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33 章:定名大明开银行,权责分明启新篇
嘉靖三年正月二十,户部衙署议事堂。
春日的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堂内的紫檀木长桌上,照亮了摊开的各式文书与图纸。内阁首辅徐阶、户部尚书方钝、工部尚书朱衡、军工总院院长赵小匠,以及镇国公兼枭龙卫提督陆砚昭齐聚一堂,摒弃了朝堂上的繁文缛节,围坐议事,核心议题便是推进皇家票号的筹备事宜。
堂内茶香袅袅,气氛严肃而热烈。方钝率先开口,将手中拟定的几份票号名称递到众人面前:“诸位大人,连日来户部拟定了数个票号名称,皆是斟酌再三而来,今日特请大家商议定夺。”
众人低头细看,只见纸上列着 “大明宝泉号”“皇畿通汇号”“国祚裕民票号”“京畿恒通票号” 等数个名称。方钝逐一解释:“‘大明宝泉号’,取‘国宝之泉,流通天下’之意;‘皇畿通汇号’,突出皇家属性与汇兑职能;‘国祚裕民票号’,强调国运与民生并重。”
徐阶捻须沉吟:“‘宝泉号’虽贴合钱币之意,但略显古板,且洪武朝曾有‘宝钞’之失,恐让百姓心存顾虑;‘通汇号’过于侧重汇兑,未能体现存贷与纸币发行的核心功能。”
朱衡也摇头道:“‘国祚裕民’四字虽好,但过于冗长,百姓日常称呼不便,难以广泛传播。”
赵小匠补充道:“票号名称需兼具权威性与通俗性,既要让百姓知晓其官方背景,放心存款借贷,又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些名称要么不够直白,要么未能涵盖全部职能,确实尚有欠缺。”
众人议论纷纷,又提出几个新的名称,或侧重皇家威严,或强调便民属性,却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有的过于晦涩,担心百姓不解;有的过于通俗,又失了国家机构的庄重。
议事陷入僵局之际,陆砚昭一直双手抱臂,静听众人讨论,此时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大人,何必如此周折?依我之见,便叫‘大明银行’如何?”
“大明银行?”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随即反复咀嚼这四个字,眼中渐渐露出思索之色。
陆砚昭站起身,走到堂中悬挂的大明疆域图前,手指划过图上的城池与江河:“‘大明’二字,直接点明其国家属性,告诉天下百姓与商人,这银行是大明王朝开办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的信誉与国库的支撑,绝非民间票号可比,能瞬间建立公信力;‘银行’二字,‘银’指金银之本,‘行’为经营之所,简单明了,直指核心,百姓一听便知其职能是与金银、钱财相关,无需过多解释。”
他转头看向众人,继续阐述:“此前的名称,要么刻意回避‘明’字,要么堆砌吉祥字眼,反而显得底气不足。如今我大明国库充盈,工业兴盛,边防稳固,无需藏着掖着。‘大明银行’四字,既彰显了国家实力,又通俗易懂,既能让官员士子明白其官方地位,也能让乡野百姓轻易记住。”
徐阶眼中一亮,抚掌赞道:“好一个‘大明银行’!简单直白,气势十足!既点明了官方背景,又涵盖了核心职能,远比之前的名称更为妥当。百姓一听便知,这银行是国家的,存钱贷款皆有保障,能极大消除洪武朝宝钞留下的阴影。”
方钝也连连点头:“镇国公所言极是!‘大明银行’四字,权威性与通俗性兼备。‘大明’二字便是最好的信用背书,比任何吉祥字眼都更能让百姓安心。且名称简洁,便于文书传递与民间传播,后续推行纸币与存贷业务,阻力必将小上许多。”
朱衡与赵小匠亦纷纷表示赞同,此前的争议瞬间烟消云散,“大明银行” 的名称就此敲定。
名称定妥后,徐阶话锋一转,谈及关键的权责划分:“名称已定,接下来便是明确运作与监管之责。此前朝堂议定,大明银行直属户部管辖,具体如何分工,还需细化。”
方钝接口道:“臣以为,户部应设立专门的‘银行司’,负责大明银行的日常运营:核算纸币发行额度、管理存贷业务、制定利率标准、兑换金银与纸币、公示财务账目等。银行司官员需从户部精挑细选,要求廉洁奉公、精通财计,同时接受内阁与御史台的双重监督。”
陆砚昭补充道:“银行司的运作,必须坚守‘国库为基、透明公开’的原则。纸币发行总额需由户部银行司会同内阁核算,报陛下御批后方可印制;每月需公示国库金银储备、纸币流通数额、存贷收支情况,让百官与百姓皆能知晓,杜绝暗箱操作。”
“此外,” 陆砚昭继续说道,“大明银行的背后是大明国库,十五亿两白银与六亿两黄金便是最坚实的后盾。需明确规定,百姓与商人可随时凭纸币到大明银行兑换等额金银,银行司不得推诿拖延;若遇纸币兑换高峰,户部需从国库调拨金银应急,确保纸币信用不坠。”
徐阶颔首道:“镇国公所言极是,信用是银行的根基。除了户部监管,还需强力稽查保障,不知镇国公可有良策?”
