪嫁。”
祖孙俩一边擦灰,一边聊着老物件的故事,工作室里暖意融融。
傍晚,苏明去菜园摘了点白菜,准备给养老点的老人们做白菜炖粉条。
路过老槐树,看见几个孩子在雪地里玩,手里拿着竹编小蚂蚱,冻得脸蛋通红。
“苏爷爷,苏爷爷,你看我们编的蚂蚱!”孩子们围过来。
苏明蹲下来,看了看孩子们手里的作品:“编得越来越好了,就是手冻得通红,快进屋烤烤火。”
他领着孩子们进屋,给他们倒了热水,又烤了几个红薯:“吃点红薯暖暖身子。”
第二天上午,苏明正在给一个老竹编筐补丝,之前那个修蛐蛐罐的老爷子又来了。
老爷子手里拎着个布包:“苏师傅,我给你带了点自家晒的腊肉,你尝尝。”
苏明连忙推辞:“大爷,你太客气了,编个盖子而已,不用这么破费。”
老爷子把布包往桌上一放:“你帮我圆了几十年的念想,这点腊肉不算啥。”
他坐在炉火旁,又给苏明讲起了当年跟老艺人学手艺的趣事,苏明听得津津有味。
中午,张奶奶用腊肉做了腊肉炒蒜苔,香味飘满了工作室。
老人们和学员们吃得直点头:“这腊肉真香,比买的好吃多了。”
苏明给老爷子添了碗饭:“大爷,多吃点,尝尝张奶奶的手艺。”
老爷子笑着说:“苏师傅,你这儿不仅手艺好,人更暖,跟家一样。”
下午,苏明领着学员们,把工作室的老物件都搬到院子里,趁着晴天晒晒太阳。
他一个个给老物件掸灰、检查:“这些老物件跟人一样,得时常照料,不然容易坏。”
有个学员问:“苏叔,这些老物件又不能卖钱,你为啥这么上心?”
苏明拿起一个竹编小筐:“这不是钱的事,每个老物件都藏着一段日子、一份情分,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他给学员们讲每个老物件的故事,学员们听得格外认真。
傍晚,苏明正在收拾老物件,养老点的王大娘来了,手里拿着个竹编小盆。
“苏明,这盆有点漏水了,你帮我修修,我还想用来盛米。”王大娘说。
苏明接过小盆:“大娘,没问题,我给你补补缝,保证不漏水。”
他坐在修复角,手里捏着细竹丝,一点点往漏缝里补。
“你这小盆是‘平纹编’,当年家家户户都有,你用了几十年了吧?”苏明问。
王大娘点点头:“是啊,跟着我一辈子了,舍不得丢。”
苏明补完缝,又用蜂蜡打了一层:“大娘,修好了,以后盛米、盛面都没问题。”
王大娘接过小盆,反复看着:“苏明,谢谢你,你这手艺真地道。”
她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糖块:“给你和孩子们吃,甜丝丝的。”
苏明笑着收下:“谢谢大娘,你快回去吧,外面冷。”
过了几天,天气稍微转暖,苏明带着学员们去竹林砍了点竹子。
他教学员们怎么选竹、劈竹丝:“选竹子得选向阳的,竹丝结实有韧性;劈竹丝得顺着纹路,不然容易断。”
学员们学得认真,苏明手把手地教,时不时纠正他们的动作。
有个学员劈竹丝时伤了手,苏明赶紧拿出创可贴:“学手艺别急,安全第一,慢慢练。”
下午回到工作室,苏明烧了壶热水,给学员们泡了姜枣茶。
老人们也来工作室串门,张大爷看着学员们编竹编,忍不住也拿起竹丝试试。
苏明笑着说:“张大爷,你也露一手,让孩子们学学你的木雕手艺。”
张大爷摆摆手:“老了,手笨了,还是看苏明你编得好。”
工作室里,炉火噼啪作响,竹丝穿梭,欢声笑语不断。
这天,苏明正在整理老物件的故事笔记,之前那个编蛐蛐罐的老爷子又来了。
他手里拿着个相册:“苏师傅,我给你带了当年学竹编的照片,你看看。”
苏明接过相册,里面全是黑白照片,有老爷子跟老艺人学编竹编的场景,还有当年的竹编作品。
“太珍贵了!这些照片能给老手艺留个念想。”苏明高兴地说。
他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打算以后贴在陈列角。
中午,老爷子留在工作室吃饭,张奶奶做了炖土鸡,老爷子吃得直点头:“苏师傅,张奶奶的手艺,真是一绝。”
苏明给老爷子夹菜:“喜欢就多吃点,以后常来,我还想听听你当年的故事。”
饭后,苏明教老爷子编了个简单的竹编小挂件:“你给孙子带回去,也算你亲手做的念想。”
老爷子学得认真,虽然手指有点僵硬,但跟着苏明的口诀,慢慢也编出了个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