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法师塔的生活,对艾拉而言,在经历了最初的忐忑与舍友间微妙的张力后,逐渐沉淀为一种规律而宁静的节奏。白天,她跟随伊莎贝尔导师和其他学科导师学习基础的魔法理论、冥想法、元素感知以及大陆通史等课程;夜晚,则在她那被小夜灯光晕笼罩的小小角落里,抱着咪咪,摆弄流萤木板,或者阅读妈妈随信寄来的、带有可爱插画和简单故事的立体书。
然而,母亲莉娅上封信中的那句话——“画出你心中感觉到的,火焰跳跃的线条,水流旋转的波纹,微风拂过的轨迹……就像是在记录一首只有你能‘听’到的、世界的音乐。”——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激起了层层涟漪。
她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在流萤木板上用光点轨迹来模仿那些结构单元。一种更强烈的、想要用色彩和形状来记录她所感知到的那个绚丽世界的冲动,在她心中萌发。
这天,是学院为低年级学员开设的“艺术鉴赏与基础”课程。课程并非强制,旨在陶冶情操,辅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某些与美学相关的法术模型构建(例如幻术、光系魔法等)。授课的是一位名叫塞缪尔·莱恩科特的老先生,他并非强大的战斗法师,而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史学者和鉴赏家,据说在魔法符号学和水晶绘画领域颇有建树,性格温和而略带些老派学者的迂腐,但对待学生极有耐心。
课程在一间光线明亮、充满松节油和颜料气息的画室里进行。画室里摆放着各种石膏像、静物模型,墙壁上挂着历代艺术大师(其中不少本身也是杰出的法师)的作品复制品。
塞缪尔导师穿着沾有些许颜料斑点的宽松袍子,头发花白却梳理得一丝不苟,他正讲解着基础的色彩理论与构图原则:“……记住,孩子们,色彩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情感的共鸣,甚至是能量的载体。在古老的精灵艺术中,特定的色彩序列被认为能够引导微弱的自然魔力……”
大部分学员,包括奥菲莉亚和雪伦,都听得还算认真,但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门调剂性的课程。奥菲莉亚甚至在课桌下偷偷摆弄着她新得的一个、能变换指甲颜色的小魔法饰品。雪伦则更关注于如何用最精确的线条和最冷静的色彩,还原一个冰晶的结构——这在她看来更具“实用性”。
艾拉却听得格外入神。塞缪尔导师关于“色彩是能量载体”的说法,隐隐与她从妈妈莉娅那里感受到的、关于万物皆有“波动”和“韵律”的理念相契合。她看着画架上准备好的白纸和一旁琳琅满目的彩色颜料、炭笔,紫色的大眼睛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当自由练习时间开始,学员们各自选择主题进行创作时,艾拉没有去画规定的静物水果,也没有模仿墙上的名画。她铺开一张白纸,挑选了几支她觉得“感觉”最对的颜色——明亮的朱红、沉稳的群青、生机勃勃的翠绿、柔和温暖的鹅黄,还有代表虚无与神秘的炭黑。
她闭上眼睛,先是轻轻摸了摸内袋里妈妈给的香包,感受着那令人安心的宁静气息。然后,她回忆着在静思厅冥想时,那些在她精神感知中欢快舞动的元素光点。
她拿起朱红色的彩笔,没有勾勒具体的形状,而是任由手腕带动笔尖,在纸面上留下了一系列短促、跳跃、充满爆发力的点和旋转的短线。那不是火焰的形状,却是她感受到的“火”那种躁动、热情、向上窜动的“韵律”。她甚至能“感觉”到笔尖与纸张摩擦时,仿佛有细微的火花在迸溅。
接着,她换上了群青色的笔。笔下的线条瞬间变得舒缓、绵长,形成了层层叠叠、相互交融的涡旋与波浪。这是“水”的温柔、包容与深不可测的流动感。她在波浪的中心,用笔尖轻轻点出一些极细的白色小点,仿佛水流中反射的粼粼波光。
她用翠绿色画出了向上伸展、充满韧性的曲线,如同初生的藤蔓,代表着“风”的自由与生命的活力;用鹅黄色涂抹出温暖、朦胧的光晕,代表着“光”的抚慰与希望;最后,她用炭笔在画面的下方,勾勒出沉重、稳定、相互支撑的块面结构,那是“土”的沉稳与厚重。
她没有遵循任何已知的构图法则,也没有绘制任何 recognizable 的物体或魔法阵图。整个画面看起来像是一幅抽象的色彩交响曲,各种颜色的线条、色块、光点交织在一起,看似杂乱,却有一种内在的、奇异的和谐与平衡。色彩的对比强烈却又莫名协调,线条充满了灵动的生命力,仿佛整张画都在无声地流动、呼吸。
