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项目组的发现,如同一块块冰冷的拼图,逐渐拼凑出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宇宙图景。当联邦最顶尖的数据分析师、天体物理学家和情报专家,将“启航号”传回的所有数据、太阳系海底金字塔的信息、乃至“低语者”事件中获取的碎片化情报,一同置于“伏羲”超级计算机中进行交叉比对和深度推演时,一个指向明确、且迫在眉睫的结论,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联邦上空——摧毁“望舒”文明的“信标”文明,其威胁并未成为过去,它们极可能仍在活跃,并且,其目光……已然投向了太阳系。
证据链一:能量特征的时空关联性
“伏羲”对比了“望舒”星遗迹中残留的、属于“信标”文明的攻击性能量签名(主要来自大气层中的特定高能粒子衰变产物和物质分解场残留效应),与太阳系海底金字塔自毁前散发出的能量波动,以及“低语者”精神污染中蕴含的某种底层“秩序”倾向。
分析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显着的同源性。虽然表现形式不同(物理分解、信息扰序、精神侵蚀),但其能量内核的数学结构和遵循的某种超越已知物理的“规则”,指向同一个源头——一个崇尚绝对“秩序”、并对不符合其标准的文明执行“格式化”的超级文明。
证据链二:“信标”网络的潜在激活
对海底金字塔数据的重新梳理发现,其作为“信标”的功能,并不仅仅是发送坐标。它更像是一个沉睡的“评估节点”和“激活器”。它在持续不断地、以极其隐蔽的方式,扫描和评估太阳系内文明的发展状态、科技树方向、灵能水平以及……社会结构稳定性。
“望舒”文明的毁灭模式显示,“信标”文明的攻击,往往在目标文明达到某个特定的“技术奇点”或“灵能阈值”后触发。而联邦近年来在灵能科技(聚灵阵、筑基丹)、生物科技(基因原能)、以及初步掌握上古遗迹技术等方面的爆炸性发展,尤其是成功摧毁海底金字塔并破解其部分科技的行为,极有可能已经触发了这个“评估节点”的警报!
证据链三:“种子”与“净化”的逻辑推演
“望舒”文明最后警告中的“种子已播撒”,结合木卫二巨兽体内发现的非自然基因片段、筑基丹中那无法根除的异常能量波动,以及“低语者”试图进行精神“净化”的行为模式,“伏羲”构建了一个可怕的模型:
“信标”文明在执行“净化”前或过程中,会向目标星系投放某种“种子”。这些“种子”可能以生物形态(如改造木卫二生物)、技术形态(如嵌入丹方的缺陷)、或信息形态(如低语者的精神污染)存在。它们的作用可能是:
1. 加速观测:促使文明加速发展,更快达到“净化”阈值。
2. 内部瓦解:在文明内部制造无法解决的矛盾或隐患,使其从内部崩溃,降低“净化”成本。
3. 标记与引导:作为信标,为后续的“净化”力量提供精确的定位和打击指引。
太阳系内,已经发现了至少两种疑似“种子”的存在(木卫二巨兽的异常、筑基丹的隐患)!这意味着,太阳系不仅被标记了,而且“净化”的程序,可能早已在无声无息中……开始了。
结论与指向
综合所有数据分析,“伏羲”给出了概率高达92.7%的推演结论:
1. “信标”文明是一个活跃的、跨星系级别的“文明清理者”。其存在时间以百万年甚至更久计,其科技水平远超当前联邦,可能涉及规则层面武器的运用。
2. 太阳系已被列为潜在“净化”目标。触发警报的关键事件,很可能是联邦摧毁海底金字塔及随后在灵能、生物科技上的突破性进展。
3. “净化”行动可能并非即时性的毁灭打击,而是一个包含渗透、催化、观测、最终裁决的渐进过程。木卫二巨兽的敌对、筑基丹的隐患,甚至联邦内部滋生的资本贪婪与思想混乱,都可能在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被无形的手所推动或利用。
4. 下一次直接的、毁灭性的“净化”打击,时间未知,但威胁等级:极高。
这份报告被列为联邦最高机密,仅在核心决策层传阅。看完报告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之前所有的内部斗争、资源争夺、路线分歧,在这份来自星空深处的、冰冷的死亡通告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和微不足道。
雷娜一拳砸在合金桌面上,留下一个清晰的拳印,她眼中燃烧着怒火与决绝:“所以,我们一直以来的敌人,不是彼此,而是这群躲在暗处、自以为是的宇宙清道夫?”
资源部老部长颓然坐下,喃喃道:“原来……我们所有的努力和发展,在它们眼中,可能只是在加速自己的死刑……”
江辰缓缓站起身,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那眼神中不再有之前的权衡与隐忍,只剩下如同恒星核心般冰冷而坚定的意志。
“通知下去,”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决定文明命运的力量,“联邦,即刻起,进入‘生存’模式。所有内部矛盾,无条件搁置。所有资源,无条件向军事科技、深空防御、以及……根除‘种子’计划倾斜。”
“这是我们唯一的战争,不是为了征服,只是为了……活下去。”
新的威胁,不再是猜测,而是悬于头顶的利刃。联邦这艘刚刚启航的星舰,必须在这片黑暗的森林中,为自己,也为人类文明的存续,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