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山雨欲来,砺剑待发
浦城的冬日,寒意浸骨。县衙行辕改建的帅府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巨大的闽北舆图悬挂正中,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朱笔勾勒出的箭头,如同一条条择人而噬的毒蛇,盘踞在邵武、延平几个关键节点上。
赵高翔负手立于图前,眉头微锁,目光在“延平府”与“邵武”之间来回逡巡。博洛老辣,并未因浦城之失而方寸大乱,反而将计就计,以图赖坐镇延平,如同磐石般扼住闽江上游,麾下兵马随时可东西驰援,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而西线的邵武,压力骤增——探马来报,清将图赖厉害延平,已率本部兵马,汇合了自阿济格尼堪部,正猛扑邵武。前锋大将努山,更是以凶悍着称,已开始清扫邵武外围据点,战火重新在这座“铁城”之下点燃。
“侯爷,郑成功将军遣使来报,其部已按约定袭扰泉州,成功牵制了部分清军沿海兵力。”亲兵统领周猛呈上一封密信。
赵高翔接过,快速浏览,紧绷的脸上稍见一丝缓和。“好!郑森那边动了,博洛便不敢轻易将沿海兵马尽数调来闽北。”他顿了顿,手指重重敲在邵武的位置,“但邵武之围,依旧凶险。孙兆奎、张应祥、郭六斤他们,担子不轻啊。”
他深知,博洛如今已将他视为心腹大患,再无任何遮掩、隐藏实力的可能。自己就像被推到了舞台中央的角斗士,聚光灯下,每一个破绽都可能致命。博洛若倾尽全力来攻,以目前的力量,硬碰硬无疑是螳臂当车。
他的优势在哪里?
赵高翔的目光从舆图上那连绵起伏的褐色山峦掠过。福建多山,层峦叠嶂,
道路崎岖。博洛的八旗铁骑在平原上纵横无敌,但到了这山地丛林,其机动性便大打折扣。反观自己麾下,王祁、刘中藻、何魁等新附将领,多是本地人,其部卒亦多为熟悉山性的子弟兵,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山林设伏、迂回穿插乃是看家本领。步兵,尤其是山地步兵,才是他在这片战场上的立足之本。
“存人失地,人地皆可复……在这群山之中,更要存住这支山的魂,山的胆。”他喃喃自语,心中已有定计。强攻延平不可取,死守城池亦非上策,必须以我之长,攻敌之短,将战场引入有利于己方的山地环境中。
“来人。”
“在!”
“请王祁将军过来一趟。”
“是!”
不多时,一身短褂、脚穿草鞋,打扮得如同寻常山民头领的王祁大步走入。他身形不算高大,却异常精悍,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如鹰,浑身透着一股在山林间磨砺出的野性与机警。
自从投靠赵高翔以后,配合攻下浦城,赵高翔当时就给了封赏,接下来就是被赵侯爷严格要求,学习军纪军规。王祁对军纪军规很是好奇,最后得知所有新投靠的军队,都要严格学习。有违反军纪的严格执行。搞得王祁很不适应。
但毕竟都是读过书的,知道军队纪律是形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王祁带领部下也是认真学习!
听到赵高翔召见自己。王祁有点兴奋!
“末将王祁,参见侯爷!”他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带着山民特有的直爽。
“王将军不必多礼。”赵高翔亲自给他倒了碗热茶,赵高翔先问了,最近的情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是否适应。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
赵高翔引他至沙盘前,
“看看这里。”他的手指指向浦城以北,那条蜿蜒深入仙霞岭的细线——仙霞古道。
“博洛主力被吸引在邵武、延平,其仙霞道沿线守备,必然相对空虚。至少,其注意力已被分散。”赵高翔沉声道,“郑遵谦将军已率先锋北上侦查,但兵力单薄,欲要在此百里险途上有所作为,需要更熟悉这片大山的人。”
王祁的眼睛立刻亮了,如同嗅到猎物的豹子:“侯爷是想让末将去仙霞道?”
“不错。”赵高翔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不仅要你去,还要你发挥所长,将你这身翻山越岭、因地制宜的本事,尽数施展出来。我予你一部精兵,与郑遵谦部协同,不必强攻坚城险关,而是要像山间的藤蔓,缠绕、渗透、袭扰、断粮道、猎杀斥候……让清军在古道上寝食难安,一步步将我们的触角向北延伸。”
他拍了拍王祁结实的肩膀:“郑将军胆大善谋,你熟悉地理民情,你二人配合,一正一奇,当可在这仙霞岭中,搅他个天翻地覆!你可能做到?”
王祁胸膛一挺,脸上焕发出兴奋的光彩,没有丝毫犹豫:“侯爷放心!这闽浙赣交界的大山,就是咱的家!清兵那些旱鸭子,到了山里就是睁眼瞎!末将定与郑将军精诚合作,把这仙霞古道,变成博洛的噩梦,变成我军北进的通途!”
“好!要的就是这股劲头!”赵高翔满意地点头,“所需新增的兵员、器械,稍后与王秀楚先生具体核定。记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保存实力、消耗敌军为上。”
“末将明白!”
送走斗志昂扬的王祁,赵高翔踱步至窗边,望着庭院中枯枝上凝结的寒霜,思绪却飞得更远。军事布局只是眼前之策,长远来看,科技与人才方是根基。
“周猛。”
“属下在。”
“给福宁黄蜚老将军和唐晏珠先生的信,发出了吗?”
“回侯爷,已用快马发出。询问了钢铁精炼的进度,以及子弟学堂中,那些‘物力化学’知识的传授情况。侯爷特别关心的,关于‘蒸汽之力’的推演,唐先生回信说已有一些眉目,但还需更多实验验证。”
赵高翔微微颔首。他知道,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种子,需要时间来萌芽、生长。优质的钢铁是强军之基,而科学的启蒙,则是未来强国之本。那些在学堂中捧着《物理初探》、《化学概要》的孩子们,或许将来就是改变这个世界的人。这一切,比他多夺下一两座城池,更为重要。
然而,现实的危机并未因长远的布局而缓解。几乎在王祁离开的同时,来自邵武的最新军报送到了赵高翔案头。
孙兆奎、张应祥、郭六斤等人,依托邵武坚城,浴血奋战。清军水师薄弱,难以切断邵武与南平的水路联系,但陆上的攻势一波猛过一波。图赖与阿济格尼堪驱使汉八旗部队轮番攻城,伤亡惨重,城墙下已是尸骸枕藉。邵武,依旧如同磐石,在血火中巍然屹立。孙兆奎在信中写道:“……敌军攻势虽凶,然我军民一心,粮秣军械尚足支撑。唯努山部骁勇,外围寨堡多有损失,然核心防线无恙。侯爷勿念,兆奎等在,城在!”
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在战事的间隙匆匆写成,却透着铁一般的意志。
这封军报,让赵高翔稍稍安心,却也让他更加警惕。孙兆奎能守,是基于邵武的城防和军民的决心,但博洛的耐心是有限的。
远在福州的征南大将军府内,博洛同样在审视着战报。烛光映照着他阴鸷的面庞。赵高翔攻破浦城,彻底打乱了他迅速平定福建、抽身应对广东乃至湖广战事的计划。
“赵高翔……疥癣之疾,竟成心腹之患!”他冷哼一声。郑成功在泉州方向的骚扰,他并不十分担心,海上之贼,缺乏根基。但赵高翔不同,此人扎根闽北山区,联络四方,更兼手段老辣,深谙民心,若任由其坐大,后果不堪设想。
他麾下最能征惯战的李成栋、心腹将领佟养甲等部已深入广东,追剿永历,一时难以回调。郑芝龙的投降让他顺利拿下福州,却没想到真正的硬骨头藏在这闽北的山窝里。
“不能再等了。”博洛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不能再容忍赵高翔凭借邵武这个钉子,牢牢钉在闽赣通道上,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一个大胆而凶险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
他要用绝对的优势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不惜代价,彻底拔除邵武这个据点!不仅要打通福建与江西的通道,更要借此一举重创,乃至歼灭赵高翔的主力!
他快步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张,开始草拟命令。
“传令图赖、阿济格尼堪,加紧攻势,不计伤亡,十日内,本帅要看到邵武城破!”
同时,他另写了一封密信,唤来亲信:“八百里加急,送往江西!命他们立刻出兵,猛攻抚州,得手后,不必停留,直扑杉关!我要让赵高翔,腹背受敌!”
写完命令,博洛走到窗前,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
山雨欲来风满楼。
赵高翔,看你这次,如何接下我博洛的倾力一击!
浦城帅府内,赵高翔莫名地感到一阵心悸,他下意识地望向西面邵武的方向,仿佛能听到那里传来的愈发激烈的战鼓声。
他知道,决定闽北命运,乃至影响整个东南抗清局势的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他手中这把以山地为锋、以民心为脊的长剑,也已砺刃待发。