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的风波,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青云圣朝的权力阶层。太子与二皇子两派的争斗,因南疆战事失利而彻底摆上了台面,双方互相攻讦,势同水火。朝堂之上,每日争论不休,焦点皆围绕镇南都督府的问责与南疆局势的应对,政务几近瘫痪。
深宫,养心殿。
青云帝屏退左右,独自站在巨大的星盘前,眉头紧锁。星盘之上,代表圣朝的气运光柱,相较于数月前,已然黯淡了几分,尤其是象征南疆的星域,更是晦暗不明,隐隐有血色煞气缠绕。而代表北境、西疆的星域,也因兵力抽调而显得波动不稳。更令他心悸的是,朝堂之上,代表太子与二皇子的两颗辅星,光芒大盛,竟有侵凌帝星之势!
“内忧外患,党争误国啊……”青云帝发出一声疲惫的叹息。他雄才大略,统治圣朝千年,岂是易与之辈?太子与二皇子的心思,他洞若观火。眼下局势,若强行压制太子,惩治岳擎天,势必引发军方勋贵不满,甚至可能逼反二皇子一系,造成内乱。若依太子之言,罢黜岳擎天,则南疆军心必溃,地府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更重要的是,那幽冥天庭的崛起速度太过惊人,其实力底蕴深不可测,已非单纯的边患,而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心腹大患!必须用非常手段应对。
“晁盖……幽冥天庭……”青云帝目光幽深,手指在星盘上代表南疆的那片晦暗星域轻轻一点,“你想裂土封王?朕便给你这个名分!看你能否接得住这烫手的山芋!”
一个驱狼吞虎、一石数鸟的毒计,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数日后,一道震惊整个青云界的圣旨,从青云天都发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四方!
圣旨内容主要有二:
其一,承认幽冥天庭对“天南走廊”及其周边已占区域的合法统治权,敕封幽冥天帝晁盖为“天南王”,世袭罔替,永镇天南!要求其“恪守臣节,屏藩圣朝”。
其二,加封原本与天南走廊接壤、实力强大的藩王“镇西王”皇甫嵩为“征南大元帅”,总督南疆一切平叛事宜,有权调遣南疆各部兵马,包括镇南都督府残部,并赐下打王金鞭,可先斩后奏!旨意中更是暗示,若镇西王能收复失地(即从天南王手中夺回天南走廊),则其地尽归镇西王管辖!
此圣旨一出,天下哗然!
圣朝,竟然向地府妥协了!不仅承认了其割据的事实,还给予了王爵封号!但同时,又抬出了与天南走廊有宿怨、且实力雄厚的镇西王皇甫嵩,赋予其征讨大权,并许以重利!
这分明是“二桃杀三士”的毒计!
圣皇将“天南走廊”这块肥肉(桃)抛出来,同时给予了晁盖(天南王)名义上的所有权,和皇甫嵩(征南大元帅)实际夺取权的诱惑。其目的有四:
缓兵之计:暂时稳住地府,避免其趁圣朝内乱大举北伐,为圣朝整顿内部、调集力量争取时间。
驱虎吞狼:挑起地府(天南王)与镇西王之间的矛盾,让这两大势力互相厮杀,消耗实力,圣朝坐收渔利。
转移矛盾:将太子党与二皇子党关于南疆失利的内部矛盾,成功转化为外部矛盾,引导至如何对待“天南王”与支持“征南大元帅”上,暂时缓和内部倾轧。
试探地府:若地府接受王爵,则等于默认臣服圣朝,在法理上低了一头,且要面对镇西王的讨伐;若拒绝,则圣朝便有充分理由号召天下共讨之。
此计可谓老辣至极!无论地府接不接受,圣朝都将处于有利位置。
消息传到幽冥天庭,群臣反应各异。
幽冥帝宫,朝会。
“哼!好一个二桃三士!那青云老儿,想把我们当枪使,去对付皇甫嵩那条老狗?” 邪剑仙桀桀怪笑,满脸不屑。
鬼王万人往淡漠道:“皇甫嵩,镇西王,实力不俗,麾下‘西凉铁骑’骁勇善战,其本人修为已至化神圆满,是个劲敌。圣皇此计,是阳谋。”
狄仁杰抚须沉吟:“陛下,此诏书,接,则需立刻与镇西王开战,正中圣朝下怀;不接,则予圣朝口实,其可联合镇西王,甚至煽动更多势力,以‘讨逆’之名来攻。两难之境。”
刘晋元道:“然,若接下此王爵,亦有好处。可暂缓与圣朝全面开战,赢得消化天南走廊、整合资源的时间。且‘天南王’之名,于统治新附之地,稳定人心,有正统加持之效。”
吴用羽扇轻摇:“圣皇想让我等与皇甫嵩斗,我等又何尝不可借此机会,先吞并了这镇西王?届时,尽得西陲之地,实力大增,再与圣朝决战,岂不更好?”
