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步履、烙印与名姓
独立站立的成功,仅仅是征服重力、重获行动自由的第一步。接下来,李振需要面对的,是将这静态的稳定,转化为动态的“步履”。
第一次尝试在无支撑情况下迈出脚步,其艰难程度远超想象。仅仅是提起左腿脚跟,准备将重量完全转移到右腿的这一瞬间,就几乎耗尽了他全部的平衡能力和勇气。左腿如同灌满了沉重的铅块,每一次微小的离地,都伴随着剧烈的颤抖和随时可能倾覆的失控感。
物理治疗师在他面前设置了两排平行的扶手,间距仅容一人通过,这是他初学步履的“轨道”。
“慢一点,李将军,重心先完全转移到右腿,感觉稳定了,再引导左腿向前。”治疗师在一旁紧张地指导,双手虚抬,随时准备扶住可能失衡的他。
李振死死抓住两侧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深吸一口气,按照指令,将身体重心缓缓右移。右腿肌肉贲张,稳稳扎根。然后,他尝试调动那刚刚被唤醒的左腿神经。
抬腿。
一个在常人看来不假思索的动作,对他而言却需要分解成意念引导、神经信号传递、特定肌群依次收缩协调的复杂过程。左腿颤抖着,极其缓慢地、几乎是蹭着地面,向前挪动了一寸。
仅仅是这一寸的移动,就引发了重心的剧烈波动。他不得不立刻将左腿落回原地,双手紧紧抓住扶手,才避免了摔倒。
汗水,瞬间从毛孔中涌出。
失败。
但他眼中没有丝毫气馁,只有更深的专注。他回味着刚才重心变化的每一个细节,分析着是哪块肌肉的响应慢了半拍,是哪里的协同出现了缝隙。
休息片刻,再次尝试。
抬腿,挪动,重心波动,稳住……
一次,两次,十次……
训练室内回荡着他粗重的喘息声和脚步与地面摩擦的沙沙声。每一次尝试,他都仿佛在刀尖上行走,在崩溃的边缘试探。他的世界缩小到只剩下这两排扶手之间的狭窄通道,以及那条需要被驯服的、颤抖的左腿。
林晚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她能感受到丈夫每一次尝试中所蕴含的风险和那份不容置疑的决绝。她没有出声,只是默默地将毛巾和水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用目光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不知失败了多少次之后,他终于成功地、在未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让左腿真正地、脱离了地面,向前迈出了完整的一小步!虽然步幅小得可怜,姿态僵硬得如同木偶,但这一步,是真真切切的、独立自主的步履!
落地瞬间,左腿承受重量时那熟悉的虚软感再次袭来,他晃动着,依靠双臂和右腿的力量,顽强地稳住了。
他没有立刻尝试第二步,而是停在原地,低着头,看着自己刚刚迈出第一步的双脚,胸膛剧烈起伏。
这不是胜利,这只是漫长征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起点。但他知道,既然第一步已经踏出,那么第二步,第三步……直至走到战友身边的那一天,终将到来。
---
“星火”核心舱控制室内,“概念谐振”的成功让陈博士团队信心大增。他们开始系统性地测试更多与陆远志过往经历密切相关的“情感烙印”。
“注入‘荣誉’频率序列。”
神经谐振基线出现中度同步波动。
“注入‘誓言’频率序列。”
波动加强,兵牌能量输出出现小幅跃升。
“注入……‘李振’名字编码频率序列。”
当这段独特的、承载着特定身份标识的频率被注入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陆远志的神经谐振基线,陡然掀起了一个远超之前任何一次的高峰!那峰值剧烈而持久,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沉寂的深渊!与此同时,兵牌的能量输出读数瞬间冲破了日常波动范围的上限,那幽蓝的光芒甚至透过观察窗,在控制室内投下了一道转瞬即逝的、清晰的辉光!
所有人都被这剧烈的反应惊呆了!
“这……这是……”助手瞠目结舌。
陈博士死死盯着那尚未完全平复的曲线,声音因激动而沙哑:“名字……他的名字,是比任何概念都更强烈的烙印!这证明,在李振将军这个人身上,汇聚了陆远志最深切的情感联结——是战友,是指挥官,是足以让他沉寂意识产生雷霆般回应的存在!”
这个发现,意义非凡。它不仅仅确认了李振在唤醒计划中的核心地位,更预示着,未来或许可以通过这种强烈的“人格烙印”频率,进行更深层次、更具针对性的意识干预。
“记录‘李振’频率的所有特征参数!将其设为最高优先级刺激信号!同时,尝试构建其他可能与陆远志关系密切人员的名字编码,进行比对!”陈博士迅速下令。
那强烈的谐振峰值,如同在茫茫黑暗中,为他们点亮了一座最耀眼的灯塔,清晰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
阅览室里的那次无声对视与微笑,仿佛在“白鸽”封闭的心门上,又推开了一道缝隙。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在苏晴的带领下进行短途行走,他开始表现出更明确的自主性。
他会用手指着门外,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去……走。”
苏晴欣然同意,跟随在他身边,但不再主动引领方向,而是将选择权交还给他。
“白鸽”的行走路线开始变得有规律。他常常会走向康复训练区的外围,隔着玻璃窗,看着里面其他伤员在各种器械上挥汗如雨,看着医护人员专业而耐心的指导。他的目光,不再是单纯的观察,而是带着一种越来越清晰的……“认同”与“向往”。
这天,他再次路过那位轮椅老兵常坐的区域。老人今天不在,阳光空荡荡地洒在椅子上。
“白鸽”的脚步停顿了一下,目光在空椅上停留片刻,然后继续向前。
苏晴跟在他身后,注意到他今天的步伐比以往更加坚定,目标明确地向着康复训练区的入口走去。他没有进去,只是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里面。
里面,正好有一位伤员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进行着类似李振之前的支撑站立训练,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脸上是因痛苦和坚持而扭曲的表情,但他没有放弃,牙关紧咬,目光死死盯着前方。
“白鸽”就那样站着,看了很久很久。
然后,他缓缓地转过身,面向苏晴。他的眼神清澈而专注,里面翻涌着复杂的情愫,有触动,有敬佩,有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逐渐清晰的决心。
他抬起手,指了指训练区里面那个奋力挣扎的身影,然后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嘴唇翕动了几下,仿佛在组织语言。
最终,他抬起头,直视着苏晴的眼睛,用虽然依旧沙哑,却异常清晰的、带着某种沉重力量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以前……也是……兵。”
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不是破碎的音节,而是完整的、确认自身身份的句子。
苏晴的心猛地一震,她看着“白鸽”那双不再迷茫、仿佛有火焰在深处燃烧的眼睛,知道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到来了。他终于冲破了记忆的封锁,拾起了那个丢失已久的、最重要的身份碎片——他是一名战士。
他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名姓”,尽管还不完整,但那个作为“兵”的基石,已经巍然矗立在他重建的精神世界中央。
步履于失衡中蹒跚启程,烙印于名姓间雷霆回响,而失落的身份,终于在现实的映照下,重见天日。三条征途,皆因这不懈的坚持与内外交织的共鸣,迎来了穿透迷雾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