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模式的指令,如同最凛冽的寒风,瞬间吹遍了联邦的每一个角落。所有内部的争吵、利益的博弈、思想的纷争,在这无可辩驳的、来自星空的生存压力面前,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一种自“低语者”战争结束后从未有过的肃杀与凝练气氛,笼罩了整个文明。联邦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然启动,进入了全力运转的轨道。
最高指令:战争优先,生存至上
江辰签署的《联邦总动员令》以最高权限下达,其核心只有一条:一切为战争服务,一切为生存让路。非必要的民生工程暂停,大型庆典和文化活动取消,行政流程被极致简化,所有科研方向、工业产能、人力资源,无条件向军事领域倾斜。
军事科技:突破与狂想
联邦科学院的所有实验室,灯火彻夜通明。在“信标”文明那规则级武器的威胁下,以往被视为“禁忌”或“不切实际”的疯狂构想,被纷纷提上日程。
· “规则扭曲力场”研究:基于对“望舒”文明毁灭模式的分析,科学家们试图研发能够局部对抗或干扰“信标”文明规则武器的防御技术。虽然进展缓慢,但这是通往更高维防御的必经之路。
· “灵能跃迁引擎”预研:现有聚变引擎和初步的曲速技术,在星系间战争中被视为龟速。项目旨在利用灵能与高维空间的潜在关联,实现比曲速驱动更快捷、更隐蔽的星际航行。
· “因果律武器”概念提出:这是最前沿、也最危险的领域,试图触及宇宙最本源的因果链条。目前仅存在于理论推演,但其代表的,是联邦在绝望中寻求“不对称”反击手段的决心。
· “神农”级生物战舰:结合木卫二巨兽的生物科技与灵能机械技术,开始设计一种半生物半机械的超级星舰,拥有自我修复、能量吸收和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
· 单兵装备升级:神机营的“玄冥”装甲开始大规模列装精锐部队,并基于筑基丹的效果,开发更强效的“凝液丹”、“化晶丹”,旨在批量制造更多的筑基期甚至更高层次的“修真”士兵。
星舰制造:下饺子般的狂潮
联邦控制下的所有大型船坞,无论是地球轨道、火星基地、还是小行星带的工业站,全部进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全负荷生产状态。
· “盘古级”主力舰:作为舰队核心和移动堡垒,其建造速度被提升至极限。更大、更强、搭载了初步规则防护力场的“盘古II型”的设计图也在同步进行。
· “女娲级”航空母舰:作为无人机和星际战机的投放平台,其机库容量和战机释放效率被一再优化。
· “玄武级”重型巡洋舰:专注于防御和火力支援,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护盾使其成为舰队最坚实的盾牌。
· “朱雀级”快速突击舰:装备了最新式的灵能引擎和隐形系统,负责侦察、骚扰和闪电打击。
· “青龙级”驱逐舰:多用途的中坚力量,开始大规模量产,如同金属洪流般从生产线涌出。
星港之外,新下水的星舰络绎不绝,如同钢铁的鱼群,在进行最后的舾装和武器调试。整个太阳系,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轰鸣不休的兵工厂。
资源开采:不计代价
“铱星-1”及其周边矿点的灵能机械开足马力,珍贵的铱金、铂族金属等战略资源被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采、提炼,源源不断地运往建造基地。对木卫二、土卫六等外星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计划也被大幅提前,哪怕冒着再次激怒本土生物的风险。
社会动员:全民皆兵
军队征召范围扩大,适龄青年踊跃参军。各大院校增设了星际战舰操作、灵能武器维护、深空环境生存等军事相关专业。民用工厂在指令下迅速转型,开始生产军需品。一种“保卫家园,决战深空”的悲壮情绪,在民众中蔓延。
内部肃清:铁腕维稳
雷娜领导的内卫部队和廉政总署权力得到加强,对任何可能存在的“信标”文明渗透、破坏行为,以及趁机作乱的内部势力,采取“零容忍”态度,宁错杀,不放过。墨菲斯等资本势力被迫收敛,其旗下的工业体系也被强制纳入战时管制。
联邦,这台为生存而战的机器,正在以一种近乎燃烧自身的方式,疯狂地提升着实力。星舰的数量在增加,科技在突破,军队在膨胀。但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能够轻易抹除恒星系文明的未知存在。
这种战备,带着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他们不知道敌人何时会来,以何种方式降临,他们只能拼尽全力,在自己被彻底“净化”之前,将手中的剑,磨得更快,将身上的盾,铸得更厚。
战争的阴云,从未如此沉重。而联邦所能做的,便是在这乌云压顶之际,将自己也化为一道刺破黑暗的……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