李逍遥灌了口酒,笑嘻嘻道:“打谁不是打?那个什么镇西王,听起来挺厉害,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黑羽面无表情,只吐出一字:“战。”
晁盖高踞帝座,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嘴角含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殿内众臣的议论,他都听在耳中。圣皇的算计,他岂能不知?这确实是阳谋。但,阳谋之所以是阳谋,就在于即便你看穿了,也往往不得不按照对方设定的路线走。
不过,晁盖从来就不喜欢按常理出牌。
“圣皇送朕一份大礼,朕岂有不收之理?”晁盖缓缓开口,声音传遍大殿,“传旨:回复圣朝,朕,接受‘天南王’之封号!”
众臣一怔,虽有人料到可能会接,但没想到陛下如此干脆。
“但是,”晁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凌厉,“告诉那传旨天使,天南走廊,是朕之地府儿郎用血与火打下来的!不是他圣朝敕封来的!朕之称谓,依旧是幽冥天帝!这‘天南王’,不过是个虚名,朕收下,是给他青云帝一个面子!”
“另外,”晁盖看向狄仁杰和刘晋元,“以朕的名义,起草一份‘告天下书’!言明朕接受王爵,乃为止戈息兵,保境安民。若镇西王皇甫嵩,或任何势力,敢无故犯我疆界,便是挑衅朕之威严,朕必起天兵,犁庭扫穴,鸡犬不留!”
“最后,给镇西王皇甫嵩,也送一份‘礼物’去。就把圣朝当初许诺岳擎天,只要攻下葬神谷,便可将天南走廊划归镇南都督府管辖的密旨副本,给他送一份过去。让他知道知道,圣朝是如何‘重用’他们这些藩王的。”
晁盖这三步棋,可谓精妙绝伦:
接诏但改称谓:接了王爵,赢得缓冲期和正统名分,但坚持“天帝”之称,保持独立性,维护地府威严。
发布告天下书:占据道德制高点,将可能发生的战争责任推给挑衅者。
离间计:将圣朝挑拨的矛头,反手引向圣朝与镇西王之间,暗示皇甫嵩,圣朝只是在利用他,随时可能兔死狗烹。
“陛下圣明!” 殿内群臣心领神会,齐声称赞。这一手,不仅化解了圣朝的阳谋,反而将计就计,可能离间圣朝与藩王的关系,将祸水反引了回去!
很快,地府的回复和“礼物”便送到了青云天都和镇西王府。
圣朝朝堂之上,青云帝看着地府措辞强硬的回函,脸色阴沉,但并未动怒。地府的反应,在他预料之中,能暂时稳住南疆,目的已达到。只是那离间之计,让他对晁盖的棘手程度,又高看了一分。
而镇西王府中,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皇甫嵩,看着地府送来的圣朝密旨副本,以及那份充满警告意味的“天南王”告天下书,脸色变幻不定。他岂是甘心被利用之辈?圣朝的算计,地府的强势,都让他感到极大的压力与……一丝机遇。
“晁盖……天南王……有意思。”皇甫嵩捏碎了手中的玉简,眼中闪过一丝野心与忌惮交织的光芒,“这南疆的水,是越来越浑了。本王,是该作壁上观,还是……也下场搏一把呢?”
圣皇的“二桃三士”之谋,成功地将地府与镇西王这两大势力推到了风口浪尖。一场新的风暴,正在南疆与西陲的交界处,悄然酝酿。而这场风暴的最终走向,却已隐隐超出了圣皇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