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幼儿园活动室,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带。一天的课程即将结束,王老师轻轻拍手,提醒孩子们:各位小朋友,现在是整理时间哦。
活动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有的开始收拾散落一地的积木,有的整理图书角的绘本,有的则在收拾美术课的画具。顾念安站在玩具角前,看着满地的玩具,小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爸爸,为什么每天都要整理玩具?她撅着小嘴,转头问正在一旁等待的顾沉舟,反正明天还要玩的呀。
顾沉舟看着女儿委屈的模样,想起今早送她来时,活动室还整洁有序的样子。他蹲下身,与女儿平视:因为整洁的环境会让每个人感到舒服,而且这也是对玩具的尊重。
玩具又不会说话,怎么知道我们尊不尊重它?安安歪着头,显然对这个说法不太信服。
这时,小雨抱着一叠绘本走过来,听到他们的对话,插嘴道:我妈妈说,懂得整理的孩子才是最棒的!
安安看了看小雨怀中整齐的绘本,又看了看自己面前杂乱的玩具,小声嘀咕:可是整理好麻烦...
顾沉舟没有催促,而是挽起袖子,开始动手整理起来。他先把积木按形状分类,再把毛绒玩具摆放到指定的架子上,动作有条不紊。安安站在一旁看着,起初有些不以为然,但随着父亲的动作,活动室的一角逐渐变得整洁有序,她的眼神也开始发生变化。
爸爸,为什么你要把积木按颜色分开?她好奇地问。
这样下次小朋友想玩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想要的积木了。顾沉舟拿起一块红色积木,想象一下,如果你想要搭一个红房子,却要在乱七八糟的积木堆里找半天,是不是会很着急?
安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终于蹲下身,学着父亲的样子开始整理。起初她的动作还有些生疏,经常不知道该把玩具放在哪里。但在顾沉舟的耐心指导下,她渐渐掌握了整理的技巧。
小熊应该回家啦,她抱着一个毛绒玩具,认真地把它放回贴着小熊贴纸的格子,小汽车也该回车库了。
最让顾沉舟意外的是,在整理过程中,安安发现了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拼图碎片。这是小美一直在找的拼图块!她惊喜地叫道,上次因为找不到这一块,我们的拼图一直没完成。
她小心翼翼地把那块拼图放在一旁,准备明天带给小美。这个发现似乎让她对整理有了新的认识。
当所有的玩具都回到自己的,活动室恢复了整洁。安安站在门口,看着井然有序的房间,小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爸爸,整理好像变魔术一样,她牵着顾沉舟的手说,刚才还乱七八糟的,现在变得这么整齐。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安安一反常态地安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突然,她抬起头说:爸爸,我明白了。整理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我们自己。就像刚才,找到小美的拼图块的时候,我好开心。
顾沉舟惊讶于女儿的领悟力。他原本以为需要多次解释的道理,女儿在一次亲身体验中就明白了。
晚餐时,安安主动提出要帮忙整理餐桌。她学着在幼儿园的样子,把碗筷分类放好,还把调味瓶摆得整整齐齐。苏晚惊讶地看着女儿,转头用眼神询问丈夫。
我们的小公主今天学会了整理的魔法。顾沉舟微笑着解释。
睡前,安安特意把明天要穿的衣服叠好放在床头,书包也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样明天早上就不会手忙脚乱啦,她得意地说,而且找东西也很方便。
这个夜晚,顾沉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一堆杂乱的玩具让女儿领悟了秩序的意义。当她亲手将混乱恢复整齐,当她因帮助他人找到失物而喜悦,她正在理解生活中最基本的礼仪——对环境的尊重,对他人时间的珍惜。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习惯,正在悄悄塑造她为人处世的根基。
窗外,月色如水。顾沉舟知道,今天在女儿心中种下的这颗关于秩序的种子,将会随着岁月生长,最终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用耐心的陪伴,浇灌这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