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的秋日,天高云淡,清澈的河水映照着两岸肃杀的营垒。
持续的僵持,如同绷紧的弓弦,虽未发射,却积蓄着令人不安的力量。
诸葛亮深知,长久对峙,士气易堕,尤其对面是以隐忍着称的司马懿,必须适时展示肌肉,既提振己方军心,亦要狠狠敲打对岸,瓦解其负隅顽抗的意志。
这一日,晨曦初露,薄雾尚未在渭水河面完全散尽,五丈原至铁笼山一线的蜀军大营,便响起了不同以往的、节奏分明而雄浑的战鼓声。
不是进攻的急促,也不是防守的沉闷,而是一种带着炫耀与威慑力量的、庄严的韵律。
“丞相有令!全军集结,渭水秋操,开始!”
传令兵骑着快马,在各营之间奔驰呼喊。
很快,渭水南岸,靠近河滩的一片开阔地上,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数万蜀军精锐依令而动,迅速列成数个巨大而严整的方阵。
阳光洒在将士们的盔甲和兵刃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
对岸北原魏军营垒中,哨塔上的士卒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立刻吹响了示警的号角。
魏军将领们匆忙登上营墙或望楼,紧张地眺望南岸。
司马懿也在亲兵的簇拥下,登上了北原最高处的望台,他面色沉静,目光深邃地望向对岸那庞大的军阵。
南岸,一座临时搭建的木质点将台上,诸葛亮身披鹤氅,羽扇纶巾,虽面容依旧清癯,但精神矍铄,气度从容。
陈到全身白毦精钢甲,按刀肃立其侧,眼神锐利如鹰。
“开始吧。”诸葛亮羽扇轻挥。
首先接受检阅的,是令魏军闻风丧胆的元戎营。
随着令旗挥动,三个巨大的步兵方阵,迈着沉重而整齐的步伐,如同移动的钢铁森林,缓缓推进至河滩最前沿。
每个士卒皆身披重甲,手持几乎与人等高的巨盾,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身前架设的,那一排排闪烁着幽冷金属光泽的——元戎连弩!
“立定!展弩!”
指挥官一声令下,数千架元戎连弩在同一时刻被抬起,密密麻麻的弩箭斜指北岸天空,那一片冰冷的金属箭簇,在阳光下汇聚成令人头皮发麻的死亡丛林。
“预备——放!”
嗡!!!!!!!!!
并非齐射,而是为了展示持续火力而进行的波浪式射击!
第一个方阵弩机震响的余音未落,第二个方阵的轰鸣已然接上,紧接着是第三个!
机括的咆哮声、箭矢破空的尖啸声连绵不绝,仿佛永无休止!
黑色的弩矢如同三道衔接紧密的钢铁洪流,一波接着一波,掠过河面,狠狠地凿在对岸魏军提前设置的、用于测试威力的草人靶区和空地上!
草靶瞬间被撕得粉碎,地上插满了颤动的箭杆,如同瞬间长出了一片黑色的芦苇荡!
北岸魏军望台上的将领们,包括司马懿,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他们不是第一次见识元戎连弩的威力,但如此密集、如此持续的火力展示,依旧让他们感到脊背发凉。
一些低级军官和士卒更是面露惧色,窃窃私语。
元戎营方阵演练完毕,沉稳后撤。
紧接着,大地微微震颤!
一支全身笼罩在特制白色镶边精钢札甲中的部队,如同雪崩般从侧翼杀出!
正是白毦兵!
他们没有列成呆板的方阵,而是以五十人为一队,展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突击演练。
“锥形阵,突击!”
随着小队长的指令,白毦兵瞬间收缩,如同一个尖锐的钻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突进,手中精钢长刀挥舞,寒光织成一片死亡之网,将预设的木质假想敌阵撕开一道缺口。
“散开!两翼包抄!”
突击得手后,队伍又瞬间散开,如同灵动的猎豹,从左右两侧迂回,动作迅捷如风,配合默契无间。
“合围!绞杀!”
最后一声令下,分散的小队再次聚合,对“残敌”进行最后的清理。
整个过程中,白毦兵展现出的爆发力、速度、默契以及那种一往无前的悍勇气势,让对岸的魏军骑兵将领都感到心惊肉跳。
这绝非普通精锐,这是一支为杀戮而生的战争机器!
白毦兵的演练,动如雷霆,止如磐石,引得南岸蜀军阵中爆发出阵阵喝彩。
就在魏军还未从白毦兵的震撼中回过神来时,更令人骇然的景象出现了。
数十架被油布覆盖的庞然大物,被健牛和士卒合力推到了阵前。
油布掀开,露出的是结构复杂、带着长长抛竿的新式霹雳炮。
“目标,北岸滩头标记区域!一轮试射!”陈到亲自下令。
炮兵指挥官手中令旗狠狠挥下!
嘭!嘭!嘭!
沉闷如巨兽咆哮的声响接连炸开!配重箱轰然坠落,长长的抛竿猛地扬起,将数十枚磨盘大小的巨石抛向高空!
巨石带着令人窒息的风声,划过一道道巨大的抛物线,越过宽阔的渭水,如同陨石天降,狠狠地砸在北岸魏军目力可及的滩头空地上!
轰隆!!!!
巨石落地,地动山摇!
烟尘冲天而起!
更可怕的是那些“震天雷”在落地或半空时发生的猛烈爆炸,火光闪现,巨响震得北岸营垒的瓦砾都簌簌作响!
虽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超远的射程,这恐怖的破坏力,尤其是那闻所未闻的爆炸声威,让北岸魏军瞬间陷入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恐慌!
许多士卒下意识地缩紧了脖子,仿佛那巨石下一刻就会砸到自己头上。
最后展示的,是蜀军赖以维持漫长补给线的木牛流马。
只见后方营门大开,数以千计的木牛流马,组成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在少量辅兵的操纵下,“吱嘎吱嘎”地平稳前行。
它们负载着堆积如山的粮袋、箭箱、备用兵甲,行走在专门平整过的道路上,源源不绝,仿佛永无止境。
这一幕,无声,却比之前的任何演练都更具冲击力!
它明白无误地告诉对岸的魏军:我们有最犀利的攻击之矛,亦有最坚韧的后勤之盾!
我们耗得起,而你们,能耗到几时?
盛大的秋操,在蜀军震天的“大汉万胜”欢呼声中结束。
南岸军容鼎盛,士气昂扬。
而北岸,魏军营垒之上,一片压抑的死寂。
司马懿依旧站在原地,面无表情,但袖袍之下,拳头已然悄然握紧。
他身边诸将,个个脸色灰败,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一丝难以掩饰的绝望。
如此军容,如此器械…
这仗,还怎么打?
普通魏军士卒更是士气低落,交头接耳,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般在营中蔓延。
蜀军展示的力量,远超他们的想象,那不仅仅是勇武,更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全方位的碾压。
渭水秋操,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北原魏军本就不高的士气之上,也将诸葛亮与陈到欲传达的强大意念,清晰地烙印在了每一个魏军将士的心头。
此消彼长,胜势,确实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