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瘫软在发光蘑菇的阴影下,精疲力尽。与腐蚀兽的遭遇榨干了他最后一丝体力,而手上那些细微菌丝带来的刺痛与麻痒,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精神折磨。他尝试用生存刀小心地剔除它们,但每一次触碰都像是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带来一阵阵眩晕和恶心。这些菌丝仿佛活物,已经与他的皮下组织形成了某种诡异的共生,强行分离的后果不堪设想。
他放弃了徒劳的尝试,靠在冰冷的蘑菇柄上,强迫自己接受现状。他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恢复体力。高能营养剂只剩最后一支,必须留到最关键的时刻。
就在这时,那种通过菌丝网络传来的模糊感知再次变得清晰。这一次,不再是杂乱的环境信息,而更像是一种……引导?一股微弱但明确的“意向”,如同黑暗中伸出的手指,指向森林的某个方向。意向中夹杂着“水分”、“安全”、“可食用”等模糊的概念碎片。
是陷阱吗?李斯特高度警惕。但强烈的求生欲和身体的本能需求压倒了一切。他挣扎着爬起来,拄着金属管,循着那股意向的指引,踉跄前行。
这一次的行程比之前顺利许多。那些盘根错节的藤蔓和危险的发光植物似乎有意无意地让开了道路,脚下的苔藓也变得相对干燥结实。他甚至在一丛蓝色水晶灌木下,发现了几颗散发着清香的、类似浆果的果实,那股“意向”明确地传递出“可食用”的信息。
李斯特没有立刻采摘。他先用生存刀切开一颗,仔细观察果肉和汁液,没有发现明显的毒性迹象。他又捉了一只附近爬行的小型昆虫,将一点果汁滴在它身上,观察了半晌,昆虫并无异常。最终,极度的饥渴让他冒险吃了一小口。
果肉清甜多汁,带着一种奇异的能量感,迅速缓解了他的干渴和部分虚弱。他小心地吃了几颗,又将剩下的包好。身体似乎恢复了一丝力气,那种被菌丝连接的眩晕感也奇怪地减轻了一些,仿佛这种果实能平衡他与真菌网络的连接状态。
他继续前行,最终被引导到一片相对开阔的林间空地。空地中央没有高大的真菌,只有一片低矮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苔藓地。苔藓地中央,有一处小小的泉眼,清澈的泉水汩汩涌出,在底部形成一个浅潭,潭水清澈见底,没有任何乳白色的异常,也没有那令人不安的低语声。
这一次,李斯特没有犹豫。他趴在水潭边,贪婪地喝了几大口。泉水甘冽清甜,带着一丝矿物质的微凉,瞬间滋润了他干涸的喉咙和身体。他长长地舒了口气,感觉自己在坠入这个星球后,第一次真正补充到了安全的水分。
他坐在水潭边,清洗了脸上的污垢和伤口,重新包扎。清凉的泉水让他精神一振,也让他有闲暇思考当前的处境。
这个星球的生态系统,或者说那个模糊的“集体意识”,似乎并不想立刻杀死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生存下来。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罕见的、来自外星的“新变量”?还是因为他意识深处那个“星火印记”引起了某种共鸣?
他低头看着自己手上那些细微的菌丝,它们此刻似乎安静了许多,不再带来刺痛,反而像温顺的宠物般微微起伏。他尝试集中精神,主动去“触摸”那个菌丝网络。
起初是一片混沌的噪音,但当他将意念聚焦,努力回想星火方舟,回想船员们的面孔,回想最终冲向逆熵核心的决绝时,一些模糊的、破碎的画面和情感碎片,竟然顺着菌丝网络反馈了回来!
那不是他的记忆,而是一些……属于这个星球的、古老而悲伤的碎片。他看到了参天的、并非真菌的绿色巨树组成的原始森林;看到了奇异的、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六足生物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辉煌的文明;看到了天空被巨大的阴影笼罩,一种绝对的、令人窒息的“秩序”力量降临;看到了森林枯萎,文明静滞,生命形态在某种外力干预下,被扭曲、被改造,最终变成了现在这片幽蓝色的真菌世界……
这些碎片短暂而模糊,却充满了无尽的悲怆和一种被强行“格式化”的痛苦。与此同时,一直萦绕在他耳边、来自远方河流的“低语”,在这一刻似乎也变得清晰了一些,他仿佛能从中分辨出一些重复的词语片段:
“……观察……”
“……实验……”
“……错误……”
“……静滞……”
“……回声……”
李斯特猛地打了个寒颤,瞬间切断了与网络的连接,冷汗浸湿了后背。
他明白了。
这个星球,Zeta-7,根本不是什么未被发现的边缘世界!它和那个被做成“卵壳”的文明一样,是“观察者”的另一个实验场!一个已经被“处理”过、文明被静滞、生态系统被扭曲改造的、失败的“样本”!
那些低语,不是自然现象,而是这个星球被静滞的远古意识留下的、无尽的痛苦回声!那条乳白色的河流,很可能就是“静滞”力量残留的污染源!而这个真菌网络,这个初生的、原始的“盖亚意识”,或许就是从旧文明废墟和静滞污染中,艰难诞生出的、扭曲的新生儿!
他被“希望之种”带到这个星球,根本不是偶然!这是“观察者”实验的延续!他是一个被投入已失败实验场的新变量,用来观察“星火印记”与一个被静滞世界的残留痕迹,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一股冰冷的绝望感瞬间攫住了他。他以为自己逃离了舞台中心,却不过是跌入了另一个更大的、早已布置好的实验笼中!
……
维度夹缝,镜面的数据流再次出现剧烈波动。
“样本个体李斯特·克罗宁已通过菌丝网络接触到星球Zeta-7的‘静滞回响’信息碎片。”
“个体已初步认知到星球本质(‘观察者’旧实验场)及自身处境(新实验变量)。精神层面出现剧烈波动(绝望、愤怒、认知颠覆)。”
“数据异常激增:样本个体‘星火印记’与星球‘静滞回响’及新生‘盖亚意识(真菌网络)’三者间产生高强度、非线性信息交互!”
“交互产物:未知复合信息场正在形成,其特性开始影响局部现实(如引导样本找到安全水源)。该现象超出所有现有模型预测!”
“警报!实验环境出现不可控演化!变量激增!重新定义观察协议:从‘监控幸存者适应性’转为‘记录高维信息场在静滞环境中的自发演化’!”
镜面中央的裂痕,“星火印记”的光芒不再闪烁,而是开始稳定地、持续地散发着一圈圈微弱的涟漪,仿佛一颗真正开始跳动的心脏。裂痕的边缘,似乎有新的、更细微的纹路在悄然蔓延。
“观察者”那绝对冰冷的逻辑深处,第一次,出现了类似“计算资源占用率过高”的警告信号。这个被投入旧实验场的“火种”,似乎真的要点燃一些,连实验者自己都未曾预料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