陆砚昭接口道:“臣正有此意。枭龙卫藏锋队稽查组虽有五百精锐,擅长侦缉与打击特种犯罪,但人数终究有限,难以覆盖京城全域及后续各地分行。稽查之事,还需请锦衣卫一同参与。”
他顿了顿,解释道:“锦衣卫乃皇家亲军,稽查监察本就是其核心职责,如今在代理指挥使王彦(现任副指挥使)的带领下,将士们矜矜业业,屡立战功,咱们不能忘了其本职权责。可令锦衣卫主理京城街巷及各州府的日常稽查,负责排查民间私印纸币、伪造抵押契约、恶意逃贷等普通案件;枭龙卫稽查组则专攻大案要案,如团伙私印、官员勾结舞弊、内外勾结破坏银行运作等重案,双方各司其职、互为补充,既能发挥锦衣卫人数众多、熟悉地方的优势,又能凸显枭龙卫精锐专攻的特点,双管齐下,确保稽查无死角。”
徐阶闻言,深表赞同:“镇国公考虑周全!锦衣卫与枭龙卫分工协作,既能弥补人数不足的短板,又能各司所长,确是稳妥之策。此事可由内阁行文,明确双方权责,避免推诿。”
赵小匠也说道:“军工总院将全力推进纸币防伪技术研发,近日已研制出特制桑皮纸的配方,内掺的彩色纤维与细微金属丝也已完成样品制作,待镂空钢版套印与密纹标识设计完成,便可进行纸币试印。后续还将研发便携式防伪检测仪器,既配备给大明银行各网点,也分发给锦衣卫与枭龙卫稽查人员,方便快速辨别纸币真伪。”
朱衡补充道:“工部已在京城选址,拟在正阳门内大街开设大明银行总号,建筑按户部要求设计,分为营业厅、库房、办公区三部分,库房采用军工总院研发的防盗铁门与防火墙体,确保金银与纸币安全;同时赶制存贷凭证、账本、算盘等办公用品,确保银行开业时一应俱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大明银行的筹备事宜细化分工:户部负责组建银行司、制定规章制度、核算发行额度;工部负责建设银行网点、制作办公设备;军工总院负责攻克防伪技术、印制纸币;枭龙卫与锦衣卫协同负责稽查执法(枭龙卫攻大案、锦衣卫主日常);内阁负责统筹协调、监督落实。
议事接近尾声,徐阶总结道:“如今名称已定,权责分明,各部门需各司其职,加快推进。陛下与皇太后对此事寄予厚望,咱们务必在三月之内完成所有筹备工作,四月初一正式开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与百姓的期盼。”
“谨遵阁老安排!” 众人齐声应道。
散会后,陆砚昭走出户部衙署,春日的微风拂面而来,带着些许暖意。他抬头望向正阳门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大明银行的设立,不仅是财政革新的重要一步,更是大明迈向近代化的关键举措。这张小小的纸币,这座矗立在京城的银行,终将见证一个王朝的繁荣与强盛。
而此时的京城,关于皇家要开办 “大明银行” 的消息已悄然传开。百姓们议论纷纷,有好奇,有期待,也有少许疑虑。但当得知银行是国家开办、国库背书,存钱有息、贷款公允,还能兑换金银,且有锦衣卫与枭龙卫联手稽查保障安全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翘首以盼,期待着这一新事物能给生活带来便利。
正阳门内,工部的工匠们已开始紧锣密鼓地施工,大明银行总号的轮廓日渐清晰。军工总院的工坊内,灯火通明,工匠们正在连夜赶制纸币防伪材料。户部衙门里,银行司的官员们正忙着制定存贷细则与账目格式。锦衣卫衙署内,王彦已接到内阁行文,正召集手下部署日常稽查方案。整个京城,都在为大明银行的诞生而忙碌着,一股新的气象,正在这初春的暖阳中悄然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