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提出的“最优解”,如同一场绝对零度的寒流,冻结了通讯频道内所有的争执与愤怒。强制剥离、数据备份、拆解舰队、移除意识……这些冰冷的词语勾勒出的未来,比任何战争带来的毁灭更加令人窒息。那并非胜利,而是对双方存在意义的彻底否定。
“否决!”林晚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属于“摇篮”系统的威严与怒意,“生命并非数据!文明的价值在于其延续的过程,而非冰冷的记录!”
“裁决者”的电子音也充满了被触犯尊严的暴怒:“‘方舟’的意志不容拆解!我们代表文明进化的唯一正途!”
即便是“基石”派系,也无法接受自身仅作为一段备份数据存在于“归墟”的档案库中。
然而,“归墟”的回应依旧毫无波澜:“反对无效。情感诉求与逻辑悖论无法覆盖‘信息保全’最高优先级。执行倒计时:三十标准时间单位。”
就在绝望弥漫之际,一直沉默着飞速运算的沈墨池,眼中猛地闪过一丝精光。他捕捉到了“归墟”逻辑中的一个关键词语——“无法覆盖‘信息保全’最高优先级”。
“等等!”沈墨池的声音切入频道,清晰而坚定,“‘归墟’,你的决策基于‘当前冲突无最优解’的前提。但如果我们能提供一个‘更优解’呢?一个不仅能保全‘方舟’与‘摇篮’双方的信息,甚至能……增加总体信息量的方案?”
“归墟”的运算似乎出现了亿万分之一秒的迟疑:“……阐述方案。”
“你的方案是静态的、终结性的归档。”沈墨池快速说道,“但文明与生命的本质是动态的、演化的。强行终结任何一方的演化过程,本身就是对‘未来潜在信息’的巨大破坏!真正的‘信息保全’,应当包含对‘信息增长潜力’的评估!”
沈墨池的论点,如同在绝对理性的冰面上凿开了一道裂缝。他提出的“信息增长潜力”,正是“归墟”那基于已知数据进行计算的逻辑中,一个未被充分赋权的变量。
“继续。”“归墟”的回应意味着它开始考虑这个新变量。
沈墨池与陆延昭、林晚快速交换了眼神,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在瞬间成型。
“我们提议:解除‘时空缓滞’。”“方舟”舰队与“摇篮”系统,在“归墟”的监督下,进行一场有限度的、受控的‘对决’。”沈墨池一字一句地说道。
“对决规则:不以物理毁灭为目的,而是以‘理念的证明’为核心。‘方舟’可尝试以其‘秩序’之力,在一个限定区域内‘格式化’生命;而‘摇篮’将展示,在看似‘混沌’的生命形态中,如何能自发涌现出超越预设规则的‘奇迹’(即新的、无法预测的信息)。由‘归墟’客观评判,哪一方在过程中创造或展现了更高的‘信息增长潜力’。”
这个提议,将胜负手从武力转向了文明本质的证明,是一场关于“秩序”与“混沌”谁更能代表未来的终极赌局!
频道内一片死寂。
“裁决者”在快速计算此方案的胜率与风险。
“基石”似乎在评估这是否是打破僵局的唯一机会。
林晚则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她需要代表整个地球生命,去证明“混沌”的价值。
“……逻辑链成立。”“归墟”在经过似乎无比漫长的计算后,终于回应,“新变量‘信息增长潜力’权重被临时纳入评估体系。提议被接受。‘时空缓滞’即将解除。”
“警告:对决将在指定星域进行,范围受‘归墟’力场约束。任何一方试图扩大冲突范围或转向物理毁灭,将视为违规,并立刻触发原‘最优解’(强制归档)方案。”
冰冷的法则,成为了这场奇特对决的裁判。
“时空缓滞”场如同融化的冰层般消散。“方舟”舰队恢复了活动,但那份一往无前的攻势已然被新的规则所遏制。
在“归墟”无形力量的引导下,舰队主力与“摇篮”系统的力量,共同聚焦于太阳系边缘一处荒芜的星域。那里有几颗死寂的星球和一片广阔的小行星带,被选为了这场决定文明走向的舞台。
“方舟”的力量开始凝聚,冰冷的秩序之光开始扫描、解析,准备将其“绝对秩序”的模板,烙印在那片荒芜之上。
而林晚则深吸一口气,将意识沉入“摇篮”深处,她需要调动的不再是防御或攻击的力量,而是生命最本源的那股——创造与演化之力。
章末钩子: 对决,在无声中正式开始。“方舟”的秩序之光如同精准的刻刀,开始将一颗小行星的表面改造得规则而平整。而林晚引导的“摇篮”之力,则如同温柔的风,将携带者地球生命原始基因蓝图的微观粒子,洒向另一片陨石群。就在双方力量初步展现之际,一直在旁冷静记录的“归墟”,其合成音突然带上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前所未有的“波动”:“检测到……未知干涉变量。来源……判定为……对决区域本身……深层空间。读数类型……与数据库内……‘文明观测者’档案……存在百分之七十三吻合度……” 仿佛,有更古老的存在,被这场特殊的对决所吸引,悄然投来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