她画得如此投入,完全忘记了周围的环境,小脸上洋溢着一种专注而愉悦的光彩,连塞缪尔导师踱步到她身后,驻足观看了许久,她都浑然未觉。
奥菲莉亚画完了一幅标准的水果静物,色彩鲜艳,造型准确,正有些得意地左右张望。当她看到艾拉面前那幅“乱七八糟”的涂鸦时,忍不住撇了撇嘴,低声对旁边的雪伦说:“看吧,果然不懂基本的绘画技巧,这画的是什么呀?颜料浪费了。”
雪伦也完成了她那幅结构精准、色彩冰冷的冰晶图,她看了一眼艾拉的画,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困惑。她看不懂,但直觉告诉她,那幅画似乎……并不简单,有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活”的感觉。
塞缪尔导师站在艾拉身后,越看,他脸上的神情越是惊讶,那是一种混合了疑惑、探究,以及越来越浓的惊叹的表情。他活了这么大岁数,教授过无数有天赋的学员,见过各种风格的画作,包括许多着名的、蕴含魔法力量的魔法阵图草图副本,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画风!
这画作不符合任何流派的技法,却直指核心!那朱红色的笔触,让他仿佛能感受到火焰元素的活跃与热度;那群蓝色的涡旋,让他似乎听到了水流潺潺的韵律;那些绿色的曲线,充满了风的自由与生机;那鹅黄的光晕,带着光的温暖;那炭黑的块面,则传递出大地的坚实。
这不像是在“画”元素,更像是在用画笔直接“翻译”元素的本质!这是一种极其纯粹、未经雕琢的“元素意象”表达!
“孩子,”塞缪尔导师忍不住出声,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带一丝颤抖,“能告诉我,你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吗?”
艾拉被突然的声音吓了一跳,像只受惊的小兔子般猛地回过头,看到是导师,连忙站起身,小手紧张地绞着衣角,紫色眼眸里带着一丝慌乱,小声回答:“对、对不起,导师……我、我没有画静物……我画的是……是‘感觉’。”
“感觉?”塞缪尔导师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目光与艾拉平视,语气更加温和,“什么样的感觉?能跟我分享一下吗?”
艾拉看着导师鼓励的眼神,又看了看自己的画,鼓起勇气,用手指着画面上不同的部分,用她那稚嫩而独特的语言描述道:
“这里……是火。它跳来跳去,很热,很开心,但是有时候会有点着急。”
“这里……是水。它很温柔,会抱着所有的颜色一起转圈圈,很深,很安静。”
“这些绿色的线,是风,它喜欢到处跑,带着种子和小叶子飞。”
“这块黄色的,是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像妈妈的怀抱。”
“下面这些黑色的,是大地,它不说话,但是很可靠,托着所有的一切。”
她描述的不是视觉形象,而是她通过精神力直接感知到的、元素的“性格”和“状态”!
塞缪尔导师听着艾拉那充满童真却又直指本质的描述,看着画面上那与之完美对应的色彩与线条,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绘画天赋了,这是一种近乎“通灵”般的元素感知力!这种表达方式,纯粹而原始,仿佛触碰到了魔法的源头!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塞缪尔导师的声音更加柔和。
“艾、艾拉·温斯顿。”
“艾拉,”塞缪尔导师郑重地说,“不要道歉。你画的不是静物,但你画出了更珍贵的东西——元素的‘灵魂’。”
他指着画面上那些看似杂乱的线条和色块:“看,你的火,它的‘跳跃’和‘着急’,通过这些短促的笔触和旋转的短线表现得淋漓尽致;你的水,它的‘温柔’和‘深度’,通过这些绵长的涡旋和深沉的蓝色完美传达……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天赋,艾拉。我从未见过有人能以这种方式,如此直接地表达元素的本质意象。”
奥菲莉亚和雪伦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塞缪尔导师在学院里虽然不管实务,但德高望重,眼光极高,能得到他如此评价的学员凤毛麟角!他竟然说艾拉画出了元素的“灵魂”?还说这是“罕见的天赋”?
