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如同细碎的金箔,透过据点餐厅东侧的大片玻璃窗,泼洒进室内,将原木色的长餐桌映照得温暖而明亮。空气中弥漫着烤面包的焦香、咖啡的醇厚,以及一种雨后初霁般的清新气息。
周晓芸坐在餐桌旁,身上穿着林晓为她准备的、略显宽松但柔软舒适的棉质家居服。她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喝着面前温热的牛奶,动作依旧带着几分拘谨和生疏。这是她回到东海的第一个清晨,陌生的环境,久违的、属于“家庭”的日常氛围,都让她需要时间去适应。
老周坐在她斜对面,面前摆着一份简单的早餐,但他几乎没动,目光大多数时候都落在女儿身上。他看着她安静进食的样子,看着她比昨日略微放松的肩线,心中那份失而复得的充盈感几乎要满溢出来。他几次想开口说点什么,问问她睡得好不好,牛奶合不合口味,却又怕打破这来之不易的平静,最终只是默默地将一碟看起来最松软的烤吐司往她的方向推了推。
苏晴将煎好的最后一个太阳蛋放在余年盘子里,然后自然地坐在他身边,目光柔和地扫过餐桌旁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周晓芸身上,语气轻松地开口:“晓芸,牛奶温度合适吗?要不要试试这个蓝莓酱,是林晓昨天特意买的,不太甜。”
周晓芸抬起头,对上苏晴温和的视线,轻轻点了点头,声音细微:“合适的,谢谢苏晴姐。”她没有去动那碟蓝莓酱,但紧绷的嘴角似乎软化了一丝。
林晓正在给面包抹黄油,闻言笑道:“我记得周哥以前提过,晓芸你喜欢吃带点果味的,就买了这个。”她的话自然而然地接上,仿佛周晓芸本就是这餐桌旁固定的一员,而非突兀的客人。
程日星坐在长桌的另一端,一如既往地沉默进食,但他今天喝粥的速度明显慢了些,偶尔会抬起眼,飞快地掠过餐桌对面的景象——老周那掩饰不住的关切,周晓芸低垂的侧脸,以及林晓说话时微微弯起的眼睛。当林晓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来时,他又会迅速低下头,专注地盯着自己碗里的粥,仿佛那里藏着什么复杂的代码。
早餐进行到一半,程日星放在手边的平板电脑屏幕亮了起来,发出低低的提示音。他立刻拿起,手指快速滑动了几下,眉头微微蹙起。
“有发现?”余年放下咖啡杯,敏锐地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程日星。
“嗯。”程日星将平板转向餐桌中央,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网络拓扑图和数据流分析,“昨晚连夜追踪,关联到几个新的Ip段,活动模式与‘兴达劳务’背后的资金通道有重叠。其中一部分数据流,指向一个位于……东南亚某国的服务器集群,注册信息层层伪装,看起来很像是他们的一个备用指挥节点或者数据中转站。”
他的声音平静,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冷静,“对方很警觉,金澜出事之后,这几个节点的加密等级和跳转频率都提升了。我在尝试绕过他们的防御,但需要时间,而且有触发警报的风险。”
这个消息让早餐桌上轻松的气氛为之一凝。
老周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他放下筷子,沉声道:“不能让他们切断联系或者转移数据!必须抢在他们彻底消失之前,锁定关键证据!”
“日星,优先保证自身隐蔽,寻找对方防御的薄弱点,不要硬闯。”余年立刻做出指示,语气沉稳,“老周,你配合日星,从你之前积累的类似案例库中,找找看有没有可供参考的渗透模式或漏洞利用思路。我们需要一个稳妥的方案,既能拿到东西,又不能打草惊蛇。”
“明白。”老周和程日星几乎同时应道。一种熟悉的、专注于攻克难题的工作节奏,瞬间在两人之间建立起来。
苏晴看着这一幕,轻轻用指尖点了点桌面,将大家的注意力拉回一些:“既然对方可能受惊,我们明面上的动作也要加快。林晓,我们之前讨论的,关于针对务工人员的反诈骗普法手册和线上讲座方案,需要尽快落地。一方面是真能帮到人,另一方面,也是给潜在的、还在观望的受害者一个信号和求助的渠道。”
林晓立刻点头:“资料库都是现成的,我下午就能把初稿框架搭出来。可以联合几家关注劳工权益的公益组织一起推动,覆盖面更广。”
早餐后,众人各自开始一天的工作。程日星第一个离席,径直回到了他的数据工作间。林晓则帮着苏晴收拾餐具。
周晓芸站起身,似乎有些无所适从。老周连忙也跟着站起来,想说点什么。
“周哥,”苏晴适时开口,语气自然,“我带晓芸去院子里走走,晒晒太阳吧?今天阳光很好。”
老周看了看女儿,见她没有反对,便点了点头,“好,好,麻烦你了小苏。”
苏晴带着周晓芸走向通往后院阳台的玻璃门。阳台很宽敞,摆放着几盆绿植,清晨的阳光毫无遮挡地洒落,温暖而不炙热。
“刚回来,肯定会有些不习惯,别着急,慢慢来。”苏晴靠在栏杆上,语气平和,“这里没那么多规矩,你想做什么,想去哪里,或者只是想一个人安静待着,都可以。把我们当成……嗯,当成一群比较关心你的朋友就好。”
周晓芸望着楼下被阳光照得发亮的草坪,轻轻“嗯”了一声。她感受着阳光落在皮肤上的暖意,听着苏晴温和的话语,紧绷的神经似乎又放松了一点点。
与此同时,程日星从自己的工作间出来,准备去厨房倒水,正好路过通往阳台的走廊。他看到玻璃门外的阳光下,林晓正弯腰查看一盆茉莉花的长势,手指轻轻拂过翠绿的叶片,侧脸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柔和。他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
林晓似乎察觉到视线,抬起头,隔着玻璃门看到了他。她直起身,对他笑了笑,用口型无声地问:“忙完了?”
程日星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仓促地摇了摇头,指了指厨房的方向,然后几乎是同手同脚地快步走开了。
林晓看着他略显狼狈的背影,忍不住轻笑出声,摇了摇头,继续摆弄她的花草。这种笨拙的互动,成了忙碌清晨里一个微不足道却让她心情愉悦的小插曲。
程日星在厨房倒水时,林晓也走了进来,准备泡茶。
“那个……新的数据节点,很难搞吗?”林晓一边取出茶罐,一边状似随意地问道。
程日星握着水杯,看着杯中晃动的水面,闷声道:“有点麻烦,防火墙很厚,路径也绕。”
“但你肯定能找到办法的,”林晓的语气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信任,将热水注入茶壶,“就像之前破译‘星链’的密钥库一样。”
她没有再多说,端着泡好的茶离开了厨房。程日星站在原地,听着她远去的脚步声,心里那种因为技术难题而产生的烦躁,似乎被这句简单的信任悄然抚平了一些。他仰头喝掉杯中的水,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锐利,转身大步走回自己的工作间。
上午十点,余年接到了一个来自外地司法系统朋友的电话。对方提及,近期在几个沿海城市,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收藏品投资”骗局,以“限量版”、“高回报”、“国家背书”当然是伪造的,为诱饵,主要针对有一定积蓄的老年人,涉案金额巨大,且犯罪团伙利用线上拍卖和社群运营,手段非常隐蔽。
“感觉和你们之前处理的‘长生健’‘星链矿业’有点像,都是抓住特定群体的心理,用高大上的概念包装。”朋友在电话里说道,“听说你们现在专门啃这种硬骨头,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资料我可以发你。”
余年放下电话,将情况在团队核心群里做了简要通报。
“收藏品骗局……目标转向老年人了?”苏晴回复得很快,“这类案件情感伤害更大,社会影响也更恶劣。”
“需要先看具体资料,判断其运作模式和法律适用的难点。”林晓从专业角度提出。
程日言简意赅:“线上拍卖和社群是关键,可以从资金流和网络推广入手溯源。”
老周也发了言:“这类案件的证据固定和受害者取证是难点,需要特别耐心。”
看着群里迅速跳出的回应,余年站在窗边,望着楼下院子里正被苏晴陪着慢慢散步的周晓芸,又看了看不远处紧闭的、属于程日星和老周的工作间门。他的团队成员,已经在一次次战斗中磨练出了敏锐的嗅觉和高效的协作能力。
阴影从未远离,不断变换着形态试图吞噬光明。但执灯之人,亦从未停歇。救回周晓芸的温暖尚未散去,新的挑战已然在晨光中悄然萌芽。他们整理行装,校准方向,准备再次出发,为了守护更多需要被照亮的人和角落。阳光正好,前路漫长,而初心,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