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糖心把“甜系绘本公益计划”的细节敲定后,编辑很快发来消息:“出版社那边已经联系好市儿童福利院啦!下周末可以带绘本初稿和周边去做线下陪伴活动,小朋友们听说有‘会画画的甜姐姐’来,都在盼着呢~”
消息刚读完,粉丝“戴眼镜的小画手”就发来私信:“大大!我可以一起去福利院吗?我准备了甜品拟人的手工发夹,想给小朋友们当礼物!” 紧接着,群里又有十几个粉丝报名,有人说要带自己做的糖霜饼干,有人准备了绘画工具,还有人主动提出当活动志愿者。
活动当天,林糖心和陆星屿带着装满绘本初稿、插画明信片的箱子,刚到福利院门口,就看到粉丝们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有人举着写着“甜系温暖小队”的横幅,有人抱着装满手工礼物的袋子,连空气里都透着期待的甜。
福利院的院子里,小朋友们排着队坐在长椅上,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们手里的箱子。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看到林糖心,突然举起手里的画:“姐姐!我画的甜筒太阳!你看像不像?” 画纸上,橙黄色的甜筒太阳挂在天上,云朵是软乎乎的,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等藕糯糯”。
林糖心蹲下来,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和我画里的一模一样!今天藕糯糯也来啦~” 她从袋子里拿出藕糯糯的毛绒玩偶,递到小女孩手里,“这是藕糯糯送给你的礼物,以后她会陪着你哦~”
小女孩抱着玩偶,眼睛笑成了月牙,转头对身边的小伙伴喊:“我有藕糯糯啦!她的飘带是桂花味的!”
活动开始后,院子里瞬间热闹起来:林糖心带着小朋友们画甜品拟人,教他们给藕糯糯的飘带加蜜渍光斑;陆星屿帮粉丝们分发糖霜饼干,饼干上印着莲蓉酥、红豆糕的图案;“戴眼镜的小画手”给每个小朋友都别上了甜品拟人的手工发夹,发夹上的桂花飘带轻轻晃着,像真的沾了蜜一样。
一个不爱说话的小男孩坐在角落,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林糖心走过去,看到纸上画着一个孤零零的杏仁豆腐,旁边写着“想喝甜汤”。她蹲下来,拿起画笔在纸上补充:杏仁豆腐姐姐提着“甜梦”灯笼,把一碗冒着热气的甜汤放在小男孩面前,旁边写着“以后每晚都有甜汤陪你哦~”。
小男孩看着画,突然小声说:“姐姐,杏仁豆腐会真的来吗?”
林糖心笑着点头,从袋子里拿出杏仁豆腐的插画明信片:“这是她写给你的信,你看,她说明天还会来陪你画画~”
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把明信片放进兜里,嘴角终于露出了浅浅的笑。
中午,大家一起坐在甜筒太阳形状的帐篷下吃午饭,小朋友们举着印着甜品拟人的餐具,叽叽喳喳地分享自己的画:“我画了莲蓉酥姐姐教我做桂花糕!”“我的红豆糕妹妹有两个红豆发簪!” 粉丝们拿着手机记录着这些瞬间,有人偷偷抹眼泪,小声说:“这才是甜系创作最该有的样子。”
活动结束时,小朋友们拉着林糖心和粉丝的手不肯放,一个小男孩把自己叠的纸飞机塞给她:“姐姐,纸飞机里有我想对藕糯糯说的话,你帮我带给她好不好?” 纸飞机的机翼上,画着小小的藕糯糯抱着糖藕,旁边写着“谢谢你来陪我”。
回去的路上,林糖心坐在车里,打开纸飞机,里面的纸条上写着:“藕糯糯,今天的糖霜饼干是甜的,姐姐的画也是甜的,我今天很开心。” 她转头看向陆星屿,眼眶微红:“原来真实的陪伴,比画里的甜更动人。”
陆星屿握紧她的手,指尖温热:“这就是公益计划的意义呀——把画纸上的甜,变成能摸到、能吃到、能拥抱的温暖。”他看着车窗外的夕阳,像个融化的甜筒,“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活动做成长期项目,每个月都来陪小朋友们画画、做甜点心,让甜系创作一直陪着他们长大。”
林糖心点点头,把纸条小心翼翼地夹进绘本初稿里。她知道,这本《甜系治愈手札》里,又多了最珍贵的一页——不是画出来的甜,是真实的拥抱、温暖的笑容,是所有人一起把生活熬成的糖,能甜到心里,也能甜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