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却从她眼中看到了热爱与天赋的光芒,他心中一动,一个念头迅速成型。
“嫋嫋,你很有天赋。”
他语气肯定,带着鼓励,“若是喜欢,我让人多去搜罗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和图册来,如何?机关术、营造法式、甚至是些奇巧物件的图谱,应该都能找到一些。”
程少商的眼睛瞬间亮得惊人,像是落入了漫天星辰:
“真的吗?子攸!可是……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她渴望知识,渴望有机会系统地学习她热爱的东西,而不是全靠自己瞎琢磨。
可她也知道,这类书籍往往珍贵难寻。
“嫋嫋,”裕安无奈地笑了笑,语气带着亲昵的责备,“我们是朋友,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只要你喜欢,这点小事算什么。”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眉头微蹙,似乎想到了什么不便之处:
“只是,我也大致了解,你那边庄子上留下的婆子丫鬟,怕是大多对你阳奉阴违,不尽心伺候。你若是想在那边安心研究这些,怕是少不了受气,或者被她们打扰。”
程少商闻言,眼神黯淡了一瞬。子攸说得没错,那些下人,不过是看她无人撑腰,敷衍了事罢了。
裕安观察着她的神色,适时地提出了早已想好的建议,语气温和,带着商量的口吻:
“不如这样,我在我家这庄子里,给你单独准备一个安静的小院,让人给你收拾出来,所需的工具、木料也都备齐。”
“以后,你想钻研这些的时候,就直接过来我这里。”
“既清净,需要什么也方便,岂不比你在自己那边束手束脚要好得多?”
他看着她,眼神清澈而真诚:“你看如何?”
这样安排,既能名正言顺地支持程少商发展她的兴趣爱好,让她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不受打扰的小天地,又能创造大量相处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培养感情,简直是一举两得!
程少商愣住了。单独为她准备一个院子?备齐工具木料?这……这手笔也太大了!她下意识地又想拒绝,觉得承受不起。
可抬头对上裕安那双满是期待和真诚、毫无施舍意味的眸子,再想到他刚才说的“我们是朋友”,那拒绝的话便卡在了喉咙里。
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不是也应该包括接受朋友的好意?
她想起自己在程家庄子的种种不便与冷遇,再想到能有一个专门的地方,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些不必要的客套和扭捏抛开,学着裕安那般爽朗,用力点了点头,脸上扬起一个明媚又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
“好!那就……多谢子攸了!以后,可要多多叨扰啦!”
见程少商毫不犹豫地应下,裕安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仿佛阴霾的天空骤然放晴。
“求之不得!”
他当即转头,对侍立在不远处的金华吩咐道:
“金华,你即刻去办两件事:其一,传信回都城,让府里管事尽力搜罗所有关于机关术、营造法式、木工技艺乃至奇巧器物图谱之类的书籍,有多少要多少,尽快送到庄子上来;”
“其二,在庄子里找几个手脚麻利、口风紧的匠人和仆妇,听候安排。”
“是,世子!”
金华抱拳领命,毫不拖泥带水地转身就去安排。
他跟随世子多年,深知这位小主子平日里虽温和,但一旦做出决定,便是雷厉风行。
裕安安排妥当,心情大好,转向程少商,笑容温煦:
“嫋嫋,走,我带你在这庄子里转转,你看看喜欢哪处院子,我们便将它收拾出来,以后就是你的‘工坊’了!”
程少商被他这效率惊了一下,随即也被他的兴奋感染,用力点了点头:“好!”
汝阳王府的这处南山别院占地颇广,亭台楼阁、水榭回廊一应俱全,虽不似都城王府那般极尽奢华,却也处处透着清雅与舒适。
裕安耐心地陪着程少商一处处看过去,仔细介绍着各处的景致与用途。
程少商看得认真,心里却有些忐忑。
这些院子都太好了,她只是想要个能安静做木工的地方,似乎用不着这么……隆重。
直到他们走到主院东侧的一处独立小院前。
那院落虽不大,却胜在位置清幽,与裕安所居的主院仅一墙之隔,墙上还开了一扇小巧的月洞门,以湘妃竹帘略作遮挡,往来极其便宜。
院中有一株老梅,虽未到花期,但枝干遒劲,想象冬日定是疏影横斜。
另有几丛翠竹,一方小小的石制棋桌,环境颇为雅致。
最重要的是,这里足够安静,不会打扰到主院,也远离庄子里仆役往来的主要路径。
程少商站在院门口,目光扫过院内,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
她指了指这个小院,带着点试探看向裕安:
“子攸,这里……可以吗?”
裕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眼中笑意更深:
“这里啊……原是我偶尔想来清净看书时备下的,一直空着。”
“嫋嫋喜欢这里?眼光真好,这里确实清静。而且离我近,你若有什么需要,或者遇到了难题,随时都能过来找我。”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亲近:“就是它了!”
选定院子,裕安的行动力再次展现。
他立刻召来了庄子上的管事和匠人,当着程少商的面,详细交代翻新事宜。
“院墙不必动,将那月洞门处的竹帘换成更结实些的,但务必轻巧,方便嫋嫋出入。”
“屋内原有的家具都搬走,重新打制。嗯……要一张足够宽大的长案,给嫋嫋放图纸和工具;”
“靠墙做一排多宝格,高低错落,方便嫋嫋摆放材料和做好的小物件;”
“窗子要开得大些,保证光线充足……”
“地面铺上青砖,务必平整,免得木屑滚落不好打扫。”
“院角那处空地,搭一个简易的工棚,遮风挡雨即可,处理木料、进行大型雕刻时可在那里,免得屋内粉尘太大……”
“还有,色调要素雅,但细节处可点缀些鲜亮颜色,比如窗棂可漆成淡青色……”
他一条条吩咐下去,思虑周详,甚至连采光、通风、粉尘处理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完全是从程少商使用的角度出发。
程少商在一旁听着,心中震撼又感动。
他竟为她考虑得如此细致入微,仿佛她那些在旁人看来“不上台面”的爱好,是件多么正经、多么值得郑重对待的事情一般。
匠人们领命而去,立刻开始动工。
裕安又特意拨了两个沉稳细心、不多言多语的丫鬟,负责这小院的日常打扫和照料,并严令她们不得打扰程娘子做事,更不得对外透露程娘子在此处的任何情况。
不过十来日工夫,小院便焕然一新。
既保留了原有的清幽雅致,又根据裕安的吩咐和程少商隐约透露的喜好,增添了实用与温馨。
长案、多宝格、工具架一应俱全,甚至还贴心地在窗下设了一张舒适的软榻,供她累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