她们再次看向艾拉那幅“涂鸦”,目光已然完全不同。那不再是无意义的杂乱色彩,而是一种她们无法理解、却显然被权威认可的高层次表达!
艾拉被导师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小脸微红,但紫色眼眸里却闪烁着被理解和鼓励的明亮光彩。她怯生生地问:“真、真的吗,导师?我可以……继续这样画吗?”
“当然!当然可以!”塞缪尔导师连连点头,脸上洋溢着发现瑰宝般的兴奋,“请务必继续画下去,艾拉!不要被任何现有的规则和技法束缚,就按照你内心的感觉去画!记录下你所感知到的一切!这或许……会是一条全新的道路!”
他甚至拿出自己的魔法备忘录,小心翼翼地将艾拉的这幅画拍摄了下来:“请允许我保留一份影像,这太有研究价值了!如果你以后还有新的画作,非常欢迎你拿来与我分享!”
课程结束后,艾拉抱着她那幅被塞缪尔导师高度评价的画,脚步轻快地回到了宿舍。奥菲莉亚和雪伦跟在她身后,神色复杂,第一次没有出言评论什么。
艾拉将画小心地贴在了自己床头的墙壁上,就在那小夜灯旁边。乳白色的光晕洒在画作上,使得那些斑斓的色彩仿佛更加鲜活灵动,与房间内宁静祥和的气息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她找到了!找到了妈妈所说的,“记录世界音乐”的方式!绘画,成为了她表达那个唯有她能清晰感知的、绚丽而和谐的内心世界的最佳途径。
从那天起,艾拉绘画的热情更加高涨。她不只在艺术课上画,在宿舍里,在完成功课后的闲暇时间,她都会铺开纸张,拿起彩笔或炭笔,将她冥想时、感知到的各种元素的细微变化,甚至是一些莫名的情绪波动,都用这种独特的“元素绘画”方式记录下来。
她画过清晨阳光下,露珠中折射出的、欢快雀跃的光元素;画过雷雨来临前,空气中压抑而躁动的雷元素;画过夜晚星空下,宁静流淌的、带着一丝神秘寒意的星辉之力;甚至还画过自己想念哥哥埃文和爸爸妈妈时,心中那种温暖又带点酸涩的、如同暖粉色云雾般的感觉……
她的画作越来越多,贴在床头,形成了一片独特而瑰丽的风景。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灵动的韵律和纯粹的情感,没有任何两幅是完全相同的。
奥菲莉亚和雪伦从最初的不解、沉默,到后来渐渐习惯了宿舍里这面“会呼吸的墙”。她们偶尔会忍不住偷偷欣赏,虽然依旧无法完全理解,但不得不承认,这些画作拥有一种奇异的、吸引人的魔力。奥菲莉亚甚至有一次梦到了艾拉画中那些跳跃的朱红色光点,醒来后感觉自己对火元素的亲和力似乎有了一丝微弱的提升,这让她惊疑不定。
雪伦则更加沉默地观察着。她发现,艾拉的画作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她精神力的增长和对元素感知的深入,画中的“意象”似乎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接近某种……本质?这让她对艾拉,以及艾拉背后可能代表的“北境技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探究欲。
一天下午,艾拉又在宿舍里专心作画。这次,她描绘的是在流萤木板上尝试连接多个结构单元时,感受到的能量流动轨迹。她用银色的颜料,在深蓝色的纸面上,画出了一条条蜿蜒流转、相互交织、构成一个简易却和谐网络的发光线条。
她画得如此投入,精神力不自觉地跟随着笔尖流淌,与她怀中咪咪玩偶内蕴含的微弱宁静之力,以及床头小夜灯的光芒隐隐共鸣。
她没有注意到,在她画下最后一笔,那个由银色线条构成的简易网络完成的瞬间,画纸上的银色线条,极其短暂地、微不可察地亮了一下,仿佛真的有一丝微弱的能量在其中流淌而过,随即隐没。
一直在一旁默默看书的雪伦,恰好抬起头,看到了这转瞬即逝的异象!
她冰蓝色的眼眸骤然收缩,拿着书的手指猛地收紧!
那不是反光!她可以肯定!那画……刚才好像……活了一下?
雪伦的心跳骤然加速,她紧紧盯着艾拉面前那幅刚刚完成的、散发着微弱银色光泽的画作,又看了看浑然未觉、正对着画作露出满意微笑的艾拉,一个惊人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这些画,难道……不仅仅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