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抓稳扶好,今天咱们要飙一趟历史的高速车,看看什么叫‘效率高到让人腿软’的御驾亲征!” 主播朱迪钠的声音在天幕中响起,带着一种近乎荒诞的调侃。他手指轻点,兵部的陈旧档案影像如同被风吹开,哗啦啦地呈现出来,上面几个朱红的日期刺眼无比。
“都把眼睛睁大瞧好了哈!”朱迪钠用电子笔在那几个日期上重重画圈,圈圈都带着火星特效,“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一日,边境加急警报,也先那小子打过来了!消息像踩着风火轮一样闯进北京城。”
天幕上适时地出现一匹快马在官道上疾驰、信使满面尘灰闯入宫门的动画影像,背景音是急促的马蹄声和心跳般的鼓点。
“然后呢?”朱迪钠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胃口,“七月十六日,我们的正统皇帝陛下,一拍大腿——朕要御驾亲征!”
圣旨颁下的动画特效做得金光闪闪,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草率。
“最后!”朱迪钠音量拔高,“七月十七日,仅仅一天之后,二十万大军,就这么浩浩荡荡、又晕头转向地,开!拔!了!”
天幕上最终定格在一幅动态图上:三个硕大的日期“11日”、“16日”、“17日”像三块滚烫的烙铁,紧紧挨在一起,下面配着一行大字:“从得知敌情到大军出发,总计:五天!”
“卧槽!五天?!我特么点个外卖从下单到送达都不止五天!”“熬夜会秃头”的弹幕带着巨大的惊叹号飘过。
“这时间线紧得……比我老板催项目的deadline还离谱!”“打工人不哭”立刻跟上,引发了无数打工人的共鸣。
“五天够干嘛?二十万人集合起来点名都不够吧?这是军事行动还是小学生春游集合?”“杠精本精”发出了灵魂质问。
奉天殿前,朱元璋看着那几乎黏在一起的日期,眼皮不是跳了,是开始抽搐了。他的右手无意识地攥紧了龙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手背上青筋隐隐浮现。他胸口起伏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又硬生生忍住了,只是那眼神,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现代参谋”的弹幕带着专业分析的数据图表强势插入:“五天!从情报核实到决策,再到军队动员、粮草筹措、军械调配、路线规划……这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按照明代的后勤效率,光是把分散在京畿附近的部队集结起来,五天时间都够呛!这已经不是仓促了,这简直是儿戏!”
站在丹陛之下的朱棣,感觉后背的冷汗已经浸湿了里衣。他盯着天幕上那串要命的日期,嘴唇无声地动了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疯了,真是疯了……” 他甚至能感觉到身旁大哥朱标投来的、带着同情和无奈的目光。
整个奉天殿前,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天幕上弹幕疯狂滚动的声音,以及朱元璋那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更离谱的是战前准备。”朱迪钠切换画面,展示出户部的奏折,“大军出发时,粮草只准备了不到十日的分量,武器装备更是临时拼凑。”
奏折上的字迹清晰可见:粮草不足,器械未备,士卒仓促成行。
“出门旅游都知道多带几件衣服,这可是二十万人打仗啊!”“今天吃啥好呢”吐槽道。
朱元璋的眉头越皱越紧,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
“那么问题来了,王振是怎么说服皇帝的呢?”朱迪钠神秘一笑,“咱们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对话场景。”
天幕上浮现出皇宫内的画面——
王振躬身对朱祁镇说:“陛下,成祖当年就是这么打的!速战速决!”
年轻的朱祁镇略显犹豫:“可是粮草...”
王振一摆手:“瓦剌境内以战养战便是!”
朱祁镇又问:“那朝政...”
王振笑道:“有陛下在的地方就是朝廷!”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忽悠!”“逻辑鬼才”发了个捂脸的表情。
“王振给皇帝的解释是兵贵神速,”朱迪钠模仿着王振那种故作高深的语气,“说什么要效仿成祖皇帝出其不意。可他忘了,成祖每次北征都要准备整整一两年!”
朱棣在下面听得直跳脚:“放屁!老子哪次出征不是准备万全?这阉货懂个什么!”
【军事常识】发了一长串分析:“这连军事演习都不如!简直就是送死!后勤保障、情报收集、兵力部署,这些基础工作五天能完成什么?”
“隔壁老王”幽幽地说:“我怀疑他是想创造个世界纪录。”
朱元璋冷哼一声,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奉天殿的温度骤降。
“最让人窒息的操作来了。”朱迪钠调出随行人员名单,“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朝中能打仗的勋贵、能理政的文臣,几乎被一网打尽。”
名单上密密麻麻罗列着数十位朝廷重臣,堪称移动的朝廷。
“朝堂观察者”痛心疾首:“李景隆当年只是送兵送粮,这位倒好,直接把整个朝廷打包送上门!”
“这是要一波团灭的节奏啊!”“草莓蛋糕”配了个哭脸。
奉天殿前,朱元璋的目光如同利剑般射向朱棣。
“老四!”朱元璋从牙缝里挤出声音,“你的好子孙!学你亲征学得可真像啊!连倾巢而出这一招都学到位了!”
朱棣只觉得天旋地转,急忙辩解:“父皇明鉴!儿臣每次出征,都会让太子监国,留下完整的行政班子。这个蠢材他...他这是连底裤都押上了啊!”
朱标在一旁无奈地摇头,递给朱棣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就这样,”朱迪钠沉重地总结,“一支仓促成军的部队,一个纸上谈兵的指挥官,一个热血上头的皇帝,组成了这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豪华旅游团。”
天幕上出现一幅漫画:朱祁镇骑着高头大马,王振在一旁指手画脚,后面跟着一长串垂头丧气的大臣,背景是“大明豪华旅游团”的旗子。
“这是去打仗还是去春游啊?”“天天向上”忍不住吐槽。
“他们带着整个大明的精华,踏上了模仿永乐皇帝的征程,却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大明开国以来最惨痛的失败。”
天幕在朱元璋暴怒的“混账!”声中暗下,只留下朱棣苍白着脸喃喃自语:“邯郸学步...这才是真正的邯郸学步啊...”
马皇后看着这对父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已经开始思考怎